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篮球运动中运动损伤的预防

2021-11-23邢江波魏生林浙江师范大学

灌篮 2021年18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身体素质关节

邢江波 魏生林 浙江师范大学

一、前言

篮球运动是一项运动强度大、对抗激烈的体育项目,各种损伤时有发生。[1]从实践过程中来看,其对抗十分激烈,有着快速的攻防转换,运动过程中需要全身肌肉的协调配合,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篮球运动中出现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在运动之前做好及时有效的预防,才能有效的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从而让学生更好的进行篮球运动,促进运动技能的提高。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篮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

篮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除了皮肤擦伤外,大多属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如扭伤、拉伤、挫伤、关节损伤等。从损伤的部位来看,四肢的损伤率较高,皮肤损伤率次之。

1.擦伤

擦伤在篮球运动中十分常见,多为运动场地与自身穿着导致,如运动场地湿滑、有异物、不平整或者鞋子磨损严重等;或者双方在争抢球时被指甲或者其他异物划伤皮肤等。

2.关节软组织扭伤

扭伤在篮球运动中较为容易出现,多为脚踝关节扭伤、膝关节扭伤以及手指手腕关节扭伤。其成因主要是在运动过程中大幅度的身体变向或者较为强烈的冲撞所导致。踝关节在运动过程中是人体距离地面最近的关节,也可以说是承受力量和冲击对多的关节。篮球运动踝关节韧带损伤占首位。[2]踝关节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决定其在跖屈时比较容易发生内翻外翻扭伤,内外两侧的韧带也容易扭伤。膝关节的使用在篮球活动中也极为常见,如急停急起、急停跳投、运球变向、抢篮板等。所以容易在弯曲伸直过程中造成内侧外侧的韧带扭伤,严重时还会造成膝盖的半月板撕裂等。篮球运动离不开对手指和手掌的使用,所以手指的损伤也十分常见,其原因多为不规则的触球使得手指受到来自侧面以及其他方向的力,使得手指关节向两侧或其他方向过度屈伸,导致关节囊撕裂以及关节软骨的损伤。

3.肌肉拉伤

篮球作为全身关节肌肉协调配合的运动,肌肉拉伤的发生也是不可避免的。肌肉拉伤的发生一般情况下是因为在运动之前准备活动进行不充分,导致全身肌肉没有进入工作状态,肌肉粘滞性较高,从而在运动员突然发力过程中造成肌肉拉伤。还有是因为运动员技术动作掌握不熟练,或使用的技术动作不符合力学常规,导致肌肉进行超出合理范围内的收缩和舒张,从而导致肌肉拉伤。

4.挫伤

挫伤的发生多为运动双方动作不合理或者动作幅度过大,从而对身体造成冲撞,导致软组织挫伤,其表现多为红肿疼痛以及皮下有少量淤血。

(二)篮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

1.准备活动不充分

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为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长和预防运动创伤而有目的的进行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比赛做好准备。在进行篮球活动之前要进行切实有效的准备活动,因为人体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身体各部分关节肌肉会处于紧张状态,各部分身体机能并不能满足剧烈运动的需要,这时候贸然进行剧烈身体活动,很容易就会造成身体各部分肌肉关节以及韧带的损伤。而在活动之前进行充足的准备活动,会促进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得神经系统为接下来剧烈的身体活动做好准备。还能降低肌肉关节韧带的粘滞性,使其柔韧性和弹性增加,使其更好的进入工作状态,从而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

2.技术动作不规范

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强、攻防转换快、身体活动十分激烈的体育活动。在不同的目的和作用下也产生了相应的篮球技术动作。而参与者在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之下,会容易出现技术动作的不规范甚至错误的技术动作,从而会因为这些不规范甚至错误的技术动作导致身体不协调,并且会加大各关节肌肉以及韧带的负荷。而学生出于对篮球运动的喜爱以及对高难度动作的盲目崇拜,导致学生经常会模仿这些动作,由于动作的难度较大以及个体身体素质的差异问题,往往不能做到正确的模仿,技术动作容易出现不规范以及错误现象。而这些不规范以及错误的技术动作往往得不到正确的指导与纠正,从而会经常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3.对运动损伤认识不足

普通大学生由于在平常的篮球运动中缺乏专业知识的指导,往往会不太重视运动损伤的发生。而在大学篮球选修课中由于人数和场地的原因,老师往往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课堂教学也往往以基础技能教学和教学比赛为主,对于运动损伤知识也经常是一笔带过,从而导致学生对运动损伤相关知识认识不足。学生往往只是学习了相应的技术动作而没有学习到其背后的原理以及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的关键点,从而导致对容易发生的运动损伤行为不够了解,导致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对可能发生运动损伤的动作不够了解,使得运动损伤的发生。

4.个体素质参差不齐

学生个体的身体素质参差不齐也是导致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教学以及日常篮球运动中,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往往会有体能、身体协调能力、力量、柔韧、灵敏等素质方面的问题,在进行篮球运动这种较为激烈,身体对抗强度大的运动时身体机能就容易受损。而身体机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机能受损后在运动过程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技术动作变形、肢体不协调等问题。此时运动能力相对较弱,极易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

5.篮球运动后没有充分放松

大量文献资料证明高强度运动后进行充分的放松练习是十分必要的。充分的放松练习有利于机体消除疲劳,改善情绪状态,增强全身的血液循环,还可以促进柔韧素质的提高,使得动作幅度增大,关节韧带的延展性提高,从而抑制运动损伤的发生。但是在学生的日常篮球运动以及进行激烈的篮球对抗赛后学生往往会忽视放松练习,这也是导致学生在进行篮球运动后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

6.情绪的影响

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时的情绪状态也是影响运动损伤发生的重要因素。学生在情绪较差易怒时参与篮球运动就容易与其他学生发生过度的肢体接触从而导致运动损伤发生;学生在情绪较为低落时则容易导致动作不规范,肢体动作不协调,动作进行不充分,注意力不够集中从而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学生在情绪极度紧张时进行篮球运动,就容易发生动作僵硬,处理球犹豫不决从而出现不合常规的动作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7.场地器材设施不规范

场地器材等客观因素的不规范也是导致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运动场地不平整、场地中出现异物、场地湿滑、雨后积水不能及时处理、篮筐以及篮球架年久失修等,以及学生自身穿着不规范,身上佩戴装饰用的尖锐物体、指甲过长、鞋子不防滑等都可能导致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

(三)篮球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学生在进行篮球运动中一旦发生运动损伤,不仅会对学生的身体技能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心态,导致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对学生以后的运动学习造成影响,所以运动损伤的预防是十分重要的。

1.加强针对运动损伤的安全教育

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对学生进行关于运动损伤的安全教育工作,使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掌握运动损伤形成的规律,总结预防运动损伤形成的经验,最大限度的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同时,还要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损伤处理知识,使得学生在运动损伤发生时保持冷静的心态,做到及时正确的处理简单的运动损伤。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保证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

2.加强对准备活动和放松练习的重视

运动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练习,使得身体的各个关节肌肉以及韧带得到充分的活动,尽早地进入工作状态,从而更好的适应即将到来的大强度身体活动。准备活动除了要进行常规的活动操和柔韧性拉伸练习之外,还要进行专门的篮球专项准备活动练习。例如各种脚步变化练习、折返跑练习、球性练习和运球转身变向等练习,使身体得到充分的准备。同时也要控制准备练习的强度,提高练习的趣味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兴趣。在篮球运动结束后也要进行充分的放松练习,使得经过大强度运动后紧绷的肌肉关节韧带得到充分的放松,缓解机体的疲劳,减少乳酸堆积,使得机体运动水平更快的恢复,为下次活动做好充足的准备。

3.加强对身体素质的练习

目前经过多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不难看出部分学生体质较差,学生身体素质参差不齐。而进行篮球这种有着大强度身体对抗性的运动就必须要求学生有着健康的身体素质,所以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必须要加强日常对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的练习。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没有充足的体能去支撑体育互动与运动竞赛。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提高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还能更有效的预防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

4.提高技术动作的规范性

正确规范的技术动作是使学生不受到运动损伤的重要保障之一。针对高校的篮球课程而言,教师必须要将第一要义摆在规范篮球的动作之上。[3]这也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认真观看老师的动作示范,掌握技术动作背后的运动原理,在课堂和日常锻炼中不断磨练技术动作直到熟练掌握。对于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也要根据自身身体素质条件合理选择学习的方式,可以采用分解法等逐步学习掌握完整的技术动作,提高技术动作的规范性,才能更好的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5.加强对情绪的控制

过硬的心理素质是发挥应有运动技术的保障,也是避免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要在平时锻炼、课堂练习以及比赛竞技过程中加强对情绪的控制,做到不意气用事、不过度紧张,在机体处于疲劳状态下也要控制技术动作不缺失、不变形,从而做到不论在何种情绪下都尽量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6.加强场地的维护与管理,排除安全隐患

加强对运动场地建设的投入、管理和维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4]同时也要派专人管理,在极端恶劣天气后及时对场地进行清理和维护。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也要教导学生在进行篮球活动时要去掉身上的装饰品、佩戴正确的着装,从而使学生更好的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大学生常见的运动损伤成因主要有:准备活动与放松练习不充分、技术动作不规范、缺乏对运动损伤的认识、身体素质参差不齐、情绪管理不善以及场地器材等方面的原因。

(二)建议

1.学校要加强对场地设施的维护,排除安全隐患。

2.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教授学生运动损伤相关知识。

3.学生在运动时要佩戴正确的着装,加强自身对于情绪的控制,提高对准备活动和放松练习的重视。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身体素质关节
膝盖经常咔咔响,小心“关节鼠”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才是关键
锻炼
新发现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