经济发展转型中的就业问题研究——以东营市胜东社区为例
2021-11-24童子豪
童子豪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58)
自2015年以来,东营市经济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石油产业的衰落使得经济下滑严重,各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大幅度下调员工工资,被裁减的员工数量迅速上升。东营市大批下岗员工开始二次就业与创业,大量的个体私营经济体逐步涌进现有市场,这为东营市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生力量,2019年东营市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达到“1095.35亿元,增长4.9%”[1]。但同时,由于原有传统产业对环境的破坏,劳动力整体素质有待于提高的现状,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产业的优化升级、经济转型增加了阻力,思想对于就业方面的禁锢是就业问题产生的根源为此要提出有针对性地建议进行改善,从而为东营市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及创新是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一、经济发展与就业方向
东营市自1983年建市以来,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一直是第二产业当中的石油化工行业。东营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在某种程度上都依赖胜利油田的发展与兴盛。胜利油田的主体部分在东营市,因此直到现在仍有不少父母会让孩子大学报考时选择石油地质等有关专业。家长所期待的便是孩子毕业以后可以回东营就业。这种就业的取向很大的程度上来自与父母家人对于胜利油田发展前景的希冀,对于他们而言,油田的发展是最为稳定的,前景也是十分光明的。因而稳定的思想对于东营人就业方向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在胜东社区中,油田职工占据了居民的绝大多数。有半数以上的油田职工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至今仍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员工在为油田的发展奉献着自己。对于他们来说,工作的稳定及收入的稳定都是极为重要的。追求稳定的就业观念对于生活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就业选择有着主导性和决定性的影响。他们选择如此安稳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因于东营市第一产业的相对欠发达。东营作为一个“填海城市”,第一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土地盐碱化程度高,因而大量人口从第一产业中脱离,为第二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基础。但时至今日他们依然在原有的工作岗位上从事第二产业性质的劳动的根本原因是稳定,这才是他们工作所要追求的根本。而第三产业则对应着没有国家兜底,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失业,这对于家庭的稳定与和谐以及自身的生活都有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在他们来到胜利油田的年代,东营的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年均增长水平稳居全国前列,并且在石油资源丰富、国际油价稳定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二十世纪东营市的经济发展前景是十分光明的。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营的经济(尤其是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所带动的那部分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前提和必要条件”[2]52,一时间,油田职工这一岗位受到追捧,这就推动了就业率中第二产业占比的攀升。胜东社区人们的就业方向,从原本就不发达的第一产业上迅速转移到了第二产业上来。在人们的视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稳定的工作、工资等实质性的可以摸得到看得着的收获,更重要的是中石化的招牌。作为全球五百强企业和中国大陆地区数一数二的国企,中石化的入驻使得人们多了一个“国企员工”的名号。在二十世纪末举国上下都在大力发展工业的时候,对于经济还欠发达的胜东社区人民来说,“国企员工”意味着丰衣足食及完善的福利保障。这种福利保障体现在“福利房”“五险一金”及“年终分红”等方面,增加了石油行业对胜东社区群众的吸引力。
当进入第二产业,人们切实感受到了国企带来的好处,国企成为就业的最好选择。这种思想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以至于到现在,这种思想观念仍在影响下一代人的就业取向。
二、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清洁能源的开发被提上日程,国家对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原有的粗放式经济发展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产业优化升级是必然趋势。与经济转型所讲的“实质性的改变”和“一个新制度替代旧制度”不同,产业的优化与升级,并不影响其所有制属性。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来看,第二产业对于环境的污染直接破坏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原则,因而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推动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第三新兴产业的主导才是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这将为经济的发展带来持久且强大的动力。
在东营地区同样出现了“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大、环境破坏严重”[2]38的粗放式发展,“用大量资源投入推动经济增长”[2]39成为20世纪东营地区发展的主要手段。此时,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被提出:石油化工产业是支柱性产业,如果降比,那么东营的经济怎么办?这个时候,第三产业便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赞同的一方表示:“可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并且可以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但是反对方表示:“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不稳定,经济一旦出现波动对于社会的稳定性将是一种挑战。”最终,胜东社区选择了产业转型与升级。
2014年东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东营市企业的转型升级有了政府的支持鼓励与引导。在2016年1月9日的东营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市政府提出“将深入实施黄蓝国家战略,加快结构性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打基础强支撑、促改革扩开放、抓生态惠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东营奠定坚实基础”[3]的东营市“十三五”经济发展部署。在这里可以看到,产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得。第二产业在东营的生命力正在与日递减,需要第三产业的发展来支撑经济增长。当然胜东社区的人民也意识到的这一点,便开始主动进行产业的升级。
在参与产业升级的人中,下岗人员占比客观,他们在下岗以后,或者自己开店,或者进修从而寻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同时,在胜东社区中,一批新型的行业,如信息工程维修,电脑维护等以前几乎没有出现过的行业,渐渐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在胜东社区中,很大一批人是缺乏学历的“经验技术性”人才,这部分人下岗以后,大部分选择了酒店服务业(主要是客房物品归置),以及其他并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的服务类行业。因此,就东营胜东社区而言,近三年以来,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逐年下降,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迅速攀升;从就业率来看,第三产业的就业率由十年前的不足10%上升到了2016年的27.7%,而第二产业的就业率由十年前的79.5%下降到了2016年的65.7%。尽管就业率上来看,第二产业依旧占据着主体地位,但是,其往日的辉煌已经不在,有些像是落日前的余晖。相比之下,第三产业正像朝阳一般升起,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但是,在东营市胜东社区的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以及推动胜东社区人员就业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矛盾与问题。首先,从业人员比较素质低。部分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并未经过专门的培训,缺乏相关的知识。在面临一些突发事件时,缺乏应对能力,易造成更大的损失。其次,产业内部行业发展不均衡。在第三产业当中,医疗卫生、公共教育等行业发展迅速,酒店服务业等发展缓慢。导致了第三产业内部行业之间的差距正在拉大,这将势必影响到未来至少五年内的就业取向。再次,原有的就业心理影响依旧深重。人们还是对国企抱有很多很美好的猜想,即使是碰了壁,也会通过表示“至少比较安稳”来说服自己。除了这个思想以外,人们对与第三产业的狭隘理解和偏见也是阻碍第三产业发展的原因之一。最后,第三产业起步晚,发展不充分。东营市的第三产业起步较晚,尽管在人为因素上来说是主动的产业升级进程,但是就客观因素来讲,也是被迫进行的。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并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一个较为完备的水平。
三、经济发展中就业矛盾问题的解决路径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胜东社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是由于新兴的第三产业需要具有专业素养的人员,以及人们传统就业观念的阻碍等的阻碍,其发展速度一直处于较为缓慢的状态。为了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经济活力,实现可持续性长久发展,必须从人才素养的培养及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做起。这就要求政府、社会与个人三者合力促进转变。
1.政府
首先,对于政府而言,要鼓励支持发展与第三产业密切相关的教育事业,兴建具有专业办学资质的专科类学校。通过兴办专科类学校,招纳本地生源的同时对现存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从而为本地培养大量高素质、专业强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这将有利于东营地区第三产业中的公司从本地获得大量所需要的人才,既推动了行业发展,又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面对原有第二产业对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阻碍,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推动产业升级,还要监督好第三产业的发展,做好第三产业的发展生态规制工作,使其得到良性发展。
其次,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地方政府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基层组织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一方面,从政策的考量到出台必须落实在人民的利益之中,只有促进就业才能够切实减少政府行政中的阻力。另一方面,政府各部门都要努力学习经济转型的基本要求,按照整体布局与自身特点相结合,形成切实可行的经济转型方案,切实给予新兴产业足够的发展支持与引导,从而在扩大了的新产业中落实好就业民生。
再次,东营市政府要发挥企业矩阵的“头雁效应”,“统筹人才、企业、机构、平台、项目等创新资源,着力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技术”[4],用头雁带动整体发展,以整体发展推动就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2.社会
社会是一个综合性的因素。其作用发挥得好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推动就业问题的解决。因此,作为社会因素中影响力最大、影响面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大众传媒要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通过报道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及其所带来的优越的就业条件(包括就业机会、就业门槛、就业保障、职业发展前景、岗位薪金等)引导人们思想就业思想的转变。同时,由于社会媒体监督在时效性、传播性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也要适当报道第三产业发展中部分行业所出现的问题,通过曝光现存问题规范第三产业的发展。规范了的产业更具发展前景,拥有更光明的发展前景的行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这就不得不要求大众传媒树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能人云亦云,要对每一项有关第三产业及就业的政府政策有独到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看待经济转型与促进就业。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拓宽人们在择业时的视野,才能够真正地在东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不断改善民生。
3.个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而个人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将自身的兴趣爱好与政府指导相结合作为自身就业的取向。每一个人在青年学习阶段就要做好职业规划,并向着这一目标前进。同时,个人必须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够再就业时有所选择。最后,个人在进行就业选择时,应从政府支持、发展前景光明的行业中进行选择。不可只听他人的一面之词而盲目从众。
四、结语
东营市的经济发展从一开始落后的第一产业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迅速发展的第二产业,时至今日,伴随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产业升级不可避免。但是,胜东社区人们原有的就业观念,以及对于第三产业发展的误解,导致其发展并不顺利,甚至于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问题。面对这些矛盾,政府、社会和个人必须一起努力才可以化解。东营市胜东社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在这个人们更加关注经济发展与环境利益的时代会获得更多的支持,但仍然需要我们做许多的努力,路途依然遥远,但目标已经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