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

2021-11-24李明月

现代交际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关怀人文

李明月

(山东华宇工学院 山东 德州 253034)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围绕学生来开展,开展过程既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输入,更需要关注大学生的内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大学生的需求,结合需求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和内容,更好地提高教育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要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本,利用人性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意义

1.应对新形势的客观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多元文化盛行,一些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传播到我国,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尚未成熟,很容易形成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加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精神领域也容易受到交换法则的影响,很可能出现只注重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缺乏互助精神、奉献精神等情况。此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为一些不良信息传播拓宽了路径,网络信息鱼龙混杂,一些受到经济利益驱使的低俗文化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诱惑大学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竞争激烈,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在加大,导致心理问题频发。[1]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围绕大学生来开展,真正将大学生的需求作为工作开展的出发点的教育实践活动,这和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内涵是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必然要涉及大学生的观念、情感等精神领域。教育的目的是要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这就需要在教育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新时期的大学生,个性张扬,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缺乏一定的自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低,遇到困难容易逃避,没有解决困难的信心和能力。这都需要高校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人文关怀给予大学生正确的疏导和引导,解决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真正做到关怀学生,尊重学生。

3.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掌握,还包括了大学生自由个性、理想、需求等方面的发展。人文关怀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大学生的内心需求,使其在外部良好环境影响下,在自觉的调控下,更好地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实现自我价值。[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可以让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素养不断提升,不仅满足大学生当前的发展需要,还为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

1.对人文关怀的认识不足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本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建立一种双向的关怀关系。在这种双向的关系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可以相互探讨问题、平等交流。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工作者与学生是双向互动的,教育工作者主动关怀学生,学生要意识到自己被关怀,才会认同、接受关怀,并对关怀做出回应,这样才能发挥人文关怀的作用。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是把学生看作教育内容的接受者,而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不足。在具体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为人文关怀是单向的付出,学生只管接受就可以了,只看到了大学生的共性,却对大学生的个性关注不够。[3]这种只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很难让大学生感受到教育工作者的人文关怀,也无法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循环。

2.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的言传身教可以影响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通过教师接受教育,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因此,教育者自身的素质越高,就能更好地感染学生。但实际上,有的教育工作者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创新不够,加上人文素养的欠缺,难以发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教育引导作用。部分教育工作者由于欠缺人文素养,没有足够的人文知识,很难树立人文关怀的理念。有的教育工作者认为人文关怀就是生活关怀,在工作中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就够了,在教育过程中添加一些人文知识就够了,不能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教育,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3.人文关怀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不足

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开始倡导融入人文关怀理念。进入21世纪,学术界对人文关怀的研究逐渐增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一个新的理论体系的建立不是朝夕间能完成的,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促进理论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理论研究处于探索阶段,研究与实践的结合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具体来说,理论体系尚未完善,系统性不足,虽然研究成果的数量在增多,但是质量还需要再提高。[4]从具体实践来看,实践活动内容虽然丰富,但主题不鲜明;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是育人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活动的范围虽然广泛,但是缺乏深度。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

1.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把人文关怀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路径。因此,要正确认识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高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转变理念,走出人文关怀就是生活关怀的误区,摆脱灌输式的理论知识宣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将教育过程知识化,让学生积累一定的理论知识就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思想的塑造、人格的塑造。因此,实际的教育过程要用真情感动学生,在对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既要做到严格管理,又要为学生无私地付出;既要动之以情,又要导之以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关怀。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要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让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代气息,还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不是短时内就可以产生效果的,需要持续地进行人文关怀。教育效果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示出来,这需要教师要有强大的情感动力,即使人文关怀没有得到学生的反馈也要坚持进行,持续地将人文关怀传递给学生,发挥人文关怀的效果。

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对教育效果有重要的影响,教育者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基础。无论学校的规章制度如何严格,都替代不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更好地感染学生,做到以情感人,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观点、思想影响学生,更好地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因此,高校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人文素养的培训,通过专家讲座、座谈会等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同时鼓励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进修等方式提升自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要积极创新教育理念,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让自己在教育过程中更加自信、从容;同时,教师要不断积累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转变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提高人文关怀的能力,更好地为大学生服务。既要满足大学生当前的短期需求,又要满足其长期发展的需求。[5]教师既解决其当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又要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长远发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长远效果。

3.人文关怀理论与实践

要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持续的发挥积极作用,需要有科学的理论做支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要勇担重则,从教育体系的构建、教育路径的选择、评估体系的完善等方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研究,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要加强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搭建教育实践活动的平台,用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育人的效果。理论知识传授的目的是要将正确的观念传递给大学生,影响其思想,引导其更好地发展,做到内化于心,而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将正确的观念外化于行。实践活动的内容开展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校园内举办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如书法、摄影、绘画、演讲等比赛,提高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能力及人际关系处理等能力。同时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区活动,参与“三下乡”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等。此外,可以鼓励大学生策划、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大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学生的参与度高,教育效果好。高校要做好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可以与企业、周边社区等合作,为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实践活动提供平台。[6]

4.营造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环境

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重要外部因素,可以让大学生将教育者的关怀转变为自身发展的动力。因此,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一是要构建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可以让师生的工作和学习过程更加愉悦。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干净整洁的道路通道,随处可见的文明礼貌用语等都可以引导学生追求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二是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可以对学生起到隐性的教育作用。一方面,要有规范的制度。通过制度来规范师生的行为,有了良好的制度可以使学校的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有了好的制度,还要做好制度落实工作,切实发挥制度的规范约束作用。另一方面,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维系学校团体的精神力量,是第一课堂的延伸拓展,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陶冶情操。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供了机会。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在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方面逐渐受校园文化的影响,更好地塑造精神和性格。三是营造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等民主,便于师生更好地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学生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友好交往,在学习和生活中共同解决困难,共同进步。学生在完成自身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觉帮教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因此,在高校的教学工作中、管理工作中要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发挥其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作用。

四、结语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需要教育工作者提高认识,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利用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多样的教育形式来对大学生开展教育工作。高校也要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环境,发挥人文关怀的作用,更好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关怀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几点思考
人文社科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