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三语文备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1-11-22郑建芳
郑建芳
摘要:语言文化所涉及的层面之多、范围之广,并不是简单的总结能够概括,这也成了学生备考时心态紧张的原因,正是因为学海无涯,尤其是语文这类比较考验主观状态的科目,所以学生更加会因此导致备考滞涩的问题。然而任何章法都是有迹可循的,在高考备考期间,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规划作用,不仅帮助学生解决考试层面的问题,更要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状态以应对考试。本文针对高三语文备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策略分析探讨,提出建议以供他人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备考策略;问题分析;解决方案;方法探究
高考是众多学生心目中的一道坎,正是因为太过重视所以导致了心理层面偏激,其实备考也算是一种心态的调整,所以教师在复习教学的时候也要适当运用轻松的方式来让学生卸下心防。教学与身心状态本就密不可分,尤其是语文这样需要通感且深入理解的科目,某种程度而言,有着得天独厚的感染力,所以教师要运用好这一特性,不管是从内容上切入,还是从教学形式上穿插,带给学生良好的备考体验并调节身心状态,也是对高考的一种加持。
一、由点引面,化繁为简
高中语文的学习复习基本都是以专题形式进行,比如诗词赏析、现代文阅读、命题作文等,每一个大主题背后还细分到很多小点,所以学生在复习的时候面对无尽的材料,难免会觉得苦手并且时间不充足,所以日常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备考阶段显然并不适合增加焦虑,教师也不要总是增加学生的负担量,在这种层面上抓住基础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在专题复习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注重基础得分,比如背诵诗词和基础判断类。而为了能让学生感到学习进阶并充满信心,教师就可以考虑文化联动,例如在讲解诗词的时候联合背景拓展,形式上可以走较为轻松的思维联想路线。以《庖丁解牛》一课为例,教师除了带领学生复习原文之外,可以拓展想象空间,例如结合时代背景诸子百家,就会让人联想到《逍遥游》之类的篇目,拓展思维上还可以综合对比老庄的思想,从而理解课文内容的深意。这不单单是两篇文章的拓展,也是同类别百家思想的碰撞体现,可以借机总结同时代其他流派的作品风格以及时代特色,这样面对文言类题型就会有很大的把握。所以复习就要善于把知识层面进行结合联想,把繁杂的层面由一个点串联起来,化繁为简从而清晰思路,自然会明朗不少。
二、寓教于乐,趣味进阶
高中语文的进阶层面已经比较深入,学生的知识储备也不低,全看主观分析以及擅长的领域,所以备考阶段难免会让学生感觉的无力,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规划,以别出心裁的复习形式来转移学生的压力。其实这个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已经达到饱满状态,之所以会心慌是因为知识是无限的,总会有自己未曾涉及的领域,所以思维观念需要板正过来,在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最主要的是融会贯通的运用,所以教师可以效仿古人进行文采展现。好比《兰亭集序》中的曲水流觞,这种文雅且富有娱乐性的形式也可以在语文课堂中运用,教师可以将做题转变为这样的展现形式,复习课上选出一个主题来让学生进行展示,形式更像是娱乐游戏,比如诗词接龙进阶飞花令,参考《中国诗词大会》的形式进行拓展。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这类文化类视频,包括《中华好诗词》之类的,让学生跟选手一起进行答题,不仅能够增强信心并验证知识储备效果,也能够透过较为娱乐的形式来放松身心。其实备考到最后就是调整心态的过程,日益浸润涵养即可,显然寓教于乐的形式可能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预期。
三、多元融合,放松身心
語言文化和其他科目有着本质的不同,那就是并没有标准的对错之分,只有左右之别,也就是很多层面都会非常主观,但并不能够盖棺定论对错,只有方向上的偏离与否,所以基本概念如此,教师大可以放手一搏,为学生创造留白空间进行复习衍生。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擅长的领域,语文层面也是如此,每位学生擅长的点都不同,喜欢阅读的材料也大相径庭。既如此,教师完全可以进行自由探讨会,充分地让每个学生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复习方向,可以是文章心得,也可以是书目介绍推荐,还可以是解题思路分析,甚至是结合国漫或者游戏中文化衍生的部分进行探讨也并无不可,总之内容不限,就是让学生进行文化展现和交流。一来是让他们信心加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如数家珍,也算是侧面提升自信心并且加强巩固概念,二来也能够让他们从繁重的学习压力中暂且跳脱出来,回顾一下自己的成果,其实已经足够优秀了。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和陪伴,激发学生的信心并且给予鼓励,调整好心态才能够应对考试。
四、结语
语文教学本就带有主观色彩,所以复习的时候也可以放大这个特性,让学生彻底放松心态,但不是松懈,足够重视且能够正常发挥即可,到了最后的阶段就浸润涵养,在正确的思维观念中吸收知识便可。
参考文献:
[1] 白艳萍.提升高三语文备考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语文课内外,2019(32):343.
[2] 刘雨晖.提升高三语文备考有效性的思考[J].新智慧,2018(17):57.
[3] 李朝晖.浅谈提升高三语文备考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语文课内外,2019(3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