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财务内控中的应用分析

2021-11-24张辉义

经营者 2021年24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管理工作部门

张辉义

(遵义市红花岗区口腔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一、引言

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相关工作时,医院不但需要对自身财务进行核算和管理,还需要全方位考量其内部财务状况,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财务内控存在的缺陷,对相关不足进行针对性改善,全面推动医院内部财务管理体系得到健全完善。作为一个具备双重经营模式的消费公益性组织,医院财务内控必须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现阶段全面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内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

全面预算管理是医院实施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主要内容包括合理整合医院各方面的资源,结合医院具体情况,制定促进医院长远发展的策略。同时,全面预算工作还要求管理人员针对变化的社会环境,对内部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而有效避免财务风险。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全面、充分地收集、规划医院各方资源,并且合理管理财务内控阶段的资源,增强监督审查财务工作的全面性、合理性,确保发展目标清晰,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财务内控方向不会发生偏离,能够提升医院财务内控的质量,实现高效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内控的基础,医院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对预算目标进行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分析绩效考核等不同环节,有助于医院财务工作明细化、信息化以及数字化发展,促进整个医院、所有部门、所有环节、所有员工都能够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比如在设置医院预算目标时,需要医院所有部门明确本部门经济活动目标,在明确全面预算目标后,全面预算管理必须参与财务内控的事前、事中、事后工作,因此,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内控是相辅相成的。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是基于医院发展战略目标提出的,能够对医院各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同时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能够保证医院内控工作的顺利开展。财务内控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全面预算管理,基于医院实际情况,完善不同业务流程,从而促进医院更好地发展。现就全面预算管理在财务内控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

(一)有利于提升财务监管质量

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通过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调整、考核评价,使医院各个科室在执行全面预算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预算目标与预期的偏差,进行差异性分析。财务部门每季度或每半年根据执行情况,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科学的预算调整,并根据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绩效考核,借助全面预算管理,综合评估不同部门的奖惩情况,引导员工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使财务监督管理工作质量在全面预算执行过程中不断提高,从而更好地促进医院长久发展。

(二)能够促进不同部门与财务部门的交流沟通,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针对整个医院进行的,为了保证医院财务内控系统之间的统一,必须保证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调、统筹。统筹管理工作能够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在处理财务问题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管理内容交错、环节混乱等问题,同时也能够避免不同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情况,严格执行全面预算目标,减少中间环节,有效降低财务运行成本,促进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

(三)有利于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改革发展

在开展医院财务内控过程中,应用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帮助相关管理人员更充分全面地了解医院内部的财务情况,并且对于一些财务管理问题,也能够在短时间内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同时,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还能够有效降低医院财务风险,增强医院财务内控的科学性与时效性。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改变以前的财务监控形式,又能促进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从而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改革工作。

(四)能够帮助医院作出更合理的决策

很多医院的管理层多是由执行层、决定层和策划层共同组成的,在三个部分中,决策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决策的效果会直接对医院后续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将全面预算管理应用到医院财务内控工作中,能够增强决策层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为决策工作提供良好的理论指导。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基于医院发展情况开展的管理工作,制定决策是为了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够对不同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有效划分,促进不同部门沟通的同时,提升决策的执行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医院的运行效率。

四、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财务内控中的应用现状

大多数医院没有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编制、执行不合理,缺乏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是医院财务内控应用全面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因此对于医院相关管理人员而言,必须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改善传统的预算方法,优化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针对医院不同部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矛盾等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明确医院战略规划发展方向。现就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财务内控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

(一)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理念有待更新

受到以往管理模式的影响,部分医院管理体系仍然相对落后,并未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对医院财务内控的重要作用。现阶段,部分医院未全面认识预算管理理念,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设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能有效落实,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虽然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但不能在财务内控工作中有效应用,使得财务内控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受到影响。

(二)全面预算管理流程有待完善

将全面预算管理应用到医院财务内控中,需要明确医院预算目标,进行科学的预算编制,加大预算执行力度。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出发点即是设置医院预算目标。在制定医院战略目标之前,医院不同部门需要结合自身具体的发展情况以及上年度的预算执行状况,明确本年度的预算目标。但在实际制定预算目标时,一些部门并没有按照上述过程设置目标,不能充分体现本年度战略目标以及工作重点。还有部分医院的预算目标,只由财务一个部门编制,财务人员在不清楚其他部门的具体情况下编制预算,只会导致预算目标合理性不足。在医院预算编制环节,部分医院对其重视程度不足,预算存在形式化,使得预算编制质量不佳,不能为财务内控执行以及资金控制提供坚实的基础。部分医院仍然采用传统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并未充分考虑医院动态发展情况,从而导致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出现脱节的情况。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不足,效率相对较低且存在执行偏差较大等问题,预算执行结果也不纳入绩效考核范围,还有部分医院在运行过程中随意更改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导致医院对预算资金的应用缺少规划性和约束性,从而出现资金滥用的情况。

(三)全面预算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部分医院还存在管理体制陈旧、工作人员能力有待提升的情况。现阶段部分医院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而对应的评估部门、风险控制部门相对欠缺,财务内控管理人员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欠缺,导致资源配置效果不佳。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当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负责预算管理工作,从而降低财务风险。现阶段业务不断增多,因此全面预算工作对管理人员要求比较高,全面预算管理仍然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但实际上,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与预算工作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管理人员素质不佳,则很容易影响全面预算管理效果。也正是受专业素质影响,工作人员对财务管理认识存在差异,对内控制度重视度不足,从而影响了医院经济效益。

(四)缺乏有效的制度体系

医院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财务内控工作中的效果,必须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结合实际情况看,现阶段还有部分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有待健全。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的预算管理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内控实施相对薄弱。不同部门在执行预算目标时,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从而影响了财务内控的质量和效果。

(五)全面预算管理缺乏信息系统化的监督

大多数医院在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以手工或半自动化的方式对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不能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预算结果差异不能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导致预算目标脱离实际,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降低了医院财务内控工作质量。

五、优化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财务内控中的应用策略

(一)增强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医院在开展财务内控工作过程中,必须增强管理人员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增强管理人员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有利于为后续预算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医院而言,需要从上至下增强预算意识,提高全体职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促进不同部门的交流、沟通,借助教育、培训等方式,帮助全体职工系统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医院的优秀经验,学习其现代化管理方式,充分明确财务内控中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流程

医院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提出预算目标,按照“目标设定—编制—执行—控制—分析—考评—改进”的程序推进,并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即按照“下—上—下”的流程进行编制。在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目标过程中,需要明确医院不同部门的职能定位、战略指标、年度重点工作,保证设置的预算目标符合医院具体情况,将战略指标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和负责人,保证预算指标和战略指标之间的一致性。在制定预算编制过程中,医院需要增强全面预算的专业性,引入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应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式,量化处理不同的经济活动,增强预算编制数据的可靠性,实现高质量的预算目标编制。相关管理人员需要明确预算编制依据,结合行业目标、国家政策等因素,促进预算编制的规范化。在执行全面预算管理时,可以设置专门的预算部门,应用专门的预算系统,并对不同部门、科室开展职责任务的培训工作。同时,根据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绩效考核,使财务内控与全面预算管理有效结合,有效促进医院发展。

(三)促进专业人才培养

为了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在财务内控中的应用效果,医院必须指定专业人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升专业人员素质。医院可以积极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引导专业人员学习先进的预算管理理念,并将其应用到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加强财务内控工作。专业人员需要积极学习新的知识,拓展思维,根据财务数据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汇报给上级,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有效提升。此外,医院还需要完善绩效考核工作,将人才考核、部门评分作为重要依据,促进员工工作能力不断提升,有效促使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财务内控中的应用。

(四)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强化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还需要基于医院实际情况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对于医院财务管理部门而言,需要结合医院预算指标,结合不同科室部门的业务,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从而进一步优化财务内控工作。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分层逐级的方式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如全面预算管理的第一级为医院院长和部门主任,主要负责确定医院预算管理方案,并分析预算报告;第二级为医院财务部门,主要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细化全面预算管理内容,并开展监督、考核以及培训等工作;第三级为医院人事和相关部门,主要是执行预算管理制度。通过分层逐级管理,逐步制定出较为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有利于医院财务内控的监督和管理。

(五)引入信息系统,加强风险预警

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应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系统,在财务内控体系中对各个科室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管控,制定预算指标,并跟踪考核预算执行情况,当出现差异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医院及时分析预警原因,科学合理地调整预算,保证预算目标的顺利完成,进一步提高财务内控工作质量。

六、结语

将全面预算管理应用到财务内控之中,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有利于推动医院长久稳定发展。对于医院而言,应当在充分明确全面预算管理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针对全面预算管理应用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上述不足。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是有效杜绝医院违法违纪的关键性措施,可以提升医院财务内部监管效率,确保医院内部资金流转公开透明,避免造成医院资金流失,实现医院战略目标,促使医院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管理工作部门
连锁餐饮企业预算编制与优化措施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企业预算编制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建议
整体预算编制方法的研究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