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优化中职德育课堂

2021-11-22苏晓丹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8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优化德育

苏晓丹

[摘           要]  德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与精神素养的主要途径,所以为确保德育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教师应该从德育方式改革与创新着手,致力于创造高效、科学、轻松、适合的德育课堂学习环境。现阶段,在我国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教师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根据中职德育的内容,全身心地投入优化课堂教学工作中,旨在提高中职德育的全面性和高效性。首先分析中职德育课程实施课堂教学优化的重要性,然后阐述了当前中职德育中存在的弊端,最后总结了一系列有利于课堂教育优化的德育教学策略,希望对中职德育革新有所启迪。

[关    键   词]  中职教育;德育课程;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8-0182-02

优化课堂教学的思路主要包括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等,所以中职德育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合理优化,必须从多个方面实施改革和创新。基于此,中职德育课教师需要积极贯彻和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以此构建出适合开展德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此外,教师还需要不断创新适合于中职学生实际学情的教学方式,一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二来帮助学生掌握德育学习的方法。通过全方位的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措施,真正发挥课堂教学优化的實质性效果,才能为中职学生创建高效的德育教学课堂。

一、中职德育课程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教育是我国立国之根本,是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所以教育领域中的改革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就中职德育课程优化课堂教学工作而言,不论是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还是对中职教育的未来发展,都起到了极为利好的推动作用[1]。首先,实现课堂教学优化的目标,可以整体提高当前中职德育的水平,以此达到强化核心素养教育与立德树人教育的效果,继而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能力的优质人才。其次,德育课堂教学的优化有利于摆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适应自身与社会发展的品格。最后,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优化,有利于推动中职教育体系的发展,有益于提升中职教育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声誉度,继而为中职教育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中职德育实施课堂教学优化,对学生、社会、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意义。

二、当前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之所以极力开展课堂教学优化,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德育的有效性、适应性和全面性,以及剔除当前中职德育教学中的不利因素和教学弊端[2]。基于此,将针对现阶段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索,以此为实现课堂教学优化目标提供良好的支持与帮助。

(一)德育课堂教学理念有失科学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思潮的不断深入,诞生了多种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如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等,也正是在先进思想与理念的加持下,使得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一路高歌。但是在当下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优秀、先进和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并没有得到重视和贯彻,从而对中职德育带来了巨大的阻碍。首先,德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旧扮演着课堂“主宰者”的身份,全面控制着实践教学的方向和内容,如此一来学生只能被迫接受学习,由此不难发现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在以生为本理念贯彻上有所缺失[3]。其次,中职德育课教师对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即一些教师认为中职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好知识、掌握专业技术,而不是过多地重视道德品质的养成,甚至还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道德和品质,完全可以在步入社会后逐渐养成,在此种教育思想下中职德育课堂将会失去教学的意义与方向,由此可见,中职德育课教师没有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落实到位。

(二)德育课程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教学方式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直接关乎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效率,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一旦教学方式出现不合理、不适应、不科学的问题,必然会降低教学的实效性。就当前中职德育课堂教学而言,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枯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坚持采用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如此一来就形成了“教师只负责讲,学生只负责听”的局面,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降低了德育教学的效果。第二,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和枯燥性还体现在教学流程上,即很多中职德育课教师长期以来,将课堂教学流程设定为讲解知识—检查知识—巩固知识,在此情形下不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还导致德育课堂毫无活力与激情,最终影响了德育的质量。

三、中职德育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

结合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教师需要在优化课堂教学时,采取针对性与科学性的改进和创新措施,以此提高课堂教学优化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一)重点更新德育教师的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直接影响教学的方向,所以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优化应该重点更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从而保证德育课堂教学的科学性[4]。首先,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做好教学身份的转变,即由“课堂主宰者”的身份,转化为“课堂引导者”的身份,以此明确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从被迫性的学习转变为自主性的学习,继而为学生营造和谐、轻松、愉悦的德育课堂学习氛围。其次,重点强化教师“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让教师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形成文化知识教学与德育并行的科学教育形式。如此一来,必然能够提高教师开展德育教学的积极性,也就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通过更新德育课教师的教学思想,为课堂教学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提供了良好的动力。

(二)致力于创新德育教学的方式

教学方式的创新对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直接提高德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基于此,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优化工作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推行适合学生的高效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德育教学内容开展创新工作[5]。首先,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为了调动德育课堂教学的氛围,教师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合理融入德育教学内容中,用以改变德育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枯燥性。其次,为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以及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和科学性,教师可以将实践活动作为德育教学的载体,以便将局限性的课堂教学扩展到课堂之外、校园之外,以此为学生创建真实性和体验性的学习模式。例如,在职业道德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实践性的研究课题,像是“深入社会开展调研活动,近距离感知职业素养和道德”。接下来,教師需要将课堂教学时间完全交给学生,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定实践活动开展的方案和流程。为保证实践性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实践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知识,并助其形成适应自身发展的职业道德及品质。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不但成功完成了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优化任务,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了德育教学的质量。

(三)合理运用丰富的德育教学资源

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优化还可以加大对德育教学资源的应用力度,一来丰富德育教学的内容和增强学生学习的体验感,二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6]。以多媒体功能辅助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德育教学的内容,在网络上搜索与之相应的时政热点,并将其作为德育教学内容的载体。如此一来不仅改变了单纯以书本知识为核心的教学形式,还有利于学生养成关注国家大事、社会焦点的良好习惯,进而为学生后期的德育学习,以及步入社会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优化是提高德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所以教师应该摆正教学思想,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以此才能为课堂教学优化提供有力支持。从更新教学思想和理念、创新德育教学方式、合理运用德育教学资源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想法,希望可以对中职德育教学有些许启发。

参考文献:

[1]惠晓.实践教学法在中职法律课程的运用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20.

[2]何平.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3]邓续单.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9.

[4]江卫君.中职《德育》生活化教学改革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7.

[5]俞亚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7.

[6]陈晓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过程性评价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优化德育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