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参与,强化训练,提高初中体育课的教学实效
2021-11-23梁依萍浙江慈溪宗汉锦纶初级中学
梁依萍 浙江慈溪宗汉锦纶初级中学
在初中教学工作中,体育学科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关系到学生全方位的健康发展。与其他科目不同的是,体育课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它不仅需要学好理论知识,更需要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体育运动的实践。但是,现实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实效。
一、阻碍初中体育课教学实效的因素
(一)体育科目没有引起体育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体育科目教学发展由于受到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影响。很多教师认为,初中生只要学好语文数学等文化科目就行。甚至还有的教师枪战体育课讲文化知识。都认为向体育科目这样的副科不用花太多时间在上面。因为体育科目的应试成绩只在中考成绩的很小一部分,比起语文数学等科目就显得不是很重要了。现代学校的体育教学设施也相对较为落后,课时设置也很少。降低的开展体育教学的时效性,阻碍了学生身心综合发展。
(二)初中体育教学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落后的传统教学方式影响到学生学习锻炼体育的兴趣。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老师不注重革新教学方法,导致了体育教学方法,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和学生思想的发展。还有一些老师甚至都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完全靠心情采取随即使得教育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更是会影响学生产生抵触体育训练的心情。
(三)体育课程训练项目较为单一
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及为单一,教师不注重体育教学内容的研新和开发。增加了学生对单一体育训练项目的反感抵触心理,使得学生不愿意积极的参加体育训练,降低了学生参训学习的积极性,单一训练内容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参与热情。
(四)教师和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存在错误的观点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往往对体育在认识上有很大的误区,有的老师侧重于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锻炼,导致学生没有相关体育理论跟进,所以不能提高体育训练的时效性。而有的老师侧重于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这就完全偏离了体育锻炼的宗旨是强身健体,新课程标准要求性的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个性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在讲授理论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训练。
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一)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综合素质
教师是组织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建设的实施者。一位综合素质较强的体育教师带领的学生也一定会有较高的体育素质。在很多初中学校,由于体育课时安排较少,而学校有存在重视文化科目忽视体育锻炼的现象。这就导致了这些学校招聘一些非体育专业的教师到学校参与教学组织。这其实也从另一方面导致的体育教学内容的单一,他们只能教授学生一些简单地队列动作和基础体能。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亟待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只有让教师的素质提高一个档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体育课程教学时效性。
(二)丰富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就是要实现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体育教学,要求体育教师要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不能再像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样,采用单一的教学形式要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体育课程遥给学生创造多种锻炼途径。促进体育教学情境的多样化,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教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三)要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热情
教师的作用就是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和心理承受能力。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不能再像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样,以教师为中心。传统教学的方式开展的课程是枯燥的乏味的,让学生苦不堪言的。不仅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导也较为烦恼,只有家具的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尽人意新课程要求课程的开展要根据学生的素质要求展开。这是在强调,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不能把教师的教学观念,强加到学生的身体意志上,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取多样化的优质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出良好的体育训练范围和积极向上训练的态度。
三、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的热情,注意构筑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训练的问题探究,真正把初中体育课教学的有效性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