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口蹄疫的诊断及预防

2021-11-23程培明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7期
关键词:传染源染病养猪业

程培明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业发展中心山东潍坊 262200)

猪口蹄疫一直是影响养猪业正常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猪口蹄疫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严重滞缓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该病常发生在冬季和早春,各个年龄段的猪都有可能染病,但对仔猪的危害较为严重,病毒生存力强,致死率高。生产上猪染病后主要表现在口腔上皮和蹄部。该病在我国养猪业中发生也较为普遍,在生产上需要做好日常防控工作,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预防接种,做好消毒防疫,发现疫情及时采取合理扑灭措施。促进养猪业健康稳定发展。

1 猪口蹄疫病原

经研究调查发现,口蹄疫的出现和流行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该病已消失,该病在非洲、亚洲等地区呈现出地方性流行。口蹄疫病毒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该病毒的存活能力强,在冷冻情况下,该病毒能存活3 个月,可以稳定存活在空气中。患病猪呼出的气体、排泄物及其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可远距离传播。猪口蹄疫病毒的主要来源是被感染的猪肉产品和皮。生产上部分地区出现该病的流行可能是由于血清和毒株的引进引起的。呼吸传播是口蹄疫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长时间和带病毒的食物接触也会引起感染。猪口蹄疫在出现症状前就表现出病毒血症,从体液和分泌物中可分离出病毒。染病后患病部位主要表现在猪的口腔上皮和蹄部,损伤的部位可辨认出来。形成稳定感染后,该病毒能够在动物的口腔内长时间停留[1]。

2 流行病学

口蹄疫病毒所含毒素较高,病毒适应性强,可长时间生存,研究发现,该病毒不适宜在酸性环境中生存,在pH 值为5.3~5.7 的条件下可灭活。同时,高温也能灭杀病毒。口蹄疫病毒传染源是病猪、病猪粪便及其接触物、携带病毒的猪肉等。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精液、伤口和皮肤黏膜等,患病猪即使愈合体内仍长期携带口蹄疫病毒,可远距离、跳跃式传播,且速度快、范围广。偶蹄动物在相同时间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生产上夏季高温季节发病率稍低,冬季发病较为常见。

3 传播途径

3.1 直接接触

患病猪为传染源,在群体间的传播称为垂直传播。进出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和运输车辆也会传播该病毒,病毒可能存在于呼出的气体、排泄的粪便和伤口的分泌物中,未感染的猪接触到这些携带病毒的传染物就会染病,使口蹄疫病毒有了新的宿主。

3.2 间接接触

间接传播表现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是通过媒介携带病毒传播。传播途径有蚊虫叮咬,野生动物和外来人员,当传染源和健康猪群间接碰触后,就容易把携带的病毒带给健康猪群[2]。

4 诊断

4.1 症状表现

猪口蹄疫病毒传播速度快,染病之后在2d 内出现临床症状,猪群之间相互传染速度快,致死率较高。猪口蹄疫症状表现为发热现象,体温高达41℃,精神萎靡且食欲不佳或停止采食,猪的口蹄部和乳头皮肤处出现水泡,进一步恶化导致水泡溃烂。该病毒对仔猪的危害更为严重,一旦染病就即刻表现出高烧不退,且易引发心肌炎和肠炎等,死亡率较高。猪口蹄疫病程在一周内未出现恶化加上精心饲养管理,没有出现细菌感染就会在一个星期内愈合。

4.2 病理变化

生产上对猪口蹄疫的病理研究主要是借助于解剖患病猪实验,病猪的呼吸道会出现严重的溃疡现象,仔猪心包有出血点,心肌内部有斑点,心脏松弛无弹性。

4.3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猪口蹄疫传染源多,范围广,该病毒在整个发病期内都具有传染性,所以,携带病毒的猪是最大的传染源,潜在的传染源包括病猪排出的粪便、分泌的乳汁及接触的物品等。该病不仅可以通过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快速扩散。在猪生产上引进猪群中如果有携带该病毒的猪,短时间内就会表现出病症,会迅速蔓延到整个群体。此外,野生动物也可能会携带该病毒,与猪群接触后引发口蹄疫。

猪口蹄疫具有远距离传播的特点,以空气为介质,存活时间长,形成小颗粒在风的助力下传播得很远。口蹄疫病毒存在空气中的最大影响因素是空气湿度,当空气湿度小于55%时该病毒就会逐渐消失[3];当空气湿度大于55%时,会延长该病毒的存活时间,且湿度越高,存活时间就越长且传播距离更远。

5 防控措施

5.1 加强饲养管理

严格消毒管理机制,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对进出厂区的动物、饲料等能接触到动物的物品进行严格检疫,谢绝外来人员的参观,进出厂区的运输车辆也应做好消毒处理。

5.2 预防接种

猪的口蹄疫是一种传播非常严重的接触性传染病,不加以控制就会严重制约养猪业的正常发展。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对此病进行了必要的控制,为生猪养殖做出了强制性规定,定期对猪群进行猪口蹄疫疫苗接种,发生疫情后及时做到切断传染源,为周边地区建立免疫带防治疫情扩散,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防止口蹄疫的暴发。

5.3 消毒与防疫

口蹄疫病毒抵抗力强,病毒传染性可保持数周至数月,但该病毒对低湿、光、热、酸、碱敏感。因此,在生产上应做到定期给圈舍和场区内消毒。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必要时可安装通风设备定时通风,保持舍内空气的新鲜。

5.3 扑灭措施

观察猪群,发现有疑似症状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及时对病猪进行隔离,做好无害化处理,并对厂区进行彻底的打扫消毒,对易感动物加强防护,可通过注射疫苗防护[4]。

6 小结

猪口蹄疫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受其影响最为严重的是仔猪。因此,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需要做到对该病加强防控,在疾病高发期做好早期诊断,及时观察猪群的健康状况。加强猪舍环境监测,保证饲料营养全面,提高猪群抵抗力,做好免疫接种,发现疑似症状要处事果断,及时隔离。做到早防控早诊断,以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传染源染病养猪业
偶感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炭疽和狂犬病相互作用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活着
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策略探讨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和预防治疗对策
河北唐县四措施推动生猪养殖
手足口病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