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特色小镇复兴策略
——以嵩口古镇为例
2021-11-23许晶
许 晶
(福建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1]33,为解决中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难题开出了一剂良方。特色小镇作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是直面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组织形态,是经济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关键节点。2015年以来,中国掀起了建设特色小镇的热潮,各地纷纷依托优势资源,致力于打好“小镇牌”。拥有近千年历史的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嵩口古镇,成功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立足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自然禀赋,嵩口古镇在传承与创新的交融中不断自我革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暴露了一些短板。主动、精准、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特色小镇更应顺势而为。
二、特色小镇建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互动
哈佛大学彼特教授在其著作《国家的竞争力》中就提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常常不取决于那些宏观的指标,而决定于那些地理上不起眼的“马赛克”。这些“马赛克”实际上就是特色小镇。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的特色小镇,以其产业上“特而精”、功能上“聚而强”、形态上“小而美”,机制上“新而活”的集聚优势直面经济结构转化和动力转化的现实难题,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一)以质量变革升级新载体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过多地依靠刺激需求来实现经济增长,诸多问题浮出水面,如产能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供给低效等。特色小镇的提出是对当前发展困境的一个解构,其牢牢把握特色深度和广度两大维度,以质量变革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载体。学界一般认为,特色小镇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的小城镇建设实践探索[2]。这种仰赖产业优势的小城镇建设更注重行政地域概念,曾一度为增强村镇经济实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种乡镇经济自发形成的经济形态难以整合维持稳健有效的资源,逐渐陷入发展乏力期。当前所提及的特色小镇,仇保兴[3]将其分为三种范式,归纳来讲就是改造式特色小镇、植入式特色小镇、升级式特色小镇,这三种范式涉及特色元素的重构、弥补或是升级,实际上都在强调把质量摆在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位置。特色小镇不应满足于低端和低品质的富余供给,而是谋求一种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优质供给,以高品质、高信誉、高体验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差异性消费需求,同时努力实现公共服务从“拥有”到“高质量拥有”,真正迈入城乡融合,宜居宜业。这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的供需错配、供给低效无效相辅相成,均旨在以高质量供给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
(二)以效率变革释放供新活力
此前,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特色小镇的培育、申报和建设。在社会媒体铺天盖地报道的渲染下,各地特色小镇的项目规划、运营与升级一时风起云涌。然而,轰轰烈烈的“小镇热”某种程度上发生了偏离,有的仅仅依葫芦画瓢,即通过简单的复制、照搬以博取眼球。有的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演化成“房产小镇”,与特色小镇的初衷背道而驰。究竟特色小镇的灵魂在哪里?特色小镇的灵魂就是特色产业,特色的彰显关键靠产业支撑[4]。现代产业体系的打造不能脱离效率变革的要义,一方面,特色小镇本身作为一种创新的高效型供给,要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个矛盾出发寻找问题,摆脱传统产业布局雷同的现象,以人才、知识、信息投入盘活全局,增强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形成生产力发展的新结构;另一方面,特色小镇建设旨在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将特定区域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企业、中介组织、科研机构等行为主体紧密聚合,以“滚雪球”式的集聚效应推动自我强化、良性循环与繁衍生长。这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以效率变革释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活力的有益尝试,也是与经济发展五大理念相辅相成的适应性变革。
(三)以动力变革集成新动能
特色小镇等于是一个好的城镇或产业网络节点,要和外界强联接,多种强联接会使它产生某种“反磁力”[3]。“反磁力”的生成靠的是多方主体强联接下能量的聚焦和放大,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是特色小镇开启发展新引擎的关键一招。由此看来,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也不是产业园区、行政平台,而是产业发展载体,也是协同共赢的企业社区,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区域新发展的创新创业空间[5]。对政府而言,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多层次履职,包括理念供给、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扶持和创新制度供给等。对市场主体而言,充分释放要素动能,同时对外形成强大的吸附力,聚合高端资源要素,强化空间联动效应,这些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是完全契合的。浙江省各级政府在探索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主动有为”间有机统一方面所做的努力就是很好的例子,改造式特色小镇、植入式特色小镇、升级式特色小镇的发展逻辑实现了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根本转向,特色小镇的动力本质遂发生了转变。特色小镇作为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的重要一招,是政府聚焦市场内生动力拓展新空间的有益探索,有助于集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这样一来,新常态下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的碰撞在特色小镇这个高频词上找到了落脚点。
三、特色小镇建设的嵩口成效、基础差距与现实困境
特色小镇倡导产业布局升级同绿色人文宜居并重,在浙江取得显著成效并得到中央肯定和总结推广。2016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培育1 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福建作为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省份,不仅拥有优良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人文和旅游资源,且作为海峡两岸的核心纽带,在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2016年6月福建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通过3~5年的培育创建,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创业创新活力迸发、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融合的特色小镇。2016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首批127个特色小镇名单,福州市永泰县嵩口镇成功入选。
(一)特色小镇建设的嵩口成效
嵩口镇位于福州市永泰县的西南部,辖区面积257平方公里,人口3.2万,景色宜人,人文荟萃。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国家级生态镇等众多荣誉。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走遍中国》栏目、《记住乡愁》栏目以及《光明日报》先后对嵩口古镇进行了专题报道。2014年起,嵩口古镇采用“节点改造、针灸疗法、渐进推进”的方法,着力围绕“古建修复、新旧融合、本土工艺、在地风格、环境提升、业态培植”六个层面“慢打造”古镇,坚持保护和开发双管齐下,成效斐然。嵩口模式下特色小镇建设有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顶层规划引领古镇定位
相较于部分地方政府盲目跟风上马特色小镇项目负面案例,嵩口古镇始终坚持突出古镇“慢”节奏,有计划、有秩序地推进古镇保护开发,致力于打造一个吸引游客寻找乡村印记的旅游休闲小镇,实现古镇建设与自然环境、村镇生活、历史文脉的融合。早在2011年,嵩口古镇就制定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嵩口)保护和发展规划》,并得到省政府批复。2012年后,嵩口古镇又先后编制了《嵩口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嵩口镇保护修缮、景观改善设计方案》《嵩口镇整体旅游营运业态提升计划》《嵩口镇休闲旅游特色小镇规划》等一系列详细规划,坚持村镇基础设施修缮同多元业态培育、闲置资源活化、村镇产业联动协同推进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古镇原貌整体,以“慢打造”激发肌体活化,千方百计撬动古镇优势资源。
2.特色业态培植奠定古镇基石
2014年来,嵩口古镇通过引进台湾打开联合文化创意公司,把古镇规划建设、文脉延续、休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实现“自然衣+历史魂+现代骨”的传统与现实共生共荣模式。一方面,突出文创元素融入产品开发,实现产业支撑的文化传承性,如引入北京新农创科技发展公司等四家企业研发“一县一品”旅游伴手礼、“打开嵩口文创概念店”经营研发小规模品牌化特产等,让绿色经济、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相得益彰;另一方面,注重特色小镇创新体系的架构,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奖扶措施,鼓励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植入古镇空间,打造“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同时采用“对内挖潜、向外借智”的策略,鼓励、号召各方人员投资兴业,先后与中央美术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合作成立实践基地,让高校和科研机构一道参与古镇保护和开发,形成“古镇发展、人才支撑”的创新合力。
3.制度创新激活古镇治理
在特色小镇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嵩口古镇以“共建、共管、共享”创新机制供给,最大限度发挥原住民的主体作用,拓宽群众参与特色小镇建设与管理的渠道。在共建层面,敢为人先,先行先试,探索采用“租赁”“托管”“补助”“使用权置换”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进而以示范点效应激发群众认同与改造意愿,跟进资源盘活。在共管层面,成立古民居管理理事总会,并按宗族、区划下设13个分会,推选分会理事长。搭建政府与理事会定期沟通的联系制度,对古镇重点工作实行理事长责任制,切实推动特色小镇多元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在共享层面,嵩口古镇以创客中心、古镇论坛、嵩口商会为依托,引导小镇居民开发新型旅游业态,将具有本土特色的竹篮、草帽、李干等优势农产品转化为促进群众增收的资源。不仅如此,嵩口古镇坚持不做景区的超前理念,依靠小镇特色经济“造血”功能实现游客与原住民共享发展红利。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嵩口古镇的基础差距与现实困境
当前,中国特色小镇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各省市均发布文件推动特色小镇的申报和培植。例如,浙江模式强调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配套土地、资金等政策措施,走在了特色小镇的前头。2016年福建省政府专门出台《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对纳入省级创建名单的特色小镇予以要素保障、资金支持和人才扶持。综合来看,中国特色小镇建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密切相关。在供给主体上,注重对社会资本的吸引,是一个多元主体共谋共赏的格局;在供给内容上,不仅仅是商品与服务的优质供给,更是着眼于公共服务领域整体品质的提升;在供给方式上,强调产城融合,以产兴镇,提升产业的造血功能和辐射力;在供给机制上,突出以创新驱动,释放供给活力。“非冻结式的保护”结合“再利用式的开发”, 嵩口古镇从生产、生活、生态三个层面让整个古镇重焕生机,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胆探索。但就目前看来,古镇与发达地区在打造特色小镇上呈现产业演进阶段、公共服务供给、文化要素融合、体制机制优化等方面的基础差距,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1.古镇供给质量受限于产业发育程度
不同于个别特色小镇对古村落大拆大建式的改造,嵩口古镇始终坚持“针灸疗法”,使传统文化记忆得以传承发扬。但是,随着古镇建设向纵深推进,产业短板骤然凸显。就古镇自身来说,本身就处于城市体系的末端,虽然在改造中积极以“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的模式不断摸索高品质供给的路子,但产业体系、基础结构、培育环境都与浙江模式有着明显差距。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20世纪80年代就步入了专业市场带动的城镇化阶段,进而在产业分布的筛选和洗牌中实现区域块状经济的升级。集聚化程度高、产业分工协作紧密的浙江特色与其说是有意设计,不如说是对涌现的关联产业的一次调整、重组,是高品质的再造。浙江特色小镇的发展思路契合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主线,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云栖小镇、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等已经逐步实现“内部—区域—全球”三重关系优化和目标叠加,以高质量驱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反观嵩口古镇,自组织体系的企业尚未形成足够的规模,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集聚程度不高、政策依赖性强和辐射带动力不足仍是不争的事实。尽管目前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经营者有足够试错空间探寻可盈利的业态模式,如多种新型家庭经营的精巧模式。这种以出售土特产和手工艺品、打造民宿为主的“前家后店”规模较小,就消费种群的结构和辐射范围来看尚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丰富和衍生整个产业生态系统功能十分必要。自然,若全然不顾产业演进的基本规律,唐突超越生产积累阶段去打造产业模块布局,供给质量短期内难见其效,反而会陷入徒有空壳的发展陷阱。同时对于古镇“保护”一词的内涵各方存在认知差异,怎么保护、保护什么、保护多大范围、多大程度等尚未达成共识,尤其当保护与产业培育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如何从村民本位视角出发,提高整个 产业竞争力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
2.古镇超规模效应受制于供求衔接不畅
从空间视角审视,特色小镇作为城乡体系的一个 重要节点,对农村地区的吸引力和对大城市的“反磁力作用”均有限,无法吸引足够人才、资本和就业机会来实现自身发展。空间不平衡在嵩口古镇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基础设施保障要素不到位。特色小镇是否具有强大的内聚力,能够实现周边村镇的协同涌现,公共服务占据关键因素。2015年嵩口古镇初步组织实施了排水排污、干道修复、供电线路入地、消防管网布设等基础性工程,核心区“一街一市一环两片”初现雏形。尽管在镇政府、社区组织、民众和台湾打开联合创意团队的共同构思和行动下,陈旧的小镇场所注入了新的公共功能,集电影院、大会堂与庙宇功能为一体的公共空间重新焕发生机。由废弃学校改造而来的公益图书馆作为文化空间的一个连接点,也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古镇居民的生活方式。总的来看,在保护性开发理念的指导下,嵩口古镇将较多资金用于旧物焕新,城镇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供给不足,这一点与以浙江为代表的东部发达地区有明显差异。对于基础设施保障要素到位的浙江而言,特色小镇是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后的增长极的再培育,进而引领带动周边传统村镇发展转型。嵩口古镇作为城镇体系结构中增长中心,更多地是专注于打通自身经脉,发力解决自身积累性发展问题,尚未表现出引领周边村镇协同发展的实力,也就谈不上基于区域配套协作所产生的超规模效应。此外,古镇对于文化的深度融合也需要有创意载体和文化衍生品来传播。目前,古镇的民间手艺展示、民俗节庆布置等更多在于唤醒本地居民,如何进一步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差异化定位、开发文创产品、打造体验式旅游开发,进而以小镇为中心,以点带面,突破小镇核心区空间约束,形成引领周边发展的新引擎,都需要古镇就文创产业的综合布局和专业细分作出审慎思考,这直接关系到古镇“反磁力”中心的孵化。
3.古镇发展驱动力受困于体制机制僵化
在嵩口古镇改造的初期,坚持在梳理历史脉络的基础上,让老物件焕发新生机,以最少预算做到最大效益。小投资导向下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能够做到对地方生活与文化的整体改造确实是一种可贵的尝试。然而,随着启动式改造的逐渐成型和成熟,古镇不再满足于小试牛刀,而是需要整体层面的提升。在目标升级转型的背景下,嵩口古镇的制度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当前,古镇产权关系复杂、机制僵化,较多闲置资产难以联动。与此同时,“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的“治理”结构仍流于形式,治理手段行政化趋向明显,当地政府尚未从事无巨细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受限于古镇居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不足,当地政府在集中经济做好制度设计、规则制定、监管服务的同时仍然承担了传统的招商引资任务,以企业为代表的市场主体只是嵌入式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的部分环节。不仅如此,相较于其他地方特色小镇贪大求洋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嵩口古镇的瓶颈显得尤为特别。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古镇有序分阶段对老旧房屋实施修复建设,这种“慢”步调也在面临“升温”“添柴”的现实需求。因而,理顺产权关系,把闲置的资产活化起来,找到产业升级的引擎力,提高整个小镇的竞争力尤为关键。在嵩口古镇建设的关键节点,受制于产业基础薄弱,更应该在结构调整的思路下,打破机制体制藩篱,将特色产业做精做强,这里就涉及诸多融资、实施、运营及金融要素投入的设想,都需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作出创新性的尝试。
四、特色小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路径
当前,特色小镇理论及政策研究明显滞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反映出人民的需求侧和供给侧都发生了改变,这促使人们对特色小镇的系统推进要回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源,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发展新思路。
(一)瞄准产业发展,打破供给不足
1.加速产业升级,打破供给要素制约
面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低端产能过剩的严峻挑战,嵩口古镇要着力夯实产业基础,升级盈利模式。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一文中首次提到了“田园综合体”概念,作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田园综合体提供了特色小镇由单纯观光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农耕文化相结合的复合功能转变的思路。实际上,以松口气客栈、存取时光咖啡屋、台湾打开嵩口文创概念店为代表的业态示范,早已在引导群众开设农家乐、土特产店、特色餐饮等方面迈出了步子。除此之外,具有本土特色的竹篮、草帽、线面等伴手礼,实现了特色文化、传统工艺、优势农产品转化为促进群众增收资源和旅游配套的延伸。嵩口古镇可充分利用特色小镇的创建机遇和建设平台,深入挖掘、推敲田园综合体的内涵和布局,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创造更富活力的产业发展氛围。
2.尝试高端布局,化解结构失衡
经济新常态下,人们纷纷把目光瞄准产出高效、优质、中高端供给的新兴产业,浙江云栖小镇就是一个 极富代表性的例子。这个定位为云计算产业生态小镇,牢牢站在信息时代的风口上顺势而为。现如今,聚焦于金融、政务、电商、移动互联网等多领域的创新项目、论坛、人才在此相融,发展势头强劲。相较于涵盖现代经济因子的浙江模式,嵩口古镇与高端市场需求仍有一定差距,但脱离实际产业情况的照搬照抄更不可取。经过数年的前期构思,嵩口古镇应继续以新枝启动老枝的“接枝”式行动尝试高端产业布局,涉足际国际艺术节、展览、市集等文化产业运作,不断提升供给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前瞻性。尤其要借助文创产业这一几乎不消耗能源、不产生污染、不受制于传统生产要素制约的优势,引领古镇供给结构不断升级。
3.加快融合发展,赋能优质供给
事实上,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彼此渗透、相向发展的共生态势,使得产业价值链重构为既包含制造业又包含服务业增值环节的融合型产业价值链。嵩口古镇要加快产业的融合发展,从供给侧层面最大限度实现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倍增,大力挖掘价值链产品与服务供给的利润空间与增长潜力,依托古镇悠久的文化积淀,将古镇嫁接竹编、藤编、糖人、泥塑等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生产、展示、体验同娱乐有机串联起来,重点培育与古镇历史文脉主题相关的文创旅游、休闲旅游、农业旅游等特色旅游产业,使得旅人、创客、匠人实现深度的良性互动,让整个古镇从实体、文化和生活环境有一个“形”的提升和 “神”的共鸣。
(二)聚焦创新驱动,实现优质供给
1.创新规划管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不仅强调高端要素的集聚,同样适用于规划供给的创新。经济转型期,嵩口古镇要认清城市发展规律,摆脱换挡焦虑,以战略定力构建小镇空间与世界经济的联结点。在规划方法论上,要厘清发展趋势,审时度势,识别古镇空间的结构性变化,以全镇“一核五片”大旅游规划带动周边集镇协调发展;在规划技术上,要摆脱僵化的规划供给,充分考虑小镇产业特色和从业人员需求,确保相关重点功能性项目和重点社会事业项目落地;在规划工具上,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尤其需要金融对产业的助推作用,在结构调整的思路下,特色小镇应该甚至有必要“加杠杆”[6]。积极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撬动供需的有效对接,保证小镇建设充裕的资本供给,助推特色小镇产业升级。
2.创新治理模式
对特色小镇的解读不能仅仅停留在政府招商引资的建设层面,要变革政府全包统揽、粗放式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寻求精细治理的技术工具。由于在特色小镇开发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多层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需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平台、协调机制和运行体系。当地政府要从事无巨细的行政事务中抽身,从整体上构想实施精细化的小镇治理平台。对企业而言,要自觉将产业特色同小镇规划布局、功能、业态相融合,实现特色小镇顶层设计理念落地,积极投身与商贸配套的建设,输出核心能力,参与社会治理。对社会参与者来说,要通过强化社区功能,培育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革新的能力,增强小镇从业者的主人翁意识和情感认同,最终形成人们向往的新型众创空间和生活空间。
3.创新制度供给
浙江省特色小镇采用“创建制”这一新型的制度设计,建立“明确目标,竞争入队,优胜劣汰,达标授牌”的新机制,从方向、动力、格局上避免各地特色小镇建设“重创牌、轻落实”的现象。福建省在强化制度创新供给层面可考虑分两类推进:一是强化全省范围内具有普适意义的制度创新供给,如狠抓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新增长点,强化鼓励人才引进和支持人才创业的制度供给,积极扫除各类壁垒,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二是根据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的初步框定,对特色小镇的综合竞争力实施动态跟踪和系统考核,启动淘汰、警告、降级机制,努力以权力减法、责任加法换取小镇市场活力乘法[7]。
(三)回归改革本源,打造命运共同体
1.以绿色人本培育特色小镇新优势
眼下各类关于特色小镇设计、规划、立项、申报、融资、运营的操盘咨询服务层出不穷。实际上,纯粹的市场化运作离开了以人为本这一根本底色,特色小镇发展就会发生方向性错误。集宜居宜业为一体的特色小镇,是城市体系末端的重构升级,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节点,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助推器,理应承担着更为宽泛、深刻的人本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1]24。由此,特色小镇要摆脱高耗能、低附加值的简单叠加,转向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共生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鼓励新能源、新环保、新服务等绿色产业,打造绿色产业、绿色生活、绿色文化为一体的小镇发展模式。
2.以协调开放拓宽特色小镇新领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解决供需不平衡的结构性问题,立足于市场化运作,不断加强有效供给,加快聚集高端人才和项目。从特色小镇建设层面来看,要始终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政府政策机制更加灵活、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模式不断创新;要协调好城市要素与美丽乡村要素在特色小镇这一重要节点的流动,加快城乡融合一体化建设;要协调好特色小镇产业培育与社会建设和谐的统一关系,真正做到宜居乐业。开放并非实体层面上无限拓展特色小镇地理半径,而是强调小镇空间要素的丰富、升级和包容。特色小镇要在有限的规划空间中不断注入新构想、新方法、新载体;以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和优质的公共服务,强化对旅游者、投资者、创客的吸引力;以小镇新引擎聚合高端要素,以小见大,承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战略。眼前,特色小镇要积极摆脱物理空间的限制,成为该地区在产业、文化、生态、人文特色等综合方面与世界联结的一个平台,不断提升小镇辐射力,甚至放眼全球,成为世界城市交互联通的关键节点。
3.共享发展强化特色小镇新模式
共享发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的治本之举,需要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从特色小镇建设层面来说,共享有三个层面的内涵。首先,从成果上说,特色小镇建设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着手,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鼓励引导群众围绕特色产业布局自主创业,实行普惠性改革导向,逐步、有序、全面增加公共服务优质供给。其次,从过程上来说,针对小镇规划、布局等重大开发建设项目,充分听取民众的意见和想法。镇政府、社区组织、民众和设计团队可以共同构思,在特色小镇整体改造问题上实现更多双向交流与沟通,实现治理格局的公开透明。最后,从经验分享上说,特色小镇开发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要及时总结、提炼、推广,让小镇建设的外溢效应惠及全国。特色小镇坚持共享发展,不仅仅让小镇人民共享物质成果、文化成果和社会服务成果,也意味着要努力推动“产、城、人、文”合一的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共同撑起宜居、宜业、宜人的特色小镇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