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乒乓球裁判员临场心理变化的调查分析

2021-11-23苏小佳北海职业学院

灌篮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临场裁判员裁判

苏小佳 北海职业学院

我们都知道在所有的比赛项目中,裁判员都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心理状况会对裁判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不论是比赛之前的准备阶段,还是比赛过程中的执行阶段,他们的心理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特别是当比赛中出现有争议的问题之后,裁判员的心理活动会更加复杂,在处理争议问题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的心理[1]。对于乒乓球比赛来说,由于它的总体赛程较长,乒乓球在空中的变化情况较多,球速也非常快,裁判员不容易看清楚,并且具体的规则内容繁多,这些因素为裁判员的判断带来了很大难度,对裁判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正确判断,因此,乒乓球裁判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乒乓球比赛的顺利进行,并且保证整个比赛裁判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乒乓球裁判员除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之外,更需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承受比赛带来的压力,帮助裁判员在比赛场上能够轻松应对各种突发情况[2-3]。本文主要分析大学生乒乓球裁判员在正式比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进一步改善裁判员在比赛场上的实际表现情况。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某体育学院的乒乓球专项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调查、逻辑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从而得到相应的调查结果,并利用统计方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最后针对统计结果展开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乒乓球裁判员赛前焦虑状态调查结果

学生乒乓球裁判员在赛前的交流状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内容,分别是认知焦虑、身体焦虑和自我焦虑,分别对这几个方面进行评分,将原始分设置在8-35分之间,最后看得到的实际分数,如果分数越高就说明裁判员的焦虑情况越严重[4-5]。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有35%的体院大学生乒乓球裁判员存在轻微焦虑情况,有50%左右的大学生乒乓球裁判员存在着中度焦虑的情况,剩下的15%左右的大学生乒乓球裁判员存在着高度焦虑的情况。此项调查结果表明,存在高度焦虑心理的大学生乒乓球裁判员的人数相对来说较少,而存在中度焦虑心理的大学生乒乓球裁判员的人数相对来说较多,在这些存在焦虑心理的人群中认知焦虑大约占18%的比例,他们都表现出了高焦虑状态,身体焦虑大约占15%的比例,同样也表现出了高焦虑状态。从裁判员个人的信心水平层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大多数的乒乓球裁判员都有较高的自信心,在具体的比赛中表现出了较高的自信[6]。根据调查结果还发现,在正式开展比赛之前,有一部分大学生乒乓球裁判员会出现紧张心理,通过和这些人的交流和沟通发现他们存在的身体焦虑情况包含着生理和情绪成分,这种情况和他们自身的自主唤醒水平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通常情况下会在比赛之前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比如身体僵硬、手心出汗和心神不宁等,一旦进入了正式比赛之后,他们又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使情绪保持稳定状态,不会对后续的正常比赛造成太大影响。认知焦虑中包含了个人的心理成分,出现这种焦虑的原因主要是裁判员本人存在消极观念,害怕自己在比赛中表现不佳,主要的表现有害怕受到别人的非议,从而导致心理出现紧张状况,并且这种焦虑情况会延续到比赛中,从而对自己的判断造成影响,出现错判和误判等问题。

(二)学生乒乓球裁判员赛前出现焦虑状态的原因分析

1.外界的消极评价

对于某些大学生乒乓球裁判员来说,他们参与乒乓球比赛之前总会胡思乱想,心理负担较重,容易产生焦虑心理,特别是每次参加一些重要的比赛的时候,这些不良心理情况会更加严重,容易对自己的正常判断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出现失误问题,一旦遭到负面的评价,焦虑心理就会进一步加重。

2.临场经验的丰富程度

经历过多次比赛的裁判,他们拥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所以在正式比赛之前不会出现高度紧张的情况,通常焦虑情绪不太严重,保持在中、低水平。但是对于经历较少的裁判员来说,他们不具备太多的临场经验,所以容易出现比较严重的焦虑心理,并且焦虑时间持续较长,一般正式比赛开始之后还不会消失,这类焦虑比较严重。因此,可以说裁判员的临场经验丰富程度会对裁判员临场心理状态产生直接影响。

3.赛前心理准备不足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某些大学生乒乓球裁判员的心理情况不佳,他们在正式开始比赛后还很难进入状态,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紧张情况,并且自己对自己也没有太大信心。针对这种现象,可以看出这些裁判员在比赛之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自身存在消极情绪,容易对裁判行为造成不良影响,使出现错误判断的概率增大,情况比较严重的话就会导致失去控制比赛的主动权,从而对运动员自身的情绪也会造成影响,有的运动员由于判罚不公还可能会出现故意犯规的问题,导致比赛无法正常进行。为了避免出现这种不良现象,大学生乒乓球裁判员在正式比赛开始之前,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工作,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三)大学生乒乓球裁判赛中心理变化情况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大约有86%左右的大学生乒乓球裁判员在正式比赛中会出现紧张和焦虑的心理,这是因为他们在比赛中出现了错误的判断,对自己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影响。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一般都会教学生要学会快速的忘记一些不好的事情,避免不好的事情对自己的心理造成影响,但是有很多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却做不到这一点,他们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把自己在比赛中所犯的错误忘记,从而导致自己的心理状态受到一定影响。此外,还有一多半的大学生乒乓球裁判员在比赛结束之后不去主动总结一些经验,没有吸取比赛中的教训,从而导致下一次比赛还会出现同样的错误,自己的裁判水平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此外,还有大约90%左右的学生乒乓球裁判员认为在正式比赛过程中需要具备较高的注意力,但是他们自身却无法很好的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在这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需要继续改进。裁判员在具体的比赛中如果无法很好的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就会对正常的判断产生影响,自己的心理活动也会发生很大变化,一旦出现失误的情况就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产生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因此,如果乒乓球裁判要想确保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场裁判结果,让自己的裁判水平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就需要在比赛中保持较高的注意力。

(四)培养大学生乒乓球裁判的临场心理的方法

大学生乒乓球裁判员在比赛之前要想保持一个放松的心情,就需要充分掌握一些放松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在正式比赛开始之前进行适当的放松训练,这也是每一个体育生都需要具备的一项良好技能。比赛开始之前,大学生乒乓球裁判员利用自己掌握的训练方法和技巧,来缓解自身的紧张和焦虑情绪,让身体得到放松,有利于在比赛中保持一个理想的心理状态,从而最大程度降低出现误判和错判的概率[7]。此外,在平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心理素质,让他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依靠优秀的心理素质来承受比赛中产生的压力,帮助裁判员在比赛场上能够轻松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裁判员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这样能够增强自己的信心,让自己更加有底气,有利于让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能得到运动员和观众的认可,他们对于裁判做出的判罚也不会产生异议。丰富的工作经验也会增加裁判员的底气,因此在平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上场机会,积极鼓励他们参加乒乓球比赛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心态,提升他们调节心理状态的能力,并要求他们在比赛结束之后积极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避免在下一次比赛中出现同样的错误。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某体育学院的大学生乒乓球裁判在比赛开始之前容易出现认知焦虑和身体焦虑的不良情况,并且存在这种现象的人数占比较大,另外还有一些大学生乒乓球裁判员自身的信心不足,对自己没有形成正确认识,容易出现紧张和害怕的心理,非常担心自己在比赛中的表现,并且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比赛正式开始之后,有一部分裁判员会因为自己的错误判断对心理造成一定影响,使心理状态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引发紧张、焦虑的情绪。还有一些大学生裁判员会在比赛的重点环节出现紧张和焦虑情绪,他们担心自己在裁判过程中出现错误,从而对比赛结果造成不好的影响,运动员和观众就会对自己产生不满,由于存在这种想法就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紧张。

另外有一部分乒乓球裁判员在比赛之前或比赛中都可以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通过交流和沟通得知他们在平时注重心态训练,并且掌握了一定的心态训练方法和技巧,因此可以在比赛中很好的调整自己的情绪。还有一部分裁判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平时也没有进行良好的训练,在比赛中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后就会手足无措,不具备良好的临场应变能力。

(二)建议

平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让他们掌握心理状态的调节方法和技巧,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积极鼓励他们参加乒乓球比赛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心态,不断提升他们的个人心理素质水平,从而在比赛开始之前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并且在比赛中如果出现一些突发情况也能从容应对。

猜你喜欢

临场裁判员裁判
广西乒乓球裁判员队伍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教练员临场指挥研究综述
足球总体改革背景下德阳市足球裁判员队伍发展研究
不给面子
律师参与死刑立即执行临场监督的思考
让怯场落幕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