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实现路径分析

2021-11-24李重言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5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专业化体育教师

李重言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体育学院 吉林四平 136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新时代对我国各领域的发展都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新时代背景必定酝酿出新的发展任务,也必定意味着传统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调整,需要提出新的思想,同时转换发展范式,进而提出各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策略[2]。高等教育作为科研与高级人才培养的一线单位则更应与时代接轨,紧跟时代步伐。高等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广大教师。因此,全面提高教师队伍自身专业化水平,保障教育质量,是新时代我国教育领域和社会发展的共同诉求。高校体育教师作为承载大学体育教育以及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主力军,承担着“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任务。厘清实现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内涵

专业化这一概念一直被学术界所使用,其含义大体可分为2个层面。一种侧重于过程含义,指一个普通职业通过长期发展后逐渐符合专业标准并成为一项不可替代的专门职业且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一种侧重于性质的含义,指一个职业的专门性和发展状态处于什么水平。此篇文章是在上述两种含义的基础上,来使用专业化这一概念的,但更偏向于第一种侧重于过程的含义。教师职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从教师资格证制度来看,其经历了从接受师范教育毕业后,国家统一为师范生颁发教师资格证到具备一定学历条件和专业条件的学生,必须经过国家统一考试合格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的过程,其资格准入程序已与其他专业性职业资格准入程序接轨;从体育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与经济报酬来看,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基本达到了较高的社会声望,受到了社会对这项职业的认可,并且具有可观的经济报酬;体育教师职业还像医生和律师等已经受到社会公认的专业性职业一样,为社会提供特有的、范围明确的专门服务;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对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体育教师职业具备自己完备的知识体系,不仅拥有成熟的教学内容,更具备特有的教学方法。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体育教师职业为专业性职业[3]。既然体育教师职业是具有专业性的职业,也就必然可以谈及体育教师专业化。体育教师专业化强调的是体育教师个体的职业成长和发展的历程。在职前依托专门体育院校或高校的体育院系,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专业系统培训后,习得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职期间,教师通过培训与体育教学实践逐步完善自我,最后成为一个良好体育教育专业工作者的成长过程。

2 新时代背景下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要求

2.1 承担立德树人的主要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落实好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根本使命。立德树人不仅关乎高校师生的道德品格、个人修养,还关乎我国教育发展、社会进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具备立德树人的职能。作为高校教师队伍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教师,必然承担着立德树人的职责及任务,高校体育教师要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承担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和道德习惯养成的任务,使得大学生能够得到身体和心灵全方位的发展。因此,高校想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高校学生的德育素养,高校体育教师应挖掘体育实践课当中的思政教育部分,把思政和德育内容贯穿到整个体育教学实践中,让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培养自身的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精神。立德树人关乎高校全体师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和我国教育的发展进步。因此,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体育教师专业化的首要要求。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挖掘体育“立德”的部分,不仅从技术和夺标上下功夫,更要从育人上取得满意的效果,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完人”,而不是空心人或边缘人。

2.2 适应高校教育改革需要

建设教育强国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新使命。若想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则必须坚持不断创新和重视科技发展。高等教育对推动创新发展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新时代的高校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人才,高校人才的培养从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专业知识教学转变成素质教育,教育目标从单一向综合迈进,讲求全民发展、和谐发展、健全发展。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则成为人才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使得大学生具备专业的运动技能和素养。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一线实施者,高校体育教师则应适应新时期、新要求,充分把握时代潮流,教学方式和思维方式应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体育教师在教育改革与创新上应做到如下要求:首先,高校体育教师应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并将其作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让学生能够把握自己的学习进度,提高自身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其次,在高校体育教师在职培养过程中,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授课能力,也应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既能搞教学,又能搞研究,教学与研究双管齐下,使其达到一专多能;最后,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授课效率,以此来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教好体育课和体育专业课是高校体育教师的本质任务,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示范、讲解、组织等基本能力。在课下,高校体育教师应养成及时总结授课经验和发现不足的好习惯,总结经验,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授课效率。因此,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应适应高校教育改革需要。

2.3 具有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意识

自我发展意愿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行动起点,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和保障[4]。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得益于能发现周围的矛盾和自身的不足,一切促进人前进的动力都来自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对自我身份的期望。教师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是促使个体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前提[5]。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源自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需求以及社会对教师角色与行为改进的期望、规范与要求。高校教师只有具备强烈的自主发展意识和强烈的自我发展责任感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和调动主观能动性。体育教师应积极顺应我国体育教育体制改革趋势,基于新时代特征,努力满足其现实要求,应以新时代新思想理念为导向,转变传统思想,强化自我专业化发展意识。新时代要求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还要具有自主发展、提升自我的意识。一般认为,专业发展意识包括角色认识、角色认同、专业自尊和自我调节4个方面。角色认识主要是高校体育教师对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体育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认识;角色认同主要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识、角色要求、自身定位、职业压力等方面;专业自尊主要包括专业目标、专业价值和专业地位等内容;自我调节主要包括目标设置、自我监控、自我效能感、自我评价以及结果期待。经过对各高校体育教师的询问与调查发现,高校体育教师专业自尊水平较高,自我调节水平相对较低。并且,高校体育教师已逐渐意识到自身与其他学科教师在科研和理论方面所存在的差距,意识到自主发展意识在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高校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为实现专业化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教师专业化,要求体育教师具备专业发展意识,在工作和实践中找差距、补短板,在整个体育教师职业生涯中做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3 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实现路径

3.1 加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和人格塑造

汉代思想家扬雄认为,“师者,人之模也,无德者无以为师”。从古至今,无不强调师德的重要性,合格的教师应德才兼备,“德”字当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高校教师为本。优秀的高校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而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6]。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高低是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因素,是课程思政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高校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尚未成熟的学生,影响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养成。2011年,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印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仅明确了高校教师职业规范,还对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师德修养提出了基本要求,对提升高校师德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高校教师资格证培训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为高师培训的必修课程。新时代,加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和人格塑造,高校和教师应做到如下几方面。首先,高校要为教师师德培育营造优良的环境。创建教师活动室,让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研讨和交流,促进教师自身师德水平的提升。创建对全体教师具有激励和导向性质的口号,并将口号在线上和线下进行宣传,使教师在隐性文化环境中得到思想道德的提升。其次,高校体育教师应自觉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牢记师者使命,潜心教书育人。

高校体育教师要德才兼备,业务能力和思想道德都应达到一定的高度。体育教师应尊重自己的身份和职业,以自身为典范去引导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另外,高校体育教师应善于挖掘体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素材,将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融合。例如,有些教师将“女排精神”引入课程中,充分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整个的体育教育教学中,发扬体育精神,塑造健康人格。最后,要完善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学校在充分听取高校教师合理意见的前提下,对将要建立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系统进行讨论、修改和宣传,建立一套内容客观合理、指标科学规范、操作简单可行的专业化高校职业道德标准,并根据时间的推移对该评价标准进行升级和改进。综上所述,只有通过高校和体育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加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和人格塑造的需要。

3.2 完善高校体育教师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

教师不仅要向书本学习、专家学习、同行学习,还应到实践中学、到工作中学,也带着问题学、主动学习、用好学习资源和改进学习方法,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7]。体育教师职业涉及体育科学和教育科学2 个学科的专业知识,职业表现形式为体育教学。因此,专业化的体育教师要从体育科学和教育科学2个领域下工夫,不仅要熟练掌握体育学科专业知识以及运动规律,也要知晓如何科学合理地将这些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广大学生。高校也要根据高校体育教师需求实际,抓住教育理论和专业实践的结合点,有些高校在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过程中,主要侧重于体育理论科研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体育教学实践的学习,往往培养出的高校体育教师与实际工作内容相脱节,在研究生3~7 年的学习过程中,本科所学的体育专业运动项目没有得到巩固,运动能力下降,在教学能力方面出现不会上课甚至无法做出标准示范动作的现象,值得教师去反思。虽然体育硕士、博士是培养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体育人才,但由于今后的就业方向大部分仍然是高校一线体育教师,因此,高校在体育硕士、博士培养上,要适当增加运动项目的实践课程并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安排教学观摩、见习、实习、教育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这些活动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在培养高校体育教师时还应引入案例教学法,提高教育实践课的综合教育效果,帮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在查阅近三年高校招聘体育教师的公告中可以发现,高校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一般都是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有些高校甚至对运动员等级有所要求。从高校对学历层次的要求方面来看,足以说明高校在对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时间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体育教师培养的内容,有利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

3.3 完善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系统

体育教师专业化是以完善、规范的体育教师教育体系为前提的。然而,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主要为被割裂的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培养系统所构成。职前教育系统主要由各体育学院或各高校的体育专业承担。在职的培训系统主要由学校继续教育机构和省级在职培训会议承担。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校教师专业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高等学校应重视教师在职教育,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为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一是采取多种途径,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分层、分类、分岗培训,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培训内容设置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要时刻更新,要注重紧跟时代步伐,增加受大学生欢迎的现代时尚体育项目,丰富高校体育教师运动基础知识和技能。要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多方面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把思想政治内容贯穿到整个培训中,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让教师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学习,让教师在工作中有归属感。二是制定合理有效的制度体系,包括严格的教师培训管理制度、教师培训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激励制度等。在物质、制度和管理上要以人为本,让高校体育教师感得到关怀和尊重。三是加强高校体育教师心理服务类培训,高校体育教师普遍工作强度较大,在上课过程当中需要做示范动作、组织学生练习等等,往往要承受一定的身体负荷强度,长期的身体负荷强度很容易转变为心理负担,产生职业倦怠。如果这种负担不能及时宣泄就容易导致一些心理疾病。高校应在在职培训上提供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的相应服务。可以聘请社区医院、心理咨询机构的专家学者为高校体育教师开展关于心理方面的讲座活动,提供有关挫折应对教育、人际沟通交往等方面的讲座内容,促进高校体育教师与学生和社会的沟通能力,让体育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加轻松,使得体育教师能够良好地兼顾自己的生活与工作,这样将会大大缓解高校体育教师的心理压力。综上所述,高校要完善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系统,为高校体育教师打造终身学习平台,实现一体化的高校体育教师教育体系。

4 结语

体育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人把“普通人”通过专业的、长期的培训和自我完善变成“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过程。新时代背景对高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承担立德树人职责、适应高校教育改革需要以及具有体育教师德树人职责、适应高校教育改革需要以及具有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等具有时代特征的要求。在新时代,高校应通过加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和人格塑造、完善高校体育教师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以及完善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系统等路径,实现体育教师专业化。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专业化体育教师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高校教师团队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研究——以南审国际贸易学专业团队为例
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改革问题与对策探讨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