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模式研究
2021-11-22陶丹
【摘要】囿于传统观念、教育模式单一、教育资源贫乏等因素,普通高等院校无法满足大学生保持身心健康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需求,缺乏有效的青春健康教育模式。以泰州高校“防艾同伴主持人培育”项目为例,以同伴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泰州几所高校同伴教育实践模式的研究,推动高校内的高危行为转为健康行为。
【关键词】需求;预防;同伴教育;实践模式
大学是学生习得理论知识的殿堂,也是大学生历练人际交往技能、锤炼生活本领的,逐步与社会接轨的成长场所。作为社会公民的一员成年人,大学生在这里既有遵守社会法律法规、培育健康三观的需求,也有在两性交往、保持健康所需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需求。当象牙塔与艾滋病相关联的时候,不免引起社会的共同震惊和担忧。“十一五”期间,中国的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病毒率急速上升,增长率在32%,扣除检测增加的因素,净增长率为20%[1]。青少年高校预防艾滋病(以下简称AIDS)教育的形势刻不容缓。探讨有效的防艾教育模式就成为高校回应学生这一需求和解决高危人群问题的重要举措。
一、需求导向:大学生保持健康所需的知识、技能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
泰州高校2018年、2019年相继申报、主持由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教育厅共同主办的“防艾同伴教育主持人培育”项目并顺利结项;2020年申报并主持由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组办的"青春健康高校项目",经过几年的培育实践,发现当前高校之所以不能有效满足大学生保持健康所需的知识、技能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高校教育滞后,墨守成规,管理层对于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主动性不够。当前,我国诸多高校的性健康教育水平还比较低,高校的性健康教育授课少,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师资力量比较薄弱,高校性健康教育普及力度还不够;有的甚至认为开展大规模和常态化的宣传教育活动,会影响校园稳定,影响社会声誉,导致高校缺乏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积极主动性,不愿意大规模、常态化宣传。根据2020年泰州高校开展的同伴教育的前后调研结果表明,在校大学生们对性健康知识从获取方式、活动的参与性、行为的认知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凸显了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流于形式,活动效果有所欠缺。
二是现行高校教育的内容与模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信息化时代,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型升级,社会风气开放,资源多元,人与人之间的包容性增强,相当多的青年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正处于特殊的身心成长阶段和社会角色演绎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都很强,而在性相关问题上识别能力和防御能力较弱,主观认为艾滋病离自己的生活圈很遥远,心理不设防,再加上性观念开放,为艾滋病在青年群体中的发酵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2020年泰州高校的调查问卷的调研结果表明,0.4%的学生第一次发生性行为时是和临时性伴侣;8.75%的学生性取向是双性恋或者不确定性取向;83.53%的学生没有听说过暴露后预防(PEP)的相关知识。
三是缺乏综合干预实效性。社会健康教育资源匮乏,纵向上看,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性的文件,防治经费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但是对于涵盖全国3万多所实验室和4000多家治疗定点机构的庞大的服务网络来说,很难有效到达基层。横向上看,还未形成大学生个人、家庭、社会、高校共同参与的网络架构,未形成预防教育的合力。大學生个人不重视、家庭相关教育的缺位、社会歧视现象较为严重,容易造成民众恐慌心理。根据2020年青春健康项目社会实践——微笑抱抱的街头实践来看,只有13.2%的受访者愿意同扮演者拥抱,绝大部分受访者远远就走开了,对于艾滋病患者普遍存在抵触心理。
二、实践:基于“防艾同伴主持人培育”项目的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
高校是大学生群体学习、生活、社交的聚集地,容易集中,便于宣传,“防艾同伴主持人培育”项目旨在针对大学生这一目标人群实施有效干预措施,达到群体预防的实效,从而推动高校内的高危行为向健康行为转变。当前高校开展防艾教育主要有三种模式:一类是传统的师生间教学模式;一类是学生自主参与的社会性活动;一类是高校组织的朋辈间的同伴教育模式。与前两种形式相比,朋辈间的同伴教育模式具有明显的宣传教育优势:
一是根据泰州高校调研结果显示,在性健康方面遇到困惑时,大学生更倾向于向同龄人咨询和交流;在健康信息可靠度方面,82.2%的学生更认可学校性健康讲座和专业课堂;有55.34%的大学生表示在最近一年参与过有关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服务。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同伴教育和招募同伴教育主持人,既符合当前大学生的倾诉需求和知识储备需求,也符合大学生主动参与宣传的志愿诉求。朋辈教育相较于师生间的教学和少量的自主社会实践模式而言,更具有天然的亲和力、说服力和示范效应。
二是同伴教育模式便于防艾宣传形式的多样化和信息化,利于创新防治教育模式和提高随访服务能力。00后是网络的原住民,是各种社交APP软件的主力军,他们具有使用多个QQ、多个微信群的信息的习惯,喜欢在云上、在线上与人分享观点,平等交流,也愿意在线下和朋友、和家人、和老师交流一些社会问题;这样的浓厚的互联网的平权意识,使得以教师和父母为代表的成人的权威性在他们的心目中开始急剧的下降。因此在大学生群体中,同龄人更有话语权,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泰州高校实施的“防艾同伴主持人培育”项目就是利用学生的互联网平权意识和规则意识,通过培养同伴教育主持人,以点带面辐射性的开展群体教育的一种特殊方式。通过校园平台发布招募志愿者讯息,通过面试和课堂强化对同伴教育者专业知识的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讲授技巧,然后再由他们向周围辐射,诸如每人每学期开设不少于2场的宣讲,每场不少于20人次,每学期完成每人辐射50人的目标任务,一个学期四期培训班,每期30名同伴教育者,一个学期累计教育宣传辐射人次可达6000人。
三是同伴教育以社团和第二课堂为依托,开展互动参与性强的项目,宣传效果更显著。学校依托志愿者协会的青春健康小组成立了青春健康同伴社,是高校开展青春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相继组织开展了“爱护我们的青春年华”——世界防艾日主题活动、防艾主题辩论赛、校园骑行、防艾防艾线上宣传、同伴主持人交流分享会、暑期社会实践调研、防艾情景剧大赛等。活动参与性强,大学生们在自主组织、自主选材宣传、自主交流中,学到了科学的知识、完成了自身知识储备和交流技能。具有较强的受众优势。
同时学校以团委、心理健康中心、后勤管理处共同牵头,组织了一支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执证医生等为主体的青春健康讲师团队,指导青春健康同伴社,逐步建立健全了健康校园的教育框架。与市计生协、市疾控、市红会、医院等部门加强合作,搭建合作平台、强化资源整合。
三、协同路径:基于“防艾同伴主持人培育”项目的思考
首先,高校要树立“青春健康”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营造院校健康育人环境,把健康教育融入高校育人的各项环节。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的核心与本质,青春健康教育既是高校主动回应青年大学生对于健康知识的需求,也是传承和创新德育的时代新内容,既是性健康专业知识的传播与讲授,也是对大学生价值观、社会规范、行为秩序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作为教育的供给方,高校需要在丰富教育内容、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堂、改善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创新,成为防艾教育的宣传主力,实现校园零艾滋的美好愿景。
第二,积极开展大学生自主参与与自主教育的新模式;按照问题导向与健康需求、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相促进、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协调、维护个体健康与增强社会责任相统一的原则[2],高校同伴教育主持人项目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主体性作用,通过教授系统化知识体系后,由学生担纲主讲,自主联络授课班级、自主组织活动形式,通过心理破冰活动、室外游戏、知识问答、情景剧竞赛等,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三观,遵守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以此弥补正规课程缺失的性健康教育,让大学生积极地的自主学习和参与到艾滋病预防和性健康教育的有关宣传和培训当中,真正意识到艾滋病和性健康是关系到自身切实利益的事。
第三,与地方政府部门及NGO组织的联合:政府行为是我国防艾工作的基本特色,也是我们预防艾滋病教育的主要优势,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红十字会和爱卫会等主要单位和社会組织各司其职、协同发力,在大学生艾滋病预防宣传和性健康教育方面提供知识支撑、资金援助和政策支持。疾控部门要进一步健全服务网络,争取在高校的检测咨询服务可及化,方便有意愿的大学生群体开展自我检测服务。
互联网时代,主管部门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宣传模式,主动出击,顺应互联网思维和大学生教育特点,整合现有网络宣传资源,构建性健康教育官方互联网平台,不让宣传资源鱼龙混杂,筑造有别于传统说教的、青年大学生易于接受、轻松的交流方式。通过官方互联网的知识搜索和传递,大学生既会有适当的紧张心理,又可以有效消除社会恐慌情绪,从而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加入到全民防治的宣传队伍中去,实现大学生群体由易感染人群到宣传主导者的身份转变。
参考文献:
[1]近5年来我国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增35%,[N]中国青年报,2015-11-26-(01版) http://zqb.cyol.com/html/2015-11/26/nw.D110000zgqnb_20151126_6-01.htm.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S],2017-7-11.
[3]崔丽,云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艾滋病预防和心健康教育项目评估研究,昆明医科大学硕士论文[D],2012.
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项目“疫情下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SJB1262)。
作者简介:陶丹,女,江苏连云港人,1980年1月生,,硕士研究生,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音乐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