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城市“边角地”建设微型体育文化公园的研究

2021-11-23龚兴广

运动精品 2021年9期
关键词:文化公园体育场地边角

龚兴广

大城市“边角地”建设微型体育文化公园的研究

龚兴广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文章对大城市的边角地建设微型体育文化公园进行分析,指出其优势在于: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缓解体育场地不足;优化城市布局,增强城市治理水平;投资小,可连接性强;巩固社会信任,调动社会资本。不足在于:土地的经营使用权不明确,程序繁杂;法律机制不明确。提出如下策略:摸底清查,仔细梳理;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市场运作,政府扶持;创新机制,强化管理。

大城市;边角地;休闲健身;微型;体育公园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全民健身的开展是我国建成体育强国的重要保障,然而随着我国体育人口的增长,类似的情况在体育领域也较为典型。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能跟上体育人口增长的步伐。尤其是在的大城市当中,社会民众对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的需求,是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但体育场地设施却表现出不平衡不充分等突出性问题[2],尤其是在惜土如金的大城市当中,这个矛盾显得尤其突出,因此,要加强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方便群众就近健身和锻炼[3]。

1 “边角地”概念及其现状

“边角地”是指未登记土地使用权属且不宜实施单独项目建设的、面积大于1亩的国有土地[4]。边角空间是指遍布城市各个角落,数量众多、随处可见,伴随各种各样功能空间产生同时被剩余,或被规划设计者忽视的城市空间的边角地带[5]。伴随着城市变迁和建设过程中所遗留下的,位于建筑与道路之间、立交桥下、项目建设后遗留由于这些零碎的边角空间面积小、位置不佳、不规则、开发价值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因而未能够充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往往成为城市发展的羁绊。

2 微型体育文化公园的概念

在苏联1985年出版的《世界公园》中定义体育公园为“设在风景如画的园林空间中,包括体育设施、运动场以及在这些场地上举办系统的体育训练、体育表演、竞技比赛和保健活动,并吸引居民来此休闲的公园[6]。顺着体育公园的定义发展脉络,体育公园除了要具备普通公园的性质,还要涵盖体育产业所需要的功能[7]。微型体育文化公园的概念是在体育公园的基础上所延伸的[8]。因此可以定义为:在占地面积小于1万平方米范围内,因地制宜有绿化植被,又有体育设施、运动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居民休闲健身的需求的场所。

3 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3.1 “边角地”建设微型体育公园的优势

3.1.1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缓解体育场地不足

当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存在着大量的“边角地”闲置,闲置所带来的不仅是城市中土地资源的浪费,更是变成了藏污纳垢之地。而相对应的是城市体育人口的增长,体育场地的不足和失衡所带来的“广场舞扰民”、“跑团侵占马路”等不良现象。当人口高密度地集中在城市中,缺乏必要的体育场地设施时,只得寻找“替代品”——公园、广场、街边、立交桥下等。露天环境、水泥路面、汽车尾气污染、人声嘈杂等环境条件大大降低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效果和质量[8]。

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在第5次普查中只有1.03平方米,第6次普查中为1.46平方米[9](表1)。通过对城市“边角地”的合理规划建设微型体育文化公园,不仅将有效缓解目前大城市人均体育场地不足的情况,更是能够合理利用闲置的土地资源,加强城市的有机更新,缓解当前公共体育场地不足的问题。

表1 “五普”与“六普”体育场地情况比较

指标单位第五普查第六次普查增长% 全国体育场地总数量万个85.01169.4699.34 人均场地面积m21.031.4641.75 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量个6.5812.4589.21

3.1.2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城市“边角地”是由于在城市升级规划中遗留下来的,没有开发价值的闲置土地。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利用,往往被违法占用乱搭乱建,甚至成为垃圾堆,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零散的“边角地”也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当前倡导生态宜居的城市建设中,怎样充分合理利用好“边角地”,极大的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水平,成为了城市建设试卷上的一道难题。为了改善公共服务领域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情况,以上海为代表的超大城市和大城市正在逐渐迈入存量规划时代,土地资源和环境资源紧成为城市建设中的新常态。对已建建筑和环境进行更新改造的规划实践也越来越多[11]。需要城市国土资源部门摸底清查,掌握“边角地”的形成历史、区域范围、了解其管理和使用情况、梳理周边对应的环境设施等,因地制宜,合理的规划成为微型体育文化公园,确保每一块闲置的土地都能够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山城”重庆充分利用“边角地”进行微型体育文化公园建设,合理使用街头巷尾的边角地,闲置地改造成为微型体育文化公园。此举为城市的闲置土地做减法,进一步盘活了存量资源,从而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获得了城市居民和新闻媒体的好评。体育场地对扩大体育人口、提升国民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重要程度同样体现在城市的规划和治理中[12]。优化城市的布局,进一步增强城市的治理水准,同时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

3.1.3投资小,可操作性强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省会城市、比较发达的中小城市都在大举兴建体育公园,如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上海的浦东体育公园等。但是大型的体育公园面积一般要求在几万平方米以上,占地面积大,在当今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中需慎重考虑;投资巨大,后期维护和管理成本对政府都是巨大的财政负担。当前我国建设体育公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有系统的规划、城乡分布不均衡、重复化建设主题不突出、缺乏统一的管理等[13]。由于这些因素导致了现有的体育公园不足,新体育公园建设移至城市远郊也无法满足居民就近健身休闲的需求。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建设微型体育文化公园不仅占地面积小,投资小,满足政府倡导的“15分钟健身圈”要求,同时避免了“大拆大建”的开发模式,也实现了闲置土地的合理利用,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4]。而且微型体育文化公园的建设能够形成以大型体育公园为核心,微型体育文化公园为辅的辐射型模式,能够实现有效的对接,满足所倡导的就近健身需求。让更多的人透视见窗、出门入景。无疑会让生活在“火柴盒”,工作在“格子间”的人们更加怡然自得[16]。

3.1.4巩固社会信任,调动社会资本

微型体育文化公园的建设是为了满足居民就近休闲健身的需求,使得居民在体育锻炼、沟通交流过程中彼此相互熟悉,产生了共同的兴趣爱好,建立起信任关系。原来很多“宅”在家里的居民也更愿意走出家门进行休闲健身,有助于打破“同住一层楼互不相识”的城市通病,使得在“水泥森林”中的城市居民人情味更浓,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指数[17]。微型体育文化公园不仅仅是政府,多部门投资参与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微型体育文化公园市场运营主体培养,从供给侧优化场地资源配置,加强中小规模体育场地建设[18],应该鼓励民间投资,引入社会资本,由市场主体依据市场需求进行建设,合理下放微型体育文化公园的经营管理权限,以实现微型体育文化公园的专业化运营。

3.2 “边角地”建设微型体育公园可能产生的问题

3.2.1土地的经营使用权不明确,程序繁杂

“边角地”的属性是属于国有土地性质,但是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牵涉到政府多个部门,需要多部门审批,整个过程冗长繁杂,且容易出现各政府部门之间相互“踢球”的现象。从计划到招标建设可能要等待大量的时间。

3.2.2法律机制不明确

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但没有健全的法律机制对企业进行保护,将严重制约社会力量的参与积极性[19]。由于与其他部门的协调不足,给一些积极参与的社会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的情况。在改建后不久因居民举报其扰民被强拆的武汉洛克篮球公园。在耗资约200万元的南京轩辕体育馆将南京宝通鼓风机厂的废旧厂房改造成体育场馆后不到半年时间,就遭遇夭折,因厂房被征收终止了厂房租约。因此遭受了多方面的损失。

4 “边角地”建设微型体育文化公园的策略

4.1 摸底清查,仔细梳理

在城市当中“边角地”都较为分散,需要国土资源部门仔细的摸底排查,全面掌握每一块边角地的形状大小、分布区域、使用状况和周边设施覆盖情况。进而做出基本判断,进行系统的规划建设微型体育文化公园。

4.2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微型体育文化公园的建设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休闲健身的需求。而使用边角地建设微型体育公园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依据各城市各地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分类推进的方式,确保每一块“边角地”都能够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20]。

4.3 市场运作,政府扶持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微型体育文化公园的建设需要充分运用市场的思维运行,提高市场的活性。利用“边角地”建设微型体育文化公园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在政策制定、宏观调控、监督管理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1]。

4.4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

用“边角地”建设微型体育文化公园应当确定建成一处用好一处。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应当强化管理,明确管理的责任,建立系统的管理程序,积极的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到建设当中,共建共享,实现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城市“边角地”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空间,开发利用关乎着人民的切身利益。利用“边角地”建设微型体育文化公园符合人们对空间质量的要求和城市打造宜居环境的需要。而在“边角地”建设微型体育文化公园有利于进一步探究闲置土地的开发利用,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十九大报告》http://sh.people.com.cn/n2/2018/0313/c134768-31338145.html.

[2]齐晓英,郇昌店.我国体育场地设施资源供给侧改革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9,35(5):30-35.

[3]胡鞍钢,方旭东.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内涵与发展思路[J].体育科学,2016,36(3):3-9.

[4]国家体育总局http://www.sport.gov.cn/n319/n4832/c935504/content.html.

[5]曹新红.城市边角休闲空间环境设计[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7:902-905.

[6]杨铁黎.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4.

[7]叶郁,潘思融.体育公园模式演变与空间系统发展脉络研究:基于竞技、风景和触媒的逻辑[J].中国园林,2019,35(9):62-66.

[8]陈冬平,张军.体育公园的分类及可持续发展方向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4):58-60.

[9]卢元镇.为社区拓展“体育空间”[J].环球体育市场,2010(2):16-17.

[10]尚力沛.我国第六次与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的比较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31(5):45-49.

[11]《体育强国建设纲要》http://zw.china.com.cn/2019-09/03/content_75165542.html.

[12]郑轶楠.从上海徐家汇体育公园更新改造看新时期公共体育中心规划设计趋势[J].上海城市规划,2018(2):57-62.

[13]何金廖,张修枫,陈剑峰.体育与城市:德国城市绿色空间与大众体育综合发展策略[J].国际城市规划, 2017,32(5):44-48.

[14]陈冬平,张军.体育公园的分类及可持续发展方向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4):58-60.

[15]杨金娥,陈元欣,黄昌瑞.社会力量投资运营体育场地的政策困境及消解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5):1-6.

[16]饶思锐.边角地可以做出“大文章”[N].重庆日报,2019-04-11(2).

[17]宇红,王欢.解读布尔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J].理论界,2004(3):97-98.

[18]张强,王家宏,王华燕.日本体育场地发展与管理运营特点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5):7-18.

[19] 郑美艳,王正伦,耿文光.旧厂房改造为体育设施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8):127-132.

[20]吴陆牧.如何有效利用“边角地”[N].经济日报,2019-05-15(9).

[21]杨越,姜兆银,马文博,等.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框架、路径及策略[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8,34(4):10-12.

Exploring the Building of Mini Sports and Cultural Park of "Marginal Land" in Large Cities

GONG XingGuang

(Capital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Beijing 100191, China)

龚兴广(1994—),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经济与产业。

猜你喜欢

文化公园体育场地边角
应用旋转的性质求边角
积极推动江苏国家文化公园立法
边角双核互相转,环环相扣不变心——解三角形经典题突破
中国运动员2021年获67个世界冠军
公交车逃生窗为什么要砸边角处
我国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问题和对策
2020年《体育教学》“场地器材”栏目选题
浅析城市文化公园景观设计
边角关系,无处不在
乡村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