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2021-11-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第二十四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7期
关键词:精卫教学活动创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第二十四小学 朱 婳

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主要途径。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还有部分教师没能有效地渗透德育,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挖掘丰富的德育资源,没有开展多样的德育活动。立足此现状,在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应用如下策略将德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

一、深入语文教材,挖掘德育资源

立足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教材编写人员将大量的德育因素融入到教材的方方面面。以阅读模块为例,教材编写人员选取了大量的具有人文价值的内容,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情感互动,受到良好熏陶。对此,笔者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以人文性内容为切入点,深入阅读文本,挖掘德育资源,夯实渗透德育的基础。

以《精卫填海》为例,这篇文章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在出游东海的时候,被淹死在东海中,变身为精卫鸟,于是用嘴巴衔取西山上的树枝、石子等投填东海的故事,赞扬了精卫不畏艰难、敢于抗争的精神。课程标准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提出了引导学生理解精卫精神,学做有恒心、有坚强意志品质的人的要求。立足于此,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笔者从文本中挖掘出精卫精神,将其作为德育点,在课堂上通过展现精卫的一言一行,使学生受到积极影响,与作者进行情感共鸣,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良好的精神品质。

二、立足语文课堂,开展德育活动

德育活动是将德育资源渗透于语文课堂的载体。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是要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的。所以,德育资源要与基础知识结合在一起。基于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会以基础知识为指导,多种方式创设教学活动,驱动学生体验、感知,使其自然而然地受到德育熏陶。

1.创设合作活动,发展能力

合作能力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必备的一种能力。不具备合作能力的人,在未来社会中会举步维艰。现在大部分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的过度呵护下表现出自私自利,对终身发展起到了消极影响。针对该情况,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创设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既能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发展合作能力。

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了解文本的创作背景是学生感知作者情感,受到德育熏陶的前提。基于此,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笔者先以小组形式为学生设计了合作探究任务,驱动学生进行合作交流,确定搜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并合作搜集多样的文本创作背景信息。在体验搜集、阅读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不仅可以对文本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还可以初步产生“落后就要挨打”的意识,为深入感知文本内涵做好准备。同时,通过合作交流,学生还会形成分享意识,为发展合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设情境活动,升华认知

道德认知是学生践行道德行为的基础,引导学生形成道德认知是教师将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在语文学科中引导学生塑造道德认知,离不开教材中的道德资源。认知是学生自主体验、感知的结果。所以,在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学生建立认知、升华认知的机会。教学实践证明,情境是学生自主体验,积累直接经验,建立学习认知的主要途径。

以《穷人》为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描述贫苦的渔民夫妇,在邻居去世之后义无反顾地收养邻居家孩子的故事,彰显了“穷人不穷”的理念。基于文本内容,为了使学生深入认知此理念,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创设了角色扮演活动,鼓励学生联系具体的文本内容,扮演妻子、丈夫角色,通过演绎语言、动作等,将妻子和丈夫身上的美好品质展现出来,借此让学生升华认知,深刻认知“穷人不穷”,同时为渔民夫妇的美好心灵所感染。此外,通过这样的体验活动,学生还可以获取阅读乐趣,锻炼阅读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总而言之,在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驱动下,深入到教材中挖掘德育资源,把握语文课堂,创设德育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德育熏陶,促进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精卫教学活动创设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创设未来
精卫的烦恼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诗词鉴赏论述题答题技巧实例分析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精卫与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