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理念下中职英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探究

2021-11-22高慧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8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中等职业新课标

高慧

[摘           要]  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中职英语课程应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以互联网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生发展为核心,构建多元化、多维度评价机制,从两个角度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信息素养;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8-0216-02

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新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与实践逐步形成学科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职场语言沟通能力、思维差异感知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自主學习能力。

一、中职英语课程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结合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帮助引导学生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理解,把握主要内容和思想精髓,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其他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习实训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情况作为衡量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效果的重要标准。

二、开展中职英语课程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以互联网为基础,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互联网+”学习模式已成为一种学习趋势。英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合作、交流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将信息素养与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自主学习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

1.课前发布导学任务卡,明确学习目标,整合信息资源

导学任务卡以活页的形式呈现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将任务和相关教学资源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提前一周发布,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促使学生主动发现信息、收集信息,并将获得的有价值信息与学习主题进行匹配分析、与已有知识进行重组加工,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技能。以中专英语第二册中第3单元为例,如表1所示。

2.课中导入话题讨论,理解多元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话题谈论导入环节,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看似随意的导入环节,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归纳总结,拓展和提炼知识点;学生通过课前任务的素材积累,进行交流表达,分享学习资源,从多维度、多角度感知不同文化背景下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学习中外优秀文化、拓宽国际视野、理解文化差异,形成对外国文化的正确认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提升开放性认知,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文化传播。以中专英语第二册中第10课为例,如表2所示。

3.课后紧扣拓展实践,拓展广度、深度,实现知行合一

《新课标》指出:“语言技能的发展不仅要依靠课堂教学,还要借助泛听、泛读等课外实践活动来实现。”课后作业除单元英语知识的巩固训练之外,一方面分次将单元对话、课文内容以单人或多人形式进行朗读,教师个别指导,学生轮次参与。通过合作参与、展示示范等方式,将学生朗读的音频发布在喜马拉雅山App、云班课等网络平台,用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多次泛听、多次练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要紧扣单元主题,寻找主题阅读内容和设计实践活动,拓展延伸阅读,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延伸,补充文本、升华主题,可以引导学生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升思辨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中专英语第二册中第9课为例,如表3所示。

(二)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构建多元化、多维度评价机制

《新课标》指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监控、促成和诊断教学目标达成的保障”。“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对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监控,对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实时监测,不断完善教学,促进学习,保证课程目标的达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存在学习主动性不强、基础知识分层严重等现象,教师应该坚持立德树人,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1.以“最近发展区”为基础,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由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又称“潜在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把课前准备、课堂表现和课后拓展的每个环节纳入评价中,以学生个体纵向发展为评价主要内容,进行过程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允许学生依据自我发展轨迹参与学习环节,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潜能。过程评价中注重任务的完成情况、团队协作的效能、语言表述情况等多维度,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中,多以“学会了……技能,学习到……相关知识,在本次小组合作中担任……的职责”等语言进行描述,鼓励学生多展示、多交流,同时也客观指出学生需要提升的能力,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2.以多元评价为主体,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习惯

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多元主体评价,积极开展学生自评和互评,通过认知实习、跟岗实习的环节,鼓励用人单位、实习单位参与评价。教师评价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纳入评价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情况和课程完成情况进行实时监督,不断反思并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鼓励学生自我探究、同伴互助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通过学习解决真实问题,在“学习、评价、反思、改进”的过程中体验成长快乐,实现发展、进步和提高的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中专英语第二册中第9课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为例,可以根据学生专业,依据就近原则选择实践地点,开展实践活动,如参观株洲动力谷、规划馆、云龙双创产业园等。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通过企业从工作纪律、团队协作、任务完成度等方面进行表现型评价。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05.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中等职业新课标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自治区近年将建65所标准化中职学校
数据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