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认知研究
2021-11-23白国庆刘晓楠
白国庆,刘晓楠
(1. 昆明理工大学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 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为大学体育建设发展确立了目标,也为大学体育实现“以体育人”指明了方向。高校应深入挖掘大学体育中的思政元素,发挥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在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心理、思想等方面的均衡发展和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方面的作用。
1 “课程思政”理念提出的背景及理念解析
1.1 “课程思政”理念提出的背景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对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各门课程教育的途径、方式方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课程思政”理念是最早于2014 年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讲话而提出并进行试点实施的新理念。因此,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可以将“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背景简要概括为以下2 个方面:一是高校教育要以大学生为主体,发挥高校的引领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将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国家建设发展需要、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各门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的根本任务;二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教育发展的规律,不顺应时代的发展,常出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各门课程教育相对分离,没有同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出现了思政课只负责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其他课程负责培养大学生的技能知识和专业知识的错误认识,由此导致大学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各司其职,出现相互抵消,无法实现大学生的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教育。因此,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要求各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到全科课程育人,深入挖掘全科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形成全科课程的协同效应,构建全科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
1.2 “课程思政”的概念解析
“课程思政”既不是单独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也不是其他课程独立于专业知识教授之外的思政教育课程,而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教育理念和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拓宽,并与其他课程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和体系,这种理念和体系需要学校和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课程思政”不是一项专门的课程,是各学科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利用专业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去教育引导大学生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是将思想政治课中包含的内容照搬照抄到其他课程中,而是将思政元素有机地、润物无声地融入其他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指开发大学体育自身思政资源及其将大学体育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塑造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教育体系。
2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2.1 价值塑造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在大学体育中融入“课程思政”,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完善人格、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塑造可以从国家、高校、教师、大学生4 个方面进行分析。(1)国家方面,大学生肩负着国家繁荣发展的责任和使命,“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如何”“大学生是否具备建设国家的基本素质”“如何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塑造”等是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承担的任务。(2)高校方面,大学生是大学体育教育实施的主体,高校要利用大学体育的独特性和多元性的“课程思政”元素,统筹规划,建设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主战场”,制定完善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等,以此促进大学体育的改革。(3)教师层面,体育教师应定期参加“课程思政”培训,创建良好的“课程思政”学习氛围。体育教师在深入学习国家“课程思政”的政策法规和学校为教师组织的“课程思政”培训基础上,转变自己陈旧的教学观念,提升体育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激发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树立正确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理念。(4)学生层面,大学体育实施“课程思政”,可以培养青少年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创新能力、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对大学生的价值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2.2 知识传授
高校和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大学生传授知识,为大学生解惑。高校应制定具体的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具体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课程思政”评价方法等。体育教师要深入挖掘体育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如体育发展史、体育名人语录、奥运冠军的金牌之路等,利用贴近大学生身边的人、事、物,在教学过程中润物无声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挥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以体育人”作用。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知识传授,是体育教师在教授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等内容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团队协作意识,敢于尝试、勇于拼搏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大学生成为国家、社会、人民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3 能力培养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能帮助大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能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其中,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最重要教育任务是帮助大学生塑造完美人格。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可见,体育在人格塑造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大学体育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定性、完善,良好的大学体育能塑造大学生完美的人格。体育教师应发挥大学体育的健身、娱乐、审美、教育、情感等功能,从生理和心理2 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大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为大学生迈出校门、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3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任务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根本问题和根本任务,也是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任务。
3.1 培养什么人
教育强则国强,体育强则国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塑造。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在“培养什么人”的根本任务中,一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远大理想和完美人格的有用之才;二是将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抱负、有强硬的技能本领、有责任使命担当的可用人才;三是将大学生培养成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在“培养什么人”根本任务方面,是要将大学生培养成“有责任使命、有坚定理想信念、既有德又有智”的时代新人。
3.2 怎样培养人
“怎样培养人”是教育实施的方式方法。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为目标,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采用大学体育的理论知识教育、实践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三者相融合的方式开展大学体育课。同时,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要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为引领,以学校为主导,以体育教师为主要力量,以体育课堂为主要渠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同时,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要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优秀体育历史文化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融入教学,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体育教师将体育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拓宽大学体育课程范围,设计优化评价体系,以此完成“怎样培养人”的根本任务。
3.3 为谁培养人
教育是国家之大计,民族之根本。“为谁培养人”始终贯穿于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是中国教育发展永恒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为谁培养人”的重要论述,为中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目标,努力培养全心全意为国家、社会、人民服务的人,努力培养有责任、有担当,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服务的人,努力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发展奉献自身的人,培养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的人。
4 结 语
新时代的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立德树人为育人根本,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中国优秀基因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国家、高校、教师、大学生共同完成,才能建立一个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大学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实现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改革发展的本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