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地区小学素质教育舞蹈教学实施路径探析
2021-11-24李宇博郭璐王芳
李宇博 郭璐 王芳
(衡水学院 河北衡水 053000)
随着我国中小学阶段教育不断改革,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艺术在素质教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培养学生审美等多方面的能力。从实践角度,舞蹈教师应了解国家对小学生的培养方向以及当下的教学现状,不断实践素质教育舞蹈教学,推动艺术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
1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1.1 促使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素质教育舞蹈教学,其教授群体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小学生是素质教育舞蹈的重点普及对象。素质教育舞蹈教学并不是追求高精尖的舞蹈技术,而是基础的舞蹈教学。从传授内容上看,素质教育舞蹈教学内容更多元化,涉及多种舞蹈种类;从教育目的角度看,素质教育舞蹈是为推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目前,社会各界越来越认可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还要求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完整的人格。在素质教育舞蹈教学中,应注重让小学生亲近大自然、观察世界,感受舞蹈背后的文化力量,提升学习舞蹈的兴趣,从而能够愉悦身心。同时,通过舞蹈的锻炼,身体得到运动,使学生拥有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舞蹈也是小学生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是不可缺少的美育教育。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素质教育舞蹈教学,对学生人格塑造、身体发展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1.2 促进小学生的感知力与表现力
素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作为艺术教育形式之一,素质教育舞蹈教学对小学生心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能身心愉悦、积极向上,让小学生感受美欣赏美。
素质教育舞蹈教学能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突破自我,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舞蹈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参与舞蹈动作编排,带领学生创造舞蹈动作,在创造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练习动作,还要展开想象,认识自我,寻求突破。长期坚持学习,能让每一位学生拥有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让自身创造力越来越强。传统教育背景下,学生生活和感知被学习所替代,缺乏情感教育,许多小学生逐渐丧失好奇心和共情能力。在素质教育舞蹈教学中,让学生感受舞蹈所带来的情绪情感,让学生通过舞蹈,使情绪得以散发,从舞蹈中感受快乐。在情感的感受与表达中,小学生逐步提升其感受的表现能力。有了丰富的情感,小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生活,从而养成乐于助人、通情达理的道德品质。
2 衡水地区素质教育舞蹈教学现状
2.1 缺乏认同,素质教育舞蹈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素质舞蹈教育课程并未被列入正式课程,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提升学校升学率,无关科目均不开设。学校认为素质舞蹈教育课程均是课余活动,对教师的课程设计、工作量、教学成果没有足够的认同。而家长对素质舞蹈教育的认识程度与舞蹈教育产生的功能不成正比,产生了素质教育舞蹈课程无法在校园内开展的现象。
2.2 专业舞蹈教师、教学设施有待加强
衡水地区小学舞蹈教师均为兼职教师,专业水平与专职舞蹈教师有一定差距。兼职教师的示范与教学水平偏低,导致校园内的学生无法在学校得到相关兴趣的培养,素质教育舞蹈流于形式。
2.3 缺乏科学管理与规范运行
在衡水地区素质教育舞蹈理念虽被提出,但许多学校认为素质教育舞蹈就是简单地排几个舞蹈节目、参加演出比赛,或把素质舞蹈依附于音乐课程之下,忽略舞蹈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舞蹈的艺术本质。舞蹈课堂缺少吸引学生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舞蹈无法发挥其作为美育教育重要手段的作用[1]。
3 小学素质教育舞蹈教学的实施路径探析
3.1 学生舞蹈的技能学习
素质教育舞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区分开素质教育舞蹈教学与专业舞蹈教学,专业舞蹈教学的目的是提升舞蹈尖子生软开度、技术技巧,而素质教育舞蹈的教学目的是以培养学生具备优美和健康的形体,以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审美能力为主。教师进行教学时,要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原则,逐步开展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感受舞蹈训练过程中身体的改变。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用律动的形式感受美、表现美,使欣赏、表演融为一体,既陶冶了情操,又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2],并在寓教于乐中,改善身体机能,提升舞蹈的各方面身体技能。
3.2 与各学科建立联系
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小学生全面发展。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可将舞蹈和不同的关联学科串联起来,让各学科知识在学生脑海中有联系,同时也丰富了舞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例如,在社会科学课程中,教师可以用舞蹈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领会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舞蹈,在舞蹈动作中感受各地区的习俗和风情,可带领学生根据不同群体、不同文化去理解舞蹈,感受不同群体的文化背景。
通过舞蹈的方式,与不同学科建立起联系,依照课程主题,灵活应用教学形式,让舞蹈教学与各科内容有机覆盖,增加学生理解能力,让学生全面掌握各科知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舞蹈是一种人文课程,不但可以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活跃学生的生活,调节学生心情[3]。舞蹈富有一定的趣味性,在舞蹈过程中,应注重与其他学科建立起互相的关联性,形成文化与艺术的教学闭环。
3.3 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舞蹈兴趣和审美意识
素质教育舞蹈教学着重于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不断发现学生优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长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发现舞蹈中的趣味,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素质教育舞蹈还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展开想象大胆创作。可见,素质教育舞蹈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小学生处在少年儿童时期,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在教学过程中,多使用与小学生特征契合的教学方法,以鼓励式的教育,使学生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根据不同的舞蹈训练,赋予小学生不同的角色,使她们充分开发肢体语言,释放天性,使小学生通过舞蹈,具备形体美、思想美的内外兼备的审美意识,理解美的概念,通过舞蹈感受到不同的文化魅力。
3.4 利用舞蹈调动学生学习文化课程积极性
小学生除了具备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好动、喜欢游戏的特点之外,自控能力也较差。要想让小学生把注意力长期集中在课堂上,就必须让学生主动把目光停留在课堂上。在素质教育舞蹈教学中,其互动性较强,通过开展舞蹈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可以尝试将舞蹈与文化课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素质舞蹈与文化课的联动式教学,既弥补了文化课程的抽象,也对素质教育舞蹈进行了发扬。舞蹈的学习与艺术修养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知识内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因此,学生不能够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4],可以利用舞蹈调动学生学习文化课程积极性。
3.5 素质教育舞蹈教学形式多样化
素质教育舞蹈教学中,教师还要让舞蹈活动形式多样化。在新型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教师将原本的口传身教式教学,逐步改为提高各方面素养的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注重技能练习[5]。素质教育舞蹈教学,使学生理解舞蹈,感受舞蹈。应以提升学生积极性为目的,展开多种方式进行普及化教育。例如,创办舞蹈社团,把非常热爱舞蹈的学生集中在一起,通过舞蹈社团的方式为学生讲授舞蹈知识、教授舞蹈动作,把舞蹈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使学生敢于表达自我,同时也使学生具备通过舞蹈的视角了解世界的能力。
4 结语
小学教师要正确认识素质教育舞蹈教学的重要性。适合小学学校推广的素质舞蹈教育,其目的是使小学生群体能够普遍提高对舞蹈的兴趣,认识舞蹈、感受舞蹈、欣赏舞蹈。教师要重视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的培养,积极与各学科建立联系,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塑造独立人格,让学生拥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更新,在让学生拥有明确的学习方向的前提下,形成生动和形象的教学模式,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舞蹈技能得到全面提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