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浅析

2021-11-2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尹慧洁王珊林勇

办公室业务 2021年2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绩效评价行政

文/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尹慧洁 王珊 林勇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主要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包括国家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社会职责的基础,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对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一)资产产权关系不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市场的活跃性被充分地展现出来,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均取得长足的进步。随之而来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如体制的转变引起产权的变更。受制于当时的环境和条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等工作管理不到位,档案材料存在一定缺失,导致工作人员日后在对以往信息资料的翻查、排查工作存在一定的盲区,相关的产权关系变更事项无证明材料可循或缺失重要的证明材料佐证。此外,由于产权变更的复杂性,留存下一定数量的历史遗留问题,成为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关系不清的源头,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续的管理工作带来隐患。

(二)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不充分。行政事业单位或多或少存在国有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不充分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归于未能对上级部门制定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充分理解和严格贯彻执行。此外,“拍脑袋”决策时有发生,部分单位未能根据单位资产存量和发展趋势,合理编制资产配置计划;相关负责人员前期市场调研不充分,导致实际采购时出现配置不合理、重复购置等现象。部分涉及多部门共用的国有资产,使用过程中因缺乏合理的调配和管理,易造成资产不能充分使用,利用率不高。

(三)闲置资产缺乏管理,未充分发挥价值。行政事业单位部分国有资产因产品技术改造、更新换代、保养维修成本过高、重复购置等造成闲置浪费,占用空间和资产存量;一定数量的闲置资产又因缺乏合适的调拨信息交流平台,信息发布与接收不通畅,未能及时调拨到所需的部门或场所。闲置资产因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造成无法正常使用,往往最终低价拍卖或达到最低使用年限后作报废处置。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非偶然,而是一定的体制机制、认识的不健全造成的,梳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思想认识不够重视,岗位配置不够合理。行政事业单位直接或间接以财政拨款为主要资金来源,一般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工作人员风险意识和外界压力甚微,管理责任意识和效益意识较薄弱,往往对国有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单位资产管理人员与管理职能分散挂靠在多个部门,资产管理人员配备不足,责任分工不明确。单一人员同时负责预算、采购、固定资产管理等,未能实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二)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因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规范约束,导致管理过程存在不确定性,对单位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风险隐患。普遍适用的规章制度,无法满足部分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特殊需求,造成部分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遇到特殊问题时,缺乏规范和有效的管理策略。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个性化制度规范亟待健全。

(三)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健全。行政事业单位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维持发展。财政拨款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存在“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麻痹思想,部分财政资金使用低效甚至无效、闲置沉淀、损失浪费等问题较为突出。这些问题与资产总量、存量、增量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直接相关。绩效激励约束作用不强,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的挂钩机制尚未建立。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措施建议

在目前财政收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背景下,应加以重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健康有序发展。

(一)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建设。管理规章制度是确保管理工作高效落实的前提,同时保障管理执行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应建立与本单位相适应的、可操作性高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立从“入口”到“出口”全生命周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使国有资产从预算-计划-采购-入库-使用-维护-处置到清查盘点等有一整套完善的制度规范,做到有制可循,依制而行。在贯彻管理制度时应有一定的强制性,充分发挥制度应有的效用。资产管理人员应阶段性对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现有制度的漏洞、缺陷及操作执行有困难的条目,及时开展制度修订和更新工作,保持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与时俱进与严谨完善。

(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在资产管理实际工作中,人才队伍是工作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对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资产管理部门。应选配综合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员,通过继续教育、网络学习、专题讲座、定期与兄弟单位交流沟通等多种形式,加强资产管理人员业务知识、岗位技能培训,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保持资产管理人员的稳定性,引导其合理进行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日常工作中部门应定期开展工作例会,总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对新的规章制度,及时学习更新,更好地提升资产部门整体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资产管理团队合力。2.资产使用部门。需强化责任意识,明确资产责任人,促使单位员工认同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肩负起自身职责。

(三)摸清家底,注重清产核资工作。行政事业单位每年均应开展国有资产的全面清查工作,通过自查,对资产账目进行仔细核对,做到账、卡、物一致,保证资产账目记录的准确性,真正做到账实相符。资产管理部门要求资产使用部门每年进行国有资产的核查,对部分重要的国有资产除了每年定期清查外,还应组织不定期抽查,对已经毁损的资产应按照规章制度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四)全面引入绩效评价体系,提升国有资产利用率。国家层面正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逐步将绩效管理覆盖所有财政资金。按照“花钱要问效、有效多安排、低效多压减、无效要问责”原则,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依据。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必不可少,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规范资产配置中的存量、质量以及效率,提高绩效评价工作质量和可操作性。针对目前国有资产管理实际,梳理预审、立项、请购、审核、审批、清查、报告、处置等内容,逐步完善指标体系,促进国有资产合理使用,高效配置,防止资源浪费。1.使用方面。通过绩效评价,合理决策,减少不科学购置、重复购置等,提升部门间现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合理调配闲置资产、过剩资产,降低资产闲置率;通过定期维护、规范使用延长国有资产使用年限,提升资产使用水平。2.处置方面。整理列明资产的详细信息,核实处置的必要性,上报国有资产处置鉴定部门进行鉴定。资产处置程序公开透明,资产处置行为规范,杜绝暗箱操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五)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完善经济活动内部控制与监督机制,依照制度规范,对国有资产管理行为进行约束。在实际工作中,监察审计部门可采用定期抽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单位国有资产的流入、流出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的使用过程可追溯。同时通过加快审计频次、加大审计力度和采用多种探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审计核查的全面性、严密性,对经查实的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厉惩处,避免相同或类似的违法违规行为再度出现。注重听取员工对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员工参与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减少采购、使用、处置等环节的风险,杜绝不规范问题出现。

(六)构建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国有资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工作中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管理的全面性、准确性,需要对国有资产管理开展相关的动态监察工作。借助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国有资产的全过程动态化管理。建立资产管理台账系统,实现资产数据闭环管理。依据需求,精准调取数据,加强资产数据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资产管理平台进行统一调配,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国有资产的利用率,同时需注重信息数据自身的安全性。

四、结语

在当前经济形势较为严峻、国有资产管理社会敏感度较高的背景下,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参与者,必须勇于担当,敢于创新,要化被动为主动,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薄弱环节的管理,强化绩效目标管理,稳步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发挥国有资产的利用率,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使用更加规范,管理更加科学。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绩效评价行政
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及其对策分析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途径
《新预算法》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研究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