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搭习作支架,助力习作教学

2021-11-23南京市南湖第一小学李玺雨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9期
关键词:范文图表景物

南京市南湖第一小学 李玺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关于写作教学的实施建议中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最近,笔者有幸参加了区三年级习作教学的研讨活动,经过教研员和区骨干教师的理论指导,受益匪浅。著名学者王荣生教授关于“习作支架”曾这样说:“写作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从他已有的语文经验、生活经验向文本所需要的语文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发展。”透析王荣生教授的观点不难发现:学生是写作学习的主体,习作的矛盾就在于学生现在所拥有的语文、生活经验和写作所需要的语文、生活经验不相符,这说的是习作需要教师指导的部分。在习作教学时,我们教师就要适时为学生搭建习作支架,启发学生的习作思维,开辟习作的新思路。下面,笔者就以三年级下册习作4《校园一角》为例,谈一谈在本次写景习作教学中的尝试与体会。

一、搭建真实语境支架,关注读者意识

写作是作者利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一种方式。换句话说,写作是一个作者不断与读者“面对面”对话的过程。写作,不是堆砌华丽的文字,而是为读者巧搭一座座“文字城堡”。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搭建一个真实的语境支架,告诉学生作文是要写给谁看的。

师:同学们,我校的信息技术老师曹老师年前曾去陕西省商洛市支教(PPT 出示中国地图,南京市——商洛市),与那里的同学们度过了一段愉快的学习时光。虽然曹老师已经回校了,但那里的同学对曹老师还是念念不忘,经常会发微信给曹老师,你们看。(PPT 出示微信的样图,上面显示:曹老师,我们好想念您呀!真希望有机会能去您的学校看看,不知道你们的校园是什么样的?美吗?)

师:曹老师应该怎么回复呢?谁来给曹老师支支招呀?

习作教学中最根本的两个问题就是“写什么”和“怎么写”。在我创设的真实语境中,孩子明白了:我是要写给没来过我们学校的同学看,那我就挑选一处我最熟悉,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来写吧!那么,此刻写作就成了“交际”的需要。

二、搭建范例支架,帮助学生由模仿到迁移

三年级整个学年是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习作例文就是为大作文服务的,就是让学生跟着去模仿。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就曾鼓励小学生模仿别人的作品。因此,给学生搭建范例支架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对学生的写作起到示范作用,帮助学生从范例中找到写作思路,并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第一次出示范文:

师:请同学们大声读一读这个片段,边读边思考,这个同学介绍的小鱼塘在哪里?他为我们介绍了小鱼塘的哪些景物呢?

第二次出示范文: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确定了写什么,那接下来我们就该学习怎么写了。我们再来读一遍小作者的短文,看看哪些地方最吸引你呢?

第一次出示范文,教师带领学生小结作者围绕鱼塘都写了什么景物,以此帮助学生梳理写景文章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接下来学生选择校园一角时,就可以知道选择哪些事物来写。这个过程就是在帮助学生选择材料。第二次出示范文,引导学生从范文中了解重点选择哪一种景物详细描写,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三、搭建图表支架,厘清写作思路

写作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习作的创作过程都是作者先有思维再有文字,不仅文字要讲究,思维也更要重视。如何让习作思维“可视化”,这就需要教师搭建图表支架,为学生厘清写作思路。在习作教学中,最常用的支架类型就是图表支架了,较强的直观性是图表支架最大的特点,因为直观,学生比较易懂,能帮助学生快速构建写作框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图表,帮助学生将所选择的校园一处的景物罗列在方框中;接着在学习范文的基础上,想好要写这处景点的哪些景物,分别写在气泡图里;再进行精心选择材料,看哪些需要写,哪些不需要写,进行删减;最后在罗列的景物中选择1~2个详写。学生在写作时,再次回顾这张图表,就能厘清自己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这充分体现了图表的写作支架功能。

写作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但我们只要找到本次习作教学中的“难点”,结合学生的学情,帮助学生搭建合适的写作支架,一定会让学生有所收获。在习作教学中,帮助学生巧搭支架,明确习作要求,丰富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动力,从而启发学生的习作思维,开辟习作的新思路。

猜你喜欢

范文图表景物
春色几许(简谱)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学滑板的启示
写好家乡的景物
范文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