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质测试的意义及策略
2021-11-24熊冲
熊冲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212)
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情况,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作为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工作及生活[1]。因此,在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课堂中,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对大学生体质的相关训练,从而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1 大学生体质测试的必要性分析
良好的体质是大学生健康学习以及生活的重要基础,也是当今时代实现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任务是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为社会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但如果缺乏锻炼,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对学习也会有一定的影响。而大学生体质测试的最终目的就是以测试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为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通过体质测试,学生能够意识到健康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性,而且为了能够在体质测试上达标,学生会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进行体育锻炼,实现从宿舍走向操场的目标[2]。拥有健康的体魄是迈向成功的重要基础,只有让学生懂得坚持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才能够增强体质,让身体更加健康。如今,缺乏运动的动力是学生不进行体育锻炼的比较重要的原因,而体质测试就给了学生一个锻炼的机会,虽然从某个方面来看,有应付“考试”的“嫌疑”,但是从整体上看,这也是最好的促使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方式。
2 大学生体质测试的重要意义
各高校开展大学生综合体能素质测试,对于贯彻落实当前国家有关法律和省级教育部门发布相关政策文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希望和重要力量,其身体素质的高低与社会建设“挂钩”,因此,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综合能力,一直是高校的重要办学目标,而大学生的综合体能锻炼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综合能力提升的组成部分之一。高校应积极开展大学生体能素质测试考评工作,通过高校体育学科测试成绩的综合考评,能够有效督促高校大学生自觉且积极开展各项课外体育健身活动,在体育运动和健身中,不断提高综合身体素质。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能够逐渐减少自我内向封闭的不良情绪,感受集体和整个团队的温暖,对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及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3]。
3 强化体质测试的方法
3.1 坚持循序渐进的体能训练原则
对于普通高校的青年大学生而言,他们很少有机会参加各种户外体育运动,也常常因为缺乏必要的户外体育锻炼,导致身体健康状态不佳,严重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对此,在普通高校体能训练中,教师一定要时刻切记不能操之过急,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坚持循序渐进的体能训练原则。在高校学生体育训练课堂上,合理要求、科学安排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并且合理调整体能训练课程的准备时间,确保课程能够发挥应有的效果。在进行身体力量、技术性和综合动作等内容的训练时,也必须坚持从少到多、从易到难的体能训练原则[4],让学生有足够的适应时间。长此以往,高校才能有效保障普通高校学生体能锻炼的有序健康发展。在实际体能训练中,教师还要保证体能训练的科学性与系统性,采用系统且科学的体能训练方法,既能保证体能训练活动的负荷,又能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如此一来,体能训练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此外,在高校体育课中,教师在组织每个学生自身体能训练时,还要特别注意,不仅要提高每个学生的某项身体素质,而且要保证每个学生各项综合机能的平衡协调发展。仅提高某项身体素质的方式,实际上是传统应试教育遗留的问题,教师没有明确体质测试的重要性,只是简单地将其作为体育考试,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作用不大。
3.2 注重综合锻炼
在开展普通高校体育课和大学生高校体能训练活动时,如何将高校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身体锻炼、运动综合技能等进行有效结合,是每一位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重点问题。对于学院而言,可以适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健身活动,增强自身体质。由于多数高校对于体育锻炼这方面的要求并不严格,导致学生养成了天天在宿舍躺着的不良习惯,学生不愿意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必然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学院管理者在必要时可以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如让学生用手机跑步软件定期进行打卡、在操场的固定地点进行刷脸等,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二级学院必须出台相关政策[5],督促大学生进行体育训练。
关于广大高校学生体能训练是否科学的问题,其关键是如何实现高校学生整体个性特点和学生身体锻炼技能的有机结合。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二级学院管理者在制订高校体能教学训练方案时,必须对学生的整体个性特点进行综合考虑。针对高校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个性化的体能训练方法,如此才能有效保证高校学生根据个体特点进行训练,实现整体体能水平的快速、稳步提高。另外,还要对学院学生的自身客观情况特点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从中找出并选择良好的体能契合点,在加强整体体能训练的基础上,对高校学生进行各种个性化综合体能训练指导,以此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体能训练水平。
3.3 体育教师的教学需要循序渐进
从体育运动体能训练学的角度看,在我国普通高校进行的学生体能训练中,要及时消除高校学生在体能训练中可能产生的疲劳,从而达到不断提高高校学生自身机体恢复能力的目的。在身体训练活动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准确判断全体学生的疲劳程度,如此一来,才能有效保证全体学生的适时机体恢复,由于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所要面对的身体训练对象往往是学校全体学生,这个群体数量庞大,教师不能够逐一对学生进行观察及分析。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外部环境观察、学生的自我感觉的相关调查等进行准确判断,并以此为依据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调整。
3.4 学院管理者要加强测试前的宣传与动员
在进行体质测试以前,相关学院组织人员应该加强宣传的力度。部分学生可能会由于体力等各方面的原因,对体质测试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6]。针对这一问题,学院管理人员应该明确学生参加考试的动机,做好宣传工作,以此缓解学生测试前的心理压力。让学生充分理解体质测试的必要性以及学校对于体质测试的相关要求。除此以外,在进行体质测试前,让学生提前熟悉测试流程是十分必要的,测试流程应该合理准确,安排得当。让学生提前了解体质测试的内容、具体要求以及如何参加体质测试是学院相关管理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对于体质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情况,学校管理者应提前制订应急预案,一旦情况发生,要及时反馈问题并且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办法。
其次,学院还需要加强对有关人员的专业培训。学校的体质测试一般都是体育老师负责,但是由于人手不够,也会临时招募一些学生去辅助教师。为了让体质测试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加强对相关负责人员的培训,让他们对于自己负责的部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能徇私舞弊,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考生。这项工作的进行是十分有意义的,只有加强各个部门的责任意识与职业道德精神,才能提高体质测试的实际工作效率,才能让体质测试工作顺利进行。当然,学院管理者也应该重视各地区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合作交流和协调,落实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业务主体管理责任,落实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相关职责。明确人员的具体管理工作,避免出现与各部门的具体业务管理职责相冲突的情况,保证体质健康和体能检查各管理业务正常进行。二级学院管理部门可以在整个过程中加强巡查和监督各部分工作的全过程。由于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因人而异,因此学校医务室应该积极做好学生医疗保障和健康管理工作,对于突发情况,医务室相关人员应该第一时间给予专业的帮助。
3.5 提高测试中工作人员及学生的执行力
众所周知,健康的身体状况是进行日常生活的重要保障。如果学生自身不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这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体质和健康测试的合格与否,还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因此,学校进行体质测试的目标,更重要的是为了督促学生自己进行体育锻炼,让他们从内心开始重视体育活动,拥有健康的身体。在进行体质测试前,相关教师应该多注意学生的各项指标,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计划。比如,室内体测和室外体测不应该同一天进行,否则对于女生而言,做完仰卧起坐,有的人可能就没有力气再跑800m了,对于男生亦是如此。正确合理地安排体质测试的项目和时间,学校才能最终取得良好的体质测试工作成绩。学院管理者应该对测试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监督,不仅要对测量仪器的测量精度等一般性质进行监督,还要监督体质测试过程中具体的实施情况。对于一些违规情况,要进行通报批评。
4 结语
综上所述,体质健康测试是新时代战略结构的一种教育方式。体质测试不仅是规定和强制措施,也是教育手段和方式。二级学院管理者应该鼓励学生走出宿舍,加强体育锻炼。在这个过程中,体质测试的存在加强了对学生的督促性。高校加强在实际测试中规范体质健康测试的各操作步骤、监督和对测试后数据的管理,才能根据所得的数据对学生的健康状况有更全面、科学的了解。要明确进行体质测试的目的,这更多是为了改善学生的体质,督促他们积极锻炼身体。以后,体质测试项目可能会增加,并不断被完善,这就需要所有人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