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与措施研究

2021-11-24段永新

经营者 2021年24期
关键词:融资资金国有企业

段永新

(北京市顺义粮油有限公司,北京 101300)

一、引言

近年来,外部审计环境的变化使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同时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改革、规模的扩大,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难度逐渐提升。为了保证资金管理的效果,国有企业应选择合适的资金管理模式,使企业自身经营优势得以凸显。然而,大部分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导致大量资金浪费、资金利用率低,进而影响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的概念及重要性

(一)概念

通常情况下,国有企业的资金管理主要是指企业采用信息技术对市场发展状况进行预测,之后通过资金周转、分配筹资等方法对国有企业资金进行调整和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对国有企业发展的作用。当前,效益性、权变性、集中性、均衡性等为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其中均衡性原则保证企业可以长期稳定发展;效益性原则是将企业中大部分资金投入风险小且能获得收益的项目中,防止出现资金闲散的情况,重点强调企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集中性原则是为了让企业资金运营可以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对资金实施的控制;国有企业资金在不断变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中可以恰当地调整体现的是权变性原则。

(二)重要性

第一,有利于实现战略规划。对于我国的国有企业而言,其面对的市场环境具有极强的复杂性,而环境变化会对国有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并带来一定的风险。要想让国有企业得到长久发展,就应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战略规划。战略规划在制定过程中需要全方位整合企业中的人力、物力等相关信息资源,资金作为国有企业的血液,通过财务管理、资金预算等可以让企业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将企业中的人流、物流等信息流整合到一起,可以保证战略规划的顺利实施,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

第二,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由于国有企业资源比较紧缺,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提升自身经济效益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所以,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有效整合现有资源的方式,产生更大的价值,从而获取极高的经济效益。国有企业经营发展期间,资金起着重要作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通过有效的资金管理,可以对国有企业集团下不同企业的资金进行合理的调配,使国有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融资能力得到提高,进而推动国有企业资金周转率的提高,确保资金平稳运行。不仅如此,国有企业进行资金管理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出现资金闲置、浪费等情形,进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三、国有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业财结合不到位,资金预算管理不足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来往不够密切,是相互独立存在的。业务部门只重视各部门的业绩,财务部门重视怎样达到成本最低和效益最高的目的,这也导致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工作发生很多矛盾,通常业务部门对财务工作不理解,认为财务部门对经营工作不了解,由此财务部门指导业务的作用难以体现。另外,在信息技术深入应用于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国有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可以良好沟通,这样才能提高信息化财务管理水平,但目前国企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各部门相互独立,未能实现衔接,使公司财务人员收到的资金数据信息不够全面[1]。

(二)缺乏战略指导,资金管理意识较淡薄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受传统思想意识的影响,因此缺乏资金管理意识,导致国有企业资金工作脱离其长远发展规划,造成资金管理没有良好的战略指导,国企资金管理整体水平偏低。这也表明国有企业以往资金管理机制不再能满足当下资金使用需求,而且在制定资金管理制度时对管理重点的设置不清晰,资金管理制度缺乏严谨性,各类管理漏洞清晰可见,影响资金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另外,一些国有企业没有结合运营战略对资金管理进行指导,使资金管控范畴较小,资金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无法发挥。此外,部分国有企业资金管控模式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致使企业内的资金库存管控、应收账款、现金流的管理存在很强的不合理性,进而降低资金管控质量。

(三)缺乏科学的投资机制,资金使用率低

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中切实可行的战略发展规划与投资目标较为缺少,往往会以业绩为导向,着重追求大项目、大投资,并没有将企业本身的具体情况与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导致已经制定完成的投资计划与现实情况不相符,缺少科学的调研与理论论证,对于风险评估也准备得不够充分。倘若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出现财务风险,在缺少预警机制的情况下,风险会迅速扩散,最终造成国有企业投资失败,既占用了国有企业的大量资源,又让企业处于资金不足的风险中[2]。

(四)融资方式较为单一,债务风险增大

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内部融资是国有企业融资的主要方法。企业为了避免控股权分散可以采用留存收益投资的形式进行内部融资,同时融资成本还不会增长。然而,盈利能力较差是现代国有企业经营的通病,资产运营效率无法提升,进而限制企业内部融资的实施。基于此,国有企业想要更好地发展就需要通过银行机构融资,很少有其他类型的融资方法,使国有企业融资方式呈现单一性,企业内部资金使用无法均衡,进而影响国有企业改革。而且商业银行在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逐渐加强了对风险管理的重视。为了提高收益,大大降低了对国有企业的投入,从而影响国有企业的发展。

另外,商业银行在面对大部分国有企业效益低、创新能力与发展能力不强的情况时,选择缩小给国有企业提供的贷款量。此外,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已经逐渐逼近金融机构控制系统的最高点,并且部分企业还要承担融资平台的功能,导致向外部公示的资金报表质量较低。还有之前国有企业改制、合并、分立期间仍有待解决的问题,使国企产权不明确,常常会出现部分没有进行产权登记的资产在日常经营中被不断利用。如果用这些资产抵押贷款,会出现抵押物产权问题,导致银行对国企信用度降低,影响之后国企融资,最后无法满足国企融资需求。

(五)监督管理力度小,资金流失较多

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都是由集团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对于资金收入与下拨主要是采用申报审批制度。但因为集团要监管较多的企业,其资金收支的项目具有极强的复杂性且数量较多,可对资金进行审核的人员较少,造成集团公司难以对每一项资金的用途予以细致的审核,导致国有企业资金监管不到位。

(六)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国有企业想要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完整,应重视固定资产管理,但目前一些国有企业不够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管理随意性较强,影响企业整体资金管理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没有制定合理完整的固定资产采买批准流程和制度,同时还存在随意处理固定资产的现象。还有在调动固定资产时没有具体的程序和手续,致使固定资产权属不分明。还有一些国有企业在转让或销售闲置固定资产时,缺少规范、公开的评估与审批制度,很容易造成企业内部出现腐败问题。此外,少数国有企业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查,导致账实不符,固定资产流失而不自知。

四、国有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业财融合,加强资金预算控制

国有企业需要重视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在具体实施期间,要求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紧密沟通,从而了解企业目前资金使用状况。与此同时,财务部门员工也要到企业主要的业务经营现场,积极与一线业务人员交流,从而掌握实时准确的业务经营资料。另外,国有企业要全面配合财务工作者进行资金管理,定时将部门资金使用信息提交给财务部,以便财务部有效开展资金管理工作。此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普遍应用,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需要在企业财会系统、基础信息管理平台上建立财务资源共享平台,这能使企业管理层的资金计划与数据更为全面,也加大了资金计划实施的力度,从而规避资金被违规利用、资金超支使用的问题[3]。

(二)注重战略规划,增强资金管理意识

国有企业管理者在增强资金管理意识的同时,应结合企业战略计划对资产管理进行指导,确保资金管理可以为战略目标提供有效帮助,因此国有企业应从传统管理思维向战略思维转变。首要任务是将财务部门中的资金管理工作分离出来,并设立独立的资金管理机构,然后招聘资金管理专业人员处理资金管理工作,最后根据国有企业战略要求制定详细的资金管理方案。另外,国有企业管理者要积极了解资金管理状况和市场经济发展情况,并结合这些情况合理调整资金管理方案,完善资金管理模式。

(三)投资决策科学化,提高资金使用率

国有企业在制定战略发展规划时需要充分掌握自身的实际定位,才能让规划更加合理、科学,企业本身的投资行为须经过较为严谨的考察与论证方能充分实现预期制定的目标,所以确定资金运用方向成为国有企业高效运用资本的必要前提。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在开展投资工作之前进行市场调研以及重新分析该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尤其是对重大的投资项目需要进行反复讨论,以严格控制潜藏的投资风险,并由此提高国有企业投资的成功率,从而降低不必要的投资损失。此外,国有企业的投资能够合理地引进责任机制和奖惩制度,从而提升公司资本管理体系的运营绩效。同时国有企业还应该构建完善的风控预警机制,便于在第一时间识别出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做出对应的预警,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全方位保障国有企业的资金安全[4]。

(四)建立多元化融资模式,密切银企关系

首先,建立多元化融资模式。随着银行机构的不断改革,其对国有企业的贷款趋向于短期贷款,这样可以降低贷款风险,但国有企业和银行之间需要长期大量融通资金。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国有企业必须积极调整企业投融资方式,才可以形成多样化的投融资模式。例如,债权融资模式、融资与租赁模式、政府参股投资相结合、贸易融资等。同时还要注意将长期与短期资金有效组合,以发挥财政杠杆的功能。国企要明确担保制度,有效预防因违约而出现的财产损失。

其次,形成良好的银企关系。国有企业应与银行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获得自身所需的融资产品,最大限度降低融资成本。国有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盈利能力,提高企业财务数据的精准度,逐渐提升自身信用等级,呈现自身良好的形象,增强银行对企业的信心。盈利能力的有效提升不仅可以保障财务数据的正确度,还可以逐渐提高自身信用,树立较好的企业形象,以便于增强银行为国企融资的信心。

最后,良好沟通机制的建设能够为企业和银行提供便利的交流渠道,便于企业与银行探讨融资需求,然后在保障企业与银行利益的基础上展开健康有效的合作,这样可以提高国有企业融资效率,促进企业健康的经营与发展。而且国有企业和银行之间的融资合作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相互选择的结果。

(五)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减少资金流失

国有企业需要完善资金监督管理制度,加大对资金的监督管理力度。首先,国有企业需要将资本管理目标进行统一,使所有资本管理具有相同的前提。其次,国有企业需要最大限度优化配置各类资本,以合理规范地管理和分配资本。再次,通过投资资金的日常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并在每个环节中引入投资管理工作,实现对资金的进一步细化,进而在实际执行中发挥出最佳的作用。最后,将资金的管理与支出充分结合到一起,为国有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不同的依据,确保国有企业可以得到相应的资金数据,以便于制定出更为准确的决策,用于推动企业的进步。由此可见,健全国有企业资金监督管理制度、加大资金监督管理力度尤为重要[5]。

(六)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对国有企业资金管理有一定影响,因此国有企业要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要对固定资产进行登记入库,并定期检查,保障固定资产与账目一致。还要完善固定资产报废和采购流程,从源头上制止贪污腐败现象的出现。另外,国有企业还要完善固定资产转让和出租手续,使企业固定资产权属清晰明了。此外,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如果员工违反了相关规定,要根据奖惩制度进行追查和处置。一旦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流失,需要赔偿相应费用,这样能增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控制度的权威性,促进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的有效开展。

五、结语

资金管理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所以国有企业要不断完善资金管理模式,可以从提升资金预算控制能力、增强资金管理意识、促进投资决策科学化、建立多元化融资模式、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等方面提升资金管理质量,进而有效控制国有企业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融资资金国有企业
加强国有企业党员教育工作实效的实践与思考
三个聚焦破解国有企业统战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