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农村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社区护理需求调查
2021-11-23曹梦洁厚爱龙巩文欢郭金晶
曹梦洁,李 芳,厚爱龙,巩文欢,郭金晶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73000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老年人的社区护理服务需求问题受到社会和政府的重视。截至2017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已达到2.5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1%。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预测,该人口数至2025年将突破3亿人[1-2]。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衰退和抗病能力减弱,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全人群的4.2倍,人均患有2种或3种疾病。慢性病的高发病率导致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显著下降。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6.6%,完善慢性病防治体系已刻不容缓[3-5]。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满足农村老年人慢性病的社区护理需求能够有效提高农村老年人慢性病防治素养,提升老年人生存质量、缓解家庭经济负担,有利于建立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本研究旨在调查甘肃省平凉市农村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社区护理需求现况,为开展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10月—2020年4月对平凉市静宁县、泾川县、庄浪县的305名农村老年人进行社区、入户随访问卷调查。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意识清楚者;③说明研究目的后,愿意配合本研究者。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者;②有明显记忆与智能损害者;③明显听力障碍、语言沟通障碍者;④不愿配合调查者。调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结合文献分析、理论研究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老年人慢性病及社区护理需求调查表,问卷信度为0.85,内容效度为0.93。问卷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包括老年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来源、家庭人均月收入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第二部分为老年慢性病病人疾病相关情况,包括慢性病种类、就医原因、自觉健康状况、治疗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第三部分为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情况,包括是否每年参加全面的健康体检、是否去社区卫生服务站检查身体、是否需要定期健康指导、希望通过何种方式进行健康指导、希望通过何种渠道获得预防保健知识、是否有定期体检需求、是否有上门诊疗服务需求。
1.2.2 调查方法
调查前对调查者进行系统培训,合格后采用面对面调查方式收集资料。若老年人因自身躯体或文化程度限制无法独立完成问卷,由调查员读题,让调查对象做出自评;对于能理解问卷内容,并有能力自行作答的老年人,采取现场发放问卷,由调查对象独立填写。质量监控员实时审核调查问卷,如有疑问当场询问核实、查缺补漏,以保证问卷质量。共发放问卷305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为98.36%。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性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描述。
2 结果
2.1 平凉市农村地区老年人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平凉市农村地区老年人一般资料(n=300)
2.2 平凉市农村地区老年慢性病病人疾病相关情况(见表2)
表2 平凉市农村地区老年慢性病病人疾病相关情况 (n=220)
2.3 平凉市农村地区老年病人社区护理需求情况(见表3)
表3 平凉市农村地区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情况 (n=300)
3 讨论
3.1 平凉市农村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
平凉市农村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3.33%,高于2013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6]的全国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65.60%)。表明平凉市农村地区接近3/4的老年病将带病生存,生存质量较差。从患病种类分析,平凉市农村地区老年慢性病人患病率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肠胃炎,与全国调查的结果不同(高血压、糖尿病、椎间盘疾病)[7]。其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居于首位,与白洋等[8]的调查结果一致,可能与超重肥胖、高盐饮食及过量饮酒等危险因素有关。据统计,我国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例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1%,约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病人死亡原因与高血压有关[9]。因此,对平凉市农村地区老年人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控制慢性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1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加强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开展送医下乡、免费体检等活动,提高老年人对高血压的认识。此外,平凉市农村地区老年人慢性肠胃炎的患病率有所增加,可能与当地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有关。平凉市农村地区老年人习惯吃面食,少食新鲜蔬菜、水果,喜爱吃腌制食品,饮水较少,饮食结构不合理,容易导致肠胃疾病多发。当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在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的同时,加强合理饮食的健康教育。营养均衡是健康的物质基础,合理饮食能够为机体提供能量来源,增强老年人抵抗力,减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是保障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前提。
3.2 平凉市农村地区社区护理服务水平与老年人的社区护理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平凉市农村地区75%的老年人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以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为子女赡养费。老年人会因考虑子女经济负担和工作压力,减少依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医疗护理的需求[11]。提示医保部门可适当将医保报销政策向农村地区贫困老年慢性病人群倾斜,确保农村老年慢性病人群医疗卫生服务的支付能力。当地政府可采取相应措施,加大社区健康相关服务的投入力度,规范和质控护理的服务资质、服务范围、操作流程和收费标准,组织卫生服务机构定期开展防治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包括健康咨询、免费体检及用药指导等个体化服务,促进护理服务安全、规范、科学、健康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对慢性病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落实并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并加强签约服务技术设备支持、信息化平台建设,促进慢性病管理精准化[12]。
据调查,平凉市农村地区老年人每年参加全面健康体检的人数(49.33%)和没有参加体检的人数(50.67%)占比相当。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年要为65岁以上居民免费提供至少1次体检服务。但在本研究中,80%的老年人很少或没有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体检,可能与免费体检政策缺乏有效传播,且老年人担心上当受骗,心存疑虑有关。相关部门可采用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将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有研究表明,平凉市农村地区老年人需要健康指导的人数占89.33%,多数老年人希望能够定期体检或上门进行诊疗服务。平凉市农村地区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为高血压和糖尿病,此类病人需要长期监测血压及血糖情况。因此,疾病的相关健康教育尤为重要。目前,农村以老年人和留守儿童为主,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影响其对知识的获取。老年人获取知识的途径少,且适合自身特点的方式少,对知识获取不足[10]。调查发现,患病年限高的老年慢性病病人医疗费用支出较高,经济负担较重,倾向于选择费用较低的社区护理[4]。因此,多数老年人更倾向于综合的护理照料。当地社区工作人员应重点关注高龄、文化程度低、患病年限高的老年慢性病病人的需求,为其提供个体化的社区护理服务[13]。在推进健康促进的工作中,卫生服务机构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采取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活动形式,如利用入户教育、健康知识巡讲、科普视频等方式对老年人宣传疾病预防、治疗和护理的相关知识,让老年人及时、全面地了解慢性病防控知识。老年人对日常健康状况比较关注,可开展老年人服务热线,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等项目,提高农村老年人对慢性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当地卫生服务机构可采用语言、文字、形象化、案例、同伴等教育方法进行社区健康教育[14],增强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养,督促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4 小结
综上所述,甘肃省平凉市农村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应根据老年人健康需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提高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防治教育,构建防治养一体化的农村老年人健康卫生服务体系。同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展多层次、专业化、精准化的社区老年人照护服务,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积极做好慢性病的管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改善健康结局,实现健康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