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完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有效路径研究
2021-11-24郭蓉
郭蓉
(南昌水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南昌 330025)
一、引言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是促进员工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径,对企业发展的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人力资源培训是企业管理的重点环节,是推动企业稳定发展的核心手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发展模式、面临的环境以及产业结构等都有差异,对管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等的需求不同。因此,企业需要依据新时期的市场变化,对自身发展和管理的实际需求进行梳理,对人力资源培训体系进行开发和创新。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培训过程中,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人才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员工主动参与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二、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意义
(一)全面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
企业通过对培训模式的创新,能够更好地帮助员工适应社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在发展的变化,也能够为企业的运营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1]。
(二)保障人才梯队的建设,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完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对培训活动进行创新和开发,是企业储备人才、拓展发展模式的核心路径。通过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引进,可以使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战略更加明晰,从思想层面上增强认识,提高员工的归属感,从而建立起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价值观和发展观,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三)合理配置人才,实现企业人才资源的整合
现代化企业的部门结构具有复杂性,给人力资源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加强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建设,能够有效对企业的人才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适应企业转型发展的需求,有效地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具体工作——以供水行业为例
(一)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培训
安全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各项工作的基础,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价值的创造具有直接的关联。依据供水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方案,结合实际的经营状况,定期组织针对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组织员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省水利系统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水库供水工程保护管理办法》《供水有限公司供水事故应急抢险预案》等文件,不仅要求相关人员掌握国家制定的政策文件,具备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还要以企业实际情况为依据,进一步了解污染防护、工程项目管理、供水事故预防等关键业务技能,使得企业的上下层员工能够在供水安全管理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2]。
(二)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
企业不但要对技术进行研发和创新,还要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型。领导者的素质对于企业运作的效率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职工培训计划中要安排基层干部参加企业领导人员培训,加强对水利经营管理的学习,借鉴其他企业的管理方案和经营模式,认真学习国家有关的政策和规章制度,通过外地学习和考察增强认识,促进企业领导者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加强对行政人员的培训
部门之间的有效协作能够使企业成为一个高效稳定的整体,为了有效传达企业的工作方案,对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进行合理协调,企业要定期安排行政人员参加市水利部门组织的公文写作培训,使行政人员对公文写作的程序和格式有深入了解,掌握公文写作的有关知识,提高行政人员处理公文和写作公文的质量和效率,促进部门之间更好地协作。
(四)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
企业技术人员的能力与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紧密的关系,其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是促进企业竞争力提高和保证安全运营的重要因素。例如某供水企业以技术人员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培训计划。在2020年5月,供水公司安排其工程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参与该市水利单位工作队组织的工程测量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静态GPS、动态GPS、全站仪理论培训。同年6月,该公司又安排工程管理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工程autocad制图,了解制图的基本特征、绘制方法和计算方法等,不断增强技术人员制图工作的规范性。同年7月,该公司又安排计划调度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当地水利局的水量计量、水量调度等。同年10月,基于人力资源培训计划,该公司再次组织工程管理人员参与该市水利局组织的安全管理培训,主要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和工程运行等进行培训。通过以上培训,有效确保了公司运行的安全性和提高了公司运行的效率。
四、企业完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路径
(一)创新人力资源培训理念
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定期组织对员工的专项培训,将人才培养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柔性化的管理,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员工,给予他们学习和晋升的通道,鼓励员工积极创新,实现个性化发展。管理人员要对员工的生活多加关注,建立人性化的培训环境,增强员工的归属感[3]。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培训创新的重要性,通过科学的手段转变员工的观念,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培训当中,从而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促进培训效用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二)了解员工的学习需求
在人力资源培训过程中,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促进员工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企业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对员工的职业规划、家庭状况等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从而制定出科学的培训方案,包括目标设定、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等,对培训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偏差进行分析,对有关问题进行总结,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促进培训体系的完善[4]。在培训过程中,要加入与员工工作存在密切关联的内容,以实际面临的问题为切入点,帮助员工制定解决方案,从而使员工了解自身的短板,弥补工作中暴露的不足。同时,企业要对市场未来的变化进行科学预测,保证培训内容具有前瞻性,对员工的培训需求进行深层次的发掘,促进培训体系的创新和优化。此外,员工要增强自我学习意识,深刻理解人力资源培训的作用,对企业的发展前景有全面的认识,掌握企业的发展历史,在人力资源培训的具体案例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
(三)改变培训方法
在编制培训计划时,需要科学设定课程内容,结合员工的实际需求,对教学手段进行完善。当前企业使用较多的培训方式主要有远程培训、在职教育、脱产培训等,其中使用频次最多的是脱产培训和在职培训。为了使培训不会对员工的日常工作造成影响,需要提前编制培训计划。企业明确培训模式以后,通过有效的筛选方法选择教学技术和培训手段[5],主要有三种科学的培训方法。
一是工作教练法。该种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保证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并对有关的标准进行明确和规范,从而保证培训手段效用的发挥。为了积极落实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企业要积极对员工技能进行培训,通过以工代训模式提高工作效率。针对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可以以工代训,还能够领取一定的培训补贴,在保证岗位人员稳定的同时,还可以满足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二是视听辅助培训。在人力资源培训过程中,要加强对多媒体等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培训效率。培训人员可以结合员工的一般资料选择教育内容,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三是商业博弈。这一方法相较于传统机械化、流程化的培训方法,是一种更加先进的培训方法,通过不同小组员工之间的竞争和对抗,促进员工操作能力的提高。
(四)制定培训流程
首先,要对培训的需求进行调查,结合企业各部门实际的运行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其次,要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企业培训管理部门要对各个部门的培训需求进行整理和汇总,依据“统筹安排、系统主导、分类开展”的原则,对所有需求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出科学的培训方案,提交给领导层进行审核,对计划中的不足加以优化,并下达到各个部门进行落实。再次,各个部门要严格按照培训管理体系的要求落实相关工作,针对从业人员开展安全知识的培训,确保员工履行岗位责任过程的安全性。要针对员工素质进行分层次、分系统和分专业的培训,对他们的业务技能、经营管理知识等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最后,要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体系。企业要加强对培训考核结果的重视,制定出与培训完成情况和费用相匹配的制度。不但要对参加培训的员工进行考核,还要加强对培训人员的考核,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让员工对培训人员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并依据结果进行奖励。对于考核不达标的培训人员和课程进行调整。
(五)完善培训机制和运行方法
企业培训机制和方法的完善主要针对以下三类人员开展。一是管理人员。要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需求,以党的发展理念为指导,将培训体系和思想理念有效结合,通过积分制考核、军训等方法,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二是技术人员。企业要结合自身的业务发展需求,将科学技术与改革创新理念引入企业培训体系当中,通过专项培训、前沿技术讲座等方式,促进技术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三是操作人员。对于操作人员的培训主要的方法是操作实践,企业要对高技能人才进行培训,通过岗位练兵、实操实练、技能比武等方法,促进操作人员工作能力的提高。同时,企业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对培训方法的创新和培训内容的优化使得培训更加具有针对性,加强对模拟、案例等方法的使用,增强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六)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企业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彰显企业的特点和综合实力。企业文化是企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也是企业的外在形象。企业应在不断提高员工凝聚力的基础上,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并对产品以及其他形象进行优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目标的实现。在开展文化氛围营造工作时,要加强对员工的宣传和教育,使他们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有深入的了解。在人力资源培训过程中,要通过文化载体向员工宣贯企业文化,利用知识竞赛等方法,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各项企业活动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要在办公区域设置宣传栏、文化牌等,建立阅读室、活动中心等,为员工的学习提供场所,在企业内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实现对员工潜移默化的影响。
(七)建立激励机制与协调机制
第一,建立培训激励机制。当前,许多员工在参与人力资源培训活动时缺乏积极性,影响了培训工作的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要对培训工作的各个流程进行优化,建立配套的奖惩制度,通过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等方法,增强员工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在企业政策和薪资待遇方面,要向人才队伍倾斜,促进人才工资待遇的提高,帮助他们解决住房等问题,为员工提供后勤保障。同时,要通过处罚机制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约束,以免员工对培训缺乏重视造成培训环境的恶化。只有通过有效的培训激励机制,才能增强员工参与培训的主动性。所以,企业要对培训计划进行设计和完善,为绩效考核提供便利。通过奖金、分红、绩效工资等方式,结合员工的实际需求,给予针对性的奖励。分工奖励模式的应用需要保证员工和管理人员处于同一工程项目中,假如绩效超过预先设定的目标,可以享受到奖金激励。通过分红可以有效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从而推动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第二,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企业开展人力资源培训不仅仅是某个部门的职责,而是需要企业所有员工和部门的参与。在对各个部门的协作机制进行优化的过程中,要保证各个部门能有效应用机制,实现部门之间权利和责任的有效划分,使员工树立全局管控意识,通过培训更好地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同时,企业要加强企业领导与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使领导者可以及时掌握员工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难题,从而推动企业各个部门的健康发展,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五、结语
企业要深刻认识完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重要意义,规避传统培训随意性的问题,对培训的原则进行分析。依据企业当前的战略规划以及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人力资源培训计划,加强对各种有效手段的应用,从而将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保证人力资源培训效用的充分发挥。在对培训方式进行创新的同时,要建立配套的激励机制,提高人力资源的培训层次,推动企业人力资源质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