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2021-11-24张果
张 果
(中共平顶山市委党校,平顶山 467021)
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新起点做出的战略决策。一直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九大之后,党中央本着让广大农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宗旨,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进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来抓。高质量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当前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几种模式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开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部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基层已经发挥支柱作用,在树立基层组织权威、改善村容村貌和凝聚民心方面成效显著。综合分析当前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有力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基层党支部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动作用。基层党支部通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座谈动员党员干部认可集体经济,再动员支部委员带头集资筹建产业,以自身实例吸引村民积极参与,从而带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部分农村通过设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来发展集体经济。村基层组织牵头谋划,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包括人员构成、拥有的资源类型等对集体共有资产进行合理的量化分配和股权的适当设置。在此基础上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并将合作社推入市场参与竞争,从而提升集体资产的产值增加,起到既发展集体经济又使群众享受发展红利的目的。
三是把土地作为要素进行统一管理。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村基层组织作为代理人对村里土地进行统一管理,按照科学规划进行土地流转。村级组织向村民发放土地使用费用,而土地使用方则向村级组织支付土地使用费用,土地使用方与村民不发生关于土地使用的费用关系。部分农村采用此种办法,对土地要素进行集约化经营,以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
四是因地制宜挖掘本地资源。资源变资产,是集体经济发展的题中之义。把土地作为要素进入流转属于挖掘本地资源,利用自然风光发展乡旅同样是挖掘本地资源,而利用古村落、名人故居等历史遗迹遗址和特色手工艺传承来打造特色小镇同样是挖掘本地资源。如今有部分村级集体在挖掘本地资源后,使其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
二、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一)思路狭隘僵化
部分农村受客观因素制约,在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上存在狭隘僵化的问题。首先,部分基层干部对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认识存在偏差。在大多数农村地区,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对于发展集体经济没有形成正确的主观认识和正确的发展理念,面对新型集体经济,他们理不清发展思路,对发展集体经济的精神理解不够或者理解错误,无法树立正确的目标,导致无法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策略,所以在发展高质量集体经济时常陷入不知所措的局面。其次,部分基层干部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思路狭隘僵化。对于国家相应的政策扶持存在“等、帮、靠、要”等消极思想,不主动谋求出路、不主动改革创新,一味因循守旧、维持原状、故步自封。另有部分基层干部能力不足又不主动学习改进,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时照搬教条,死守条文规定,不思改变。
(二)所需各类专业人才发展资金严重不足
目前,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和发展资金不足是制约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共性问题。首先是城市化、城镇化的进程使得农村各类人才不足,新型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更是匮乏。基层组织和村委会成员整体上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对集体经济的发展形不成科学的思路,更没有先进的管理经验。而受教育、就业等民生短板影响,青壮年流失现象严重,农村难以吸引年轻的知识型、技能型专业人才回笼,从而形成“本地人才不愿留,外地人才引不来”的尴尬局面,导致高质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所需的人才严重匮乏。其次是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虽然现在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有了收益,但是基础薄弱、收益有限。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大多依赖租赁,因为租赁没有任何的技术附加,所以收入不高,导致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吸引力不足。最后是在一些距离城区较远的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支撑力不足,一些产业发展“先天不足”,由此导致集体经济发展缺少有力抓手,稳健度偏低,可持续经营存在难以维续的现象。
(三)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和发展环境不好
收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教育、卫生等民生短板是集体经济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是造成村民参与发展集体经济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因素。虽然近年来部分农村成立的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组织为村级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表率,但其作为发展新型集体经济重要载体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目前,相当一部分人对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持观望态度,参与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另外,发展环境也不是很好,部分地区存在因村民缺少行使权力的机会,不能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有效监督,部分村委班子成员因自身能力不强导致对管理力不从心,部分农村集体经济因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而导致账目混乱、经费开支模糊等问题。
三、高质量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一)发挥因村制宜优势,创新发展模式
一是要注重顶层设计,做好发展规划。当地基层政府要依据国家总体规划,立足高站位,梳理发展优势,打造主导产业群,以规模优势创造市场竞争优势。首先,借力外部智囊团,统筹分析辖区资源,依托优势生产要素,规划整体布局,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指明方向、探明路径。组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振兴专项小组”,完成村级集体资源分析报告,分析资源优势,清晰整体产业发展方向,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领航。其次,摸清基层情况,立足村集体现状,综合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发展途径,发挥特长。例如,资源型乡村做资源文章,实体经济发展之路可以走大棚种植业、手工业等,也可立足文化走文旅产业发展之路。
二是要挖掘地方特色,打造区域品牌。首先,归并合拢当地大型农业产业、生态环境资源、名人故居等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将打造好的乡村特色农副产品发扬光大,对传统的手工艺品等进行深度设计、包装,使之转化为市场商品、旅游商品、文创礼品加以推广,挖掘其潜在的附加值。其次,促进乡村的产业发展从“生产”走向“营销”的步伐,在“渠道”中提升“产品”的内在价值,多发展“优质”“优价”相结合的产品。同时,多措并举建立农产品的“区域公共品牌”,可以通过发展“农产品+”提升产品知名度。例如,可通过“农产品+可视农业”“农产品+网络直播”“农产品+电商”“农产品+微商”“农产品+餐饮”等多种途径,把农产品打造成“名人效应”,通过这些措施把口碑立起来,闯出一片天地。
(二)多措并举培育人才,吸引社会资本
一要多措并举培育人才。首先,制定、启动基层干部队伍“双向流通互动”的工作机制,尤其是要注意选派一些优秀的热爱农村的人才到基础岗位任职。基层党委应注意通过组织学习、培训等手段不断提升乡村干部及工作者熟悉市场经济规律,从而起到带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领。其次,大力培养乡土人才,落实我市培育“土专家”“田秀才”和农村电商人才等措施,通过挑选部分村干部、后备干部、本村的种养能手、外出返乡的创业人员进行业务技能、致富技能、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来培育一批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才。再次,培养新式农民、重视乡贤作用发挥、打造宜居乡村、吸引新一代年轻人投身乡村振兴,是高质量发展集体经济的本意所在。目前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实施“大学生、在外能人、机关干部、大企业家”回归的“四回”工程,成效显著。最后,激活“银发乡贤”资源,鼓励银发乡贤为乡村建设献计献策,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发展中来。
二要拓宽渠道筹措资金。首先,设置专项资金,制定周期规划。应设置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制定详细的扶持规划。有关部门应就各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与村里进行反复沟通、反复论证。在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上,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注重加大政策倾斜与金融支持力度,保证其在发展进程中不至因“缺血”陷入困境。其次,重视吸收社会资本。通过向金融部门抵押贷款、吸纳社会团体和民间个人投资入股等途径,撬动更多金融资金、民间投资、社会资本投向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动力。
(三)坚持问计于民,提高监督管理
一要强化为民宗旨,转变工作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基层党委有责任教育引导基层领导干部,尤其是村干部调整心态、摆正位置,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是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群众是党的执政根基,是党的力量源泉,是党的坚实后盾。基层领导干部一定要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走进群众,听懂群众呼声,回应群众诉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切实围绕群众开展工作。
二要规范运行机制,加强监督管理。要加大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管力度,安排相关领导小组深入农村基层,对集体资产进行专项审查。乡镇需安排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对各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创收等方面进行认真审核,应深入了解各村镇集体资产的具体收支情况,掌握各村级集体资产的收入底数,把提取使用纳入监管,及时补充完善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