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言”入“文”

2021-11-22高笑可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高笑可

摘 要 由言入文,即在文言文教学中实现言和文的统一。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字词,分析其义素构成或词义引申脉络,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然后,在准确把握字(词)义的基础上,领悟文言文所蕴含的文学、思想、文化魅力。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由言入文;文言文教学;字(词)义分析;文本主旨

多年来,中学的文言文教学常常摆脱不掉重言轻文和言文分离的局面。逐字逐句的翻译式文言文教学,不仅占用课时,而且对学生真正理解字词在语境中的意思帮助不大。更重要的是,它把文言文所承载的文学、文化和艺术魅力大大削减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指出,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学生要学会“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阅读文言文时,“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清代的戴震在《与是仲明论学书》中指出,“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必有渐。”我们所说的“由言入文”,即在文言文教学中实现言和文的统一。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字词,分析其义素构成或词义引申脉络,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然后,在准确把握字(词)义的基础上,领悟文言文所蕴含的文学、思想、文化魅力。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有真正地理解、把握了字词的意义,才能够加深对作品主旨、文学内涵、文化意蕴的认识,提高欣赏品位,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以下分别以《记承天寺夜游》《陈情表》和陶渊明的诗文为例,来探讨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贯彻“由言入文”的理念,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一、由字(词)义的勾连,领悟文章的题旨要义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结尾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尤其耐人寻味。而在这句话里,“闲”又是解读文本主旨的关键。

学生在查阅古代汉语工具书时,如果查的是“閑”,就会发现它和“悠闲”的意思相差较远。实际上,学生应该查“閒”字。《说文解字·门部》:“閒,隟也。从門,从月。”“隟”是“隙”的另外一种写法。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夫门当夜闭,闭而见月光,是有间隙也。”“閒”字的构形,选取的是门缝中透过月光的场景,其本义为“缝隙”。

有了缝隙,就是有了间隔。时间上的间隔,就是“闲暇”。我们平常所说的“空闲”,实际上就是在忙碌的间隙,那段空白的、可以从容安排的时间。《说文解字·门部》:“閑,阑也。”“闌,门遮也。”“閑”字的本义是“马厩里面隔开牲口的木栏”。我们要注意,这里面有“隔开”二字,加上古代的读音很近,所以在“间隔”这个意思上,它们是有联系的。唐代以后,“閑”字就开始主要表示“闲暇”,而“牲口圈里的木栏”这个意思逐渐被废弃了。为了保持和“间”字的明显区分,“闲暇”的“闲”,也在读音上产生了变化。

那么,“但少闲者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閑”,从字面上看,是“闲暇”的意思,“闲人”就是“清闲无事之人”。“闲”字所表达的,是苏轼夜游承天寺之后清净悠闲的心境。这种理解固然不错。但如果我们能结合作者此时的身世背景,就能品出“闲”字背后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这篇文章创作于苏轼谪居黄州之时。此时,作者刚刚经历了“乌台诗案”,人生起伏的感慨,被贬之后的悲凉,无人可诉的惆怅始终萦绕于他的内心。从儒家积极进取的角度上看,这种无官无职的清闲生活颇有一些自嘲的意味——无法修齐治平,施展自己的抱负,只能在这里做一个闲散之人。但从道家超脱的角度来看,却是失而有得,难得能欣赏到如此澄澈空明的景象。这样一来,才能够引导学生将作者复杂的内心感受理解到位。苏轼的思想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因此能在挫折之中找寻到超然自适的状态,其作品也更具艺术的魅力。

二、由字(词)义项分析,理清文章的文气脉络

《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篇奏章。李密作为亡国之臣,对新君司马炎的征召诚惶诚恐。如果坚辞不就,即使侍奉祖母的理由足够充分,也难免为甫登皇位的晋武帝所猜忌。所以,怎样打动皇帝,既不去就任,又能让皇帝不降罪于己,李密确实非常犯难。最终,李密还是以“真”为原则写就一篇奏章,让自己渡过难关。

《陈情表》课后题目中指出,“本文层层推进,措辞委婉,情真意切地陈说了自己不能应命的理由”,这是纵向读本文的一种思路,即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来读。下面我们提供另一种读文章的思路——以“情”为关键字,横向来读,整合式地进行阅读,以更好地梳理文章的脉络。

《陈情表》的“情”字,是这篇文章的“文眼”。“情”在《汉语大字典》《王力古汉语字典》中的义项,总体上可以梳理为两类:一类是感情类,如感情、情绪、志向、意志、爱情、情趣等;另一类是实情类,如实情、情形、本性、常情、常理、真实、诚实等。《陈情表》中所陈的“情”主要也是这两类:一是实情;二是感情。实情就是,祖母辛辛苦苦养育我成人,她身患疾病之后“我”尽心服侍,不曾离身。后因孝廉多次被征召为官,我都坚辞不就。本朝以孝治天下,“我”本想为官施展才能,无奈祖母身体老迈,“我”只能继续侍奉膝下。

如果这篇奏章所陈的仅仅是这些实情,恐怕还不能真正地打动皇帝,也就不能使李密免于“狼狈”的处境。它之所以能够打动人,成为千古言“孝”第一篇,主要还在于它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真实、细腻而又深沉的感情。其中包括:祖母对自己辛苦的养育之恩;成长过程中无人扶持的孤苦之情;悉心服侍祖母的一片赤诚之心;对于能被圣明的皇帝发现并征召做官的感恩之意;对于想要应召又不能的无奈之情;对于紧急诏书逼迫的焦虑之情;对于“进退狼狈”处境的不堪之情;对于祖母身体日渐衰弱的难舍之情;对于写奏章给皇帝辞官的愧疚之情。

我们紧紧抓住“情”这个核心字,仔细梳理它的两类义项,横向地、清晰地剥离出了《陈情表》的两条表达主线。这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复杂的实际情况和感情交织在一起,李密向皇帝展示出了虽忠孝不能两全,但心怀赤诚、襟怀坦荡、饱含深情的真实的自己,最终打动了皇帝。

说到底,与其说是这些实情和真情,以及背后的这个真、善、忠、孝的李密打动了皇帝,倒不如说这种蕴含着隐忍、矛盾、富有魅力的人性,穿过奏章,引起了皇帝的共鸣,也引起了后代读者的共鸣。

由此可见,通过对文章关键字(词)的义项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整合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文气脉络。

三、由字(词)思想文化内涵分析,理解作者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

陶渊明的诗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多有出现。对于陶渊明其人其文,我们往往会用“忘我”“超脱”“冲淡”“自然”这样的字眼来界定。不过,这些词对于生活经历和阅读、审美经验并不丰富的学生来说,未免有些抽象。下面我们通过陶渊明诗文中的“忘”字,以及“忘”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中的意蕴,来解读陶渊明的内心世界,并探讨其思想价值。

“忘”字在陶渊明的诗文中多次出现。例如: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生传》

我们先来考察“忘”字的本义。《说文解字·心部》:“忘,不识也。从心,从亡,亡亦声。”段玉裁注:“识者,意也。今所谓知识,所谓记忆也。”所以,“忘”是个会意兼形声的字,本义是“不记得”。《说文解字·亡部》:“亡,逃也。”所以“忘”的构形义是:有什么东西从心里(古人认为心是记忆器官)逃走了。这体现出古人的智慧:“忘”是一种动态的心理过程,从知道或记得某个事实,到它浑然不觉地从心里逃走(忘记),再到事情发生或应该发生后意识到这种情况。

我们再来看看“忘”字的思想文化意蕴。众所周知,陶渊明的诗文和思想受先秦老庄思想的影响较大。《庄子·大宗师》中,庄周借颜回与孔子之间的对话,表达了他“坐忘”的思想。

颜回曰:“回益矣。”

仲尼曰:“何謂也?”

曰:“回忘礼乐矣。”

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

曰:“何谓也?”

曰:“回忘仁义矣。”

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

曰:“何谓也?”

曰:“回坐忘矣。”

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

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庄子崇尚从忘记礼乐等外在的规则,到忘掉仁义等内在的训诫,再到忘记自我的得失和形体,最后达到离形去知,与天地同化,与自然一体,无差别地对待万事万物,无所偏好,这就是“坐忘”。

《庄子·外物》中还表达了另一种有关“忘”的思想,那就是“得意忘言”。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得意忘言”说认为,言是为了表达心中之意,如果我已经领悟了对方的心中之意,就不在乎对方是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的了。

这是《庄子》中两则关于“忘”的论述。以上我们梳理了“忘”的词义、“坐忘”的思想境界、“忘言”的艺术表达观等,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陶渊明《饮酒》(其五)里面的“诗眼”——“忘”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们要注意诗中的几处关键词句:心远、悠然、飞鸟相与还、真意、忘言。心远,是说让自己的注意力和思考对象远离车马喧嚣、人迹杂沓之地,就自然地听不到这些声音了。注意,“忘”字的构形意图是什么东西不自觉地从心里逃走,而这里陶渊明强调的“忘”则是一种人生的主观努力和修为——忘掉外物。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里的超然物外,其实或多或少还有些刻意为之。

而后面的诗句里,与南山不期而遇,让人想起苏东坡的诗句“身如不系之舟”,诗人则是在不自觉中忘掉了自我。“悠然”“飞鸟相与还”,从这些词句已经可以看出,诗人此时仿佛与万物融为一体。飞鸟日升而出,日落而归,太阳亦是东升西落,万物终有自己的归宿。在夕阳的映照下,磅礴苍茫的群山与成群结对的飞鸟所组成的绝美意境下,诗人仿佛也找到了自己精神上的归宿,那就是听从自己的内心——与众鸟一起归还山林和田园,与自然冥化为一。这就是诗人在“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所悟到的“真意”。就这样由“言”入“文”,一步步引导学生领悟忘外物、忘我、坐忘的几重境界。这首诗的结尾,虽落到了“忘言”这种艺术艺术表达方式,但其实,“真意”已经融于前面的诗句之中了。

其实,陶渊明的这种从“忘”出发,进而还归山林,获得人生真意的人生路径,在其他文章中亦有体现。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营造出桃花源这样理想的社会形态和社会面貌,靠的也是“忘”——“忘路之远近”。桃花源,是渔人在山林中没有目的、自由自在穿行时发现和到达的。等到为以后再来做准备,“处处志之”,拼命想去记住,去识别,去追寻时,反而迷路,再也不能找寻得到。《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自叙读书的境界,“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自叙生活状态,“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这种任由自己喜好去做事,听从自己的内心去生活的状态,何尝不是一种充满真意与真趣的人生呢?

以上,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由“言”入“文”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字词,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探索文言文所蕴含的文学、思想、文化魅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所选的“言”,未必是艰深的字,但须是处于文章紧要处的、亟待我们重新深入理解的字。这个字是一个桥梁,通过它,能直达文章的题旨要义、文气脉络,或者思想精髓。

[作者通联:北京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
不识“文言”真面目只缘身在“剖析”中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提升方法探究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