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师范学院体育专业社会实践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2021-11-24赵媛
赵媛
(南昌师范学院 江西南昌 330032)
社会实践是我国高校培养学生的教育活动之一,是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有利于专业知识水平、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1]。但当前社会实践模式存在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够、学校领导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足、社会实践的内容单一、社会实践管理考核体系不足等问题,该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要加强社会实践的指导、加强领导的重视程度、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建立完善的管理考核体系、建立新型的社会实践模式,为后期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2]。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库等网络平台查阅大量有关体育专业社会实践培养模式的文献,并梳理总结出目前体育专业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现阶段新型的培养模式,为该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 访谈法
通过对体育专业分管教学的领导、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进行访谈,了解目前他们对社会实践的认知、社会实践开展的内容及如何进行组织和管理等内容。
1.3 实验法
将2016级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分别设置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对照组,采用原有的社会实践模式,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作为实验组,采用与体育专业相结合的新型社会实践模式,最后通过就业率对比两组学生的情况。
1.4 数理统计法
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通过Excel软件统计学生的就业率。
2 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分析
2.1 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够
现阶段,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还不够,部分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就高枕无忧,对课程不重视,觉得能及格就行,甚至对社会实践内容更不重视;还有学生只注重文化课程,一味地追求奖学金和各种资格证考试,对社会实践课程花费的精力很少;还有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概念不清楚,学校没有组织安排过社会实践。
2.2 学校领导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足
调查发现,部分学校的社会实践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负责,与教学部门联系不大;还有一些高校投入到社会实践中的经费不足,没有能够运用到社会实践中的专项经费,这对社会实践的开展形成了障碍;还有部分高校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数量严重缺乏,甚至没有指导教师,并且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参加时间较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实践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学校认识的不足会使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无法满足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
2.3 社会实践的内容单一
对于体育专业来说,社会实践内容的选择对社会实践的效果影响十分明显,目前还有部分学校套用普通院校的社会实践内容,采用暑期社会实践、教育实习等组织形式,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没有与专业相关联,实践形式单一,内容缺乏创新性及专业性,并且还有部分学校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社会实践环境较差。
2.4 社会实践管理考核体系不足
调查发现,部分学校体育专业没有集体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部分学生为了完成社会实践报告,拿到学分,凭借个人的社会关系、同学关系、家庭关系等自行联系实践地点,导致学生缺乏系统性的社会实践,只为完成任务,致使学生得不到锻炼,这无法反映学生社会实践的整体情况,同时学校也无法监督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缺乏社会实践管理考核体系,不能真正地体现社会实践的价值。
3 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思路
3.1 加强社会实践的指导
教师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指导应包括正面教育、技能培训、组织管理、科学评价等方面,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应安排学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要对学生进行约束。教师应了解体育专业的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学习的技能与社会高度相契合,帮助学生就业。总之,在指导过程中,应遵循区别对待原则,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实践内容,从而找准自己的就业方向,提高学校就业率[3]。
3.2 加强领导的重视程度
体育包括各种运动项目,学生在应聘时,需要各个项目的技能作为支撑,这对于体育专业学生而言,社会实践的内容将更加多样化,不同专业所要实践锻炼的内容也不同,所以需要学校教学管理者对社会实践进行精心的组织和安排,提出明确的社会实践考核办法,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中,并将其列入学生的学分中,最终的考核成绩将被放入学生档案中。学校应将社会实践作为学生毕业的必修课,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让学生意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学校出台政策,保证社会实践实施的有效性[4]。
3.3 加大体育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对于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加强社会实践实习基地建设的意义在于,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期开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性、多样性和稳定性需要以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基石,这也是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的必由之路。实践基地的建设不应仅局限于利用校内资源,应充分整合各种资源,通过与校外的培训机构、事业单位、俱乐部等建立合作关系,由内到外地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学生实践平台,实践基地的建立将为学生带来多层次、多方面、多功能的实践机会,真正实现社会实践培养的价值。
3.4 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管理考核体系
要保证社会实践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管理考核体系,这样才能保证社会实践培养模式能够长期有效发展,让社会实践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让社会实践的功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让体育专业的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得到有效的锻炼[5]。
4 实践研究
该研究将社会实践的培养与体育专业相结合,利用本科生导师来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主要通过与学校联盟模式、与俱乐部联盟模式来进行实施。
与学校联盟模式,如运动竞赛,包括组织、编排等方面;教育包括培训和教学;交流有社会调研、企业、公司、讲座、电台等方面。与俱乐部联盟模式,如健身指导,包括社区体育指导、俱乐部指导、厂矿企业指导;经营管理包括俱乐部、运动器材、服装、体育赛事、经费等。
4.1 与学校联盟模式
与学校联盟模式是为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启发学生热爱教育工作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6]。社会实践时间为一周,具体内容包括现场教育见习、讲座、听课、实践。其中,讲座包括校园足球、班主任工作、成为优秀体育教师等;听课包括随堂听优秀的公开课、体育课、进班随堂听任何课程、了解班主任的具体工作等;实践包括上课、亲子趣味运动会等环节。社会实践具体内容如下。
周一,见习动员大会、体育示范课、分配校外指导教师;周二,《谈我校校园足球工作举措及成效》、体育示范课、随堂进社团听课(跟着校外指导教师);周三,随堂进班听课(跟着校外指导教师)、跑操观摩、新时代如何应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随堂听课(跟着校外指导教师)、拔河比赛、排球垫球比赛、跳绳比赛篮球友谊赛、随堂进社团听课(跟着校外指导教师);周四,《如何成为一名初中体育教师》趣味亲子运动会、随堂听课(跟着校外指导教师)、随堂进社团听课(跟着校外指导教师);周五,《班主任工作管理技巧》、随堂实践(跟着校外指导教师)、随堂实践(跟着校外指导教师)。
4.2 与俱乐部联盟模式
与俱乐部联盟模式要求专项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服务于社会体育赛事、培训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技术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参与比赛竞赛工作的能力,以及组织活动能力。
俱乐部大量职务都可以由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胜任,俱乐部是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需求较大的单位。因为俱乐部岗位是多元化的,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社会实践的岗位,如技术专业较强的学生可以从事教练工作、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组织赛事、交际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从事营销工作等,学生可以选择适合的岗位进行实践[7]。
在与俱乐部联盟进行实践之前,先由专业教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巩固,随后由带队教师对社会实践的岗位进行介绍,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然后进行岗位模拟实践。社会实践的计划由学校、俱乐部、学生三方面来完成,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与社会需求的差距,从而去完善,最后就业。
4.3 社会实践管理考核体系
在社会实践环节,南昌师范学院由教务处牵头,设计社会实践系统,学生需要将社会实践材料上传系统,由专门的教师进行审核,最后进行评分[8]。
4.4 2016级就业情况
2020 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学生就业压力更加严峻,但教育部强烈要求就业率不能低于70%。学校通过前期社会实践的铺垫,最终,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就业率为81.8%,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率为78.5%。
5 结语
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要转变观念,提高服务质量,重视社会实践对毕业生的重要性;大力扩宽社会实践渠道,选择多条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