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双重维度及内核探究
2021-11-24马会柯
马会柯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纵观人类历史,先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而后在人与自然的探索中,不断尝试实践,从而创造历史,这是唯物主义史观的起点,也是马克思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的基础。此外,我国古代的治国理念同样包含了对人民作为社会主体的重视,这样的理论相似点,都是基于对社会实践的正确认识得来的,并逐渐发展为党的宗旨、立场及观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确保党伟大征程勇夺胜利的中坚力量,也是党赢得人民群众爱戴和拥护的基石所在。
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对马克思群众观的坚守,也是对中国古代民本理念的传承,更是对我党根本态度的深刻把握。
1.根植于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
马克思唯物史观不同于唯心史观,有别于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强调了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主体地位。《共产党宣言》中写道:“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在马克思主义之前,各种理论思想集中代表着统治者的利益,宣言的问世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无比锋利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在众多学说中,中国共产党选择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支撑,并在奋斗历程中一以贯之,秉承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这一观点,创造性地提出了群众路线。在艰辛开拓的革命年代,或是繁华盛世和平建设的当下,我党自始至终坚信群众的力量,与人民群众同心协力、砥砺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来自人民,人民的地位在我国是不可撼动的,“是我们党兴国的根本所在”[2]。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掷地有声、直击民心,凸显出习近平总书记胸怀人民的情怀,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坚守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的恒心。
2.汲取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民本”是相对于官本而言的中国传统的民本观念,核心要义凸显为重民、爱民、利民、安民等。中国古代民本文化在传统政治文明中居于重要地位,是中国传统理念的瑰宝,为“以人民为中心”理论思想提供了文化渊源。首先,重民。“治天下者,以人为本。”其次,爱民。从“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到“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最后,利民。从“利天下之民者,莫大于治”;“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到“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后民之事,毫末必去。”以上民本理念体现出古代思想家和明君贤臣的执政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注重研读党内经典著作,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著作中,引经据典,是向古人“借智慧”的楷模。“人民至上”的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民本文化的深邃思考和合理创新。
3.传承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由农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由解决人民温饱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系列变化,背后则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坚守的不变,即“人民至上”。
毛泽东指出:“为人民服务必须真心真意,思想上一刻也不能懈怠,不能脱离人民群众。”[3]毛泽东倡导党员干部要关心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多到人民身边体察民意,告诫全体党员要为群众创造物质福利,改善人民生活现状。邓小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新时期的国情密切相结合,把人民的满意度、高兴度、赞同度作为评判一切事物的标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以先进生产力及先进文化为动力之源、以确保亿万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之根本。世纪之交,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是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从政治、经济、文化多个方面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对党的根本宗旨的继承和创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一词显现次数高达203次,彰显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
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维度
基于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能在实践中科学地把握社会主要矛盾产生的新变化,将以“人民为中心”归纳为我国科学的实践经验总结。
1.体现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回望了十八大以来五年间政府的工作情况和我国发生的实际变化,传递出极其重要的理论思想,即中国已经步入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的表现即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标志着单一的物质给予已经不再与人民需求的拓展提升相协调,在发展进程中,发展不协调、不扎实的短板是限制人民群众追寻幸福生活的关键因素,因此,伴随着社会矛盾的转化,党中央必须因势利导,应对新变化。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原则,立足于现实基础,着力解决百姓最关心、最现实的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就业、教育、养老等民生问题,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创新驱动,为中国人民的美好期许保驾护航。
2.归纳了十八大以来五年间我国的工作经验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来源,同时也立足中国的具体实际。十八大以来,国际大局动荡不安,经济发展低迷,国际关系瞬息万变,国际氛围大体上处于和平发展状态。中国在“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下,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制约我国全方位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也日益显现,经济呈现疲软,城市农村发展失衡,环境污染,社会问题交织叠加。面对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在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中国共产党秉承“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思百姓之所思,解百姓之所需,事无巨细,一件件落地落实,贯彻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因势利导,继续深化改革,让改革成果惠及百姓;以加强“三农”为根本立足点,振兴乡村经济;加强生态治理,防治结合,全民参与,使人民群众在天朗气清的环境下体味幸福;加强国家监管,完备服务体系,提升百姓安全感。
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核探究
基于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双重把握,一个以经济为民、政治重民、文化安民、社会惠民、生态利民为思想内核的人民发展理念,才能科学、高效地融入国家发展规划当中。
1.经济为民
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中央在经济工作部署时切实把增进百姓福祉,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为经济考量的第一要素。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强的活力和更大的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共享发展成果。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为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为促进人民享有社会公平正义提供制度保障。在经济建设进程中,民生问题不容小觑,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坚持要让老百姓获取更多切合实际的实惠。推行就业优先政策,力求人尽其才,出台个税新规,着实提高百姓生活质量。一系列经济惠民政策的实施,是党中央对人民诉求的积极回应。
2.政治重民
政治重民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体现,政治重民集中表现为中国共产党的“三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第一,权力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领导干部的官职有多大、权力有多重,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5]这句话告诫党员干部须对权力有精确的认知,明确了权力的行使对象,重申了权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能不负人民所托的要义。第二,地位观。领导干部须自觉自省,不能本末倒置,合格的“公仆”须做到“全面发展”。在思想上,放下架子,端正态度,正视与人民的位置关系,避免优越感的萌生;行动上,扑下身子,走到百姓身边去,多听、常看、深调研、勤思考;态度上,对待群众和工作要不厌其烦、踏实认真。第三,利益观。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之所向,是考核党员干部是否称职的标准,是党员干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3.文化安民
文化安民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体现。百姓是文化创作的“孕育者”,百姓生活是文化创作的绝佳素材,形式多样的文学作品表达了人民渴望充实精神世界的诉求,文化的发展折射出人民群众某一时期的精神需求。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定义不再局限于物质层面,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感和得到感日益迫切。秉承“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原则,我国的文化建设事业从不同角度同向发力,文化产业坚持政府主导地位,坚持人民立场,坚持文化创新,向社会输出通俗易懂的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精神“补品”。倡导先进文化以占领群众主流价值阵地,坚持与时俱进以满足百姓多重性的精神需求。注重文化场所的扩建,健全公共服务职能,使人民享有充足的活动场所和多样化的精神福利,以此创作更高质量的精神产品。
4.社会惠民
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是社会惠民的现实追求。国以民为本,近几年来,我国加速推进全方位惠及百姓的社会建设,在教育、就业、医疗、个税、“三农”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随着惠民工程的推进,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在主体范围上要求全方位、空间上坚持多层次化、时间维度上保证可持续以践行社会惠民的根本准则,党众一心,妥当化解民生问题,合理缩小城村差异。
5.生态利民
新时代,人民对蓝天白云的期许越发强烈。十八大以来,国家在生态环境问题上表明了态度,强调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对人民的必要性和福利性,为此,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生态利民的政策。第一,重点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三方面,要坚持全民参与、遏制根源,调整产业生产结构,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建设美丽乡村,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第二,推进绿色发展。依靠创新技术驱动绿色发展,节约资源,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利用政策引导和有效的法律保护环境。
四、结语
无论是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还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又或是朝夕必争的新时代,万象更新,唯独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心中的地位始终如一。从“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提出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创新,彰显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负人民的决心和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