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技能竞赛

2021-11-22张琴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8期
关键词:公差专业技能测绘

张琴华

[摘           要]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需要一大批熟悉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的现代工匠型专业技能人才。通过本项目的集训指导经验,总结出在训练中要充分把握赛项的目的、方向、考核重点;在训练中注重剖析、领悟注意事项;以赛促教,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关    键   词]  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实践;以赛促教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8-0116-02

近年来,对一所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评价通常都是根据它的职业技能竞赛成绩,竞赛项目也逐渐与行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对中职机械类教育教学改革起到引领作用,对跨产教融合、教学与竞赛的融合具有深远意义。本文浅谈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技能竞赛的实践分析与总结,通过剖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期望学生的竞赛成绩能进一步得到提升。

一、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概述

(一)赛项目的

如今,国家在提倡智能制造,就要不断提升工业企业的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现代工匠型专业技能人才,通过参加“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竞赛项目,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营造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氛围,得到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该赛项可培养学生的机构传动分析能力、零部件的测量和绘画技能、机械设计思维、机械软件的三维建模和工程图的能力,也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锻炼一支技艺精湛的优秀教师团队。通过专业技能竞赛,指导和推动专业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掌握高水平专业技能的人才,同时,通过竞赛探寻到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的教学方法。

(二)赛项内容介绍

竞赛项目要求选手熟悉常用机械构件的结构特性;对典型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在实际中应用的灵活驾驭;领会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在机械零件几何精度的应用;利用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的知识科学地标注。通过考核选手对零部件的测绘、手工绘制草图、计算机三维建模与2D工程图、装配技能、质量管控、职业素养等水平检验选手的综合技能水准。在竞赛规程与评分标准方面参照国际大赛的规则和标准,赛题设计贴合企业生产的典型项目案例,严格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执裁,从而引导中职校加强专业基础课程改革,使之不断与生产实际及专业课程相结合,做到岗位标准与课程标准相统一,进而改变专业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實现“做、学、教”一体化。

(三)赛题设计思路分析

赛题设计融合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公差与配合、CAD技术等学科知识,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机械设计能力、绘图技能。但由于中职生源的多元化,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绘图技能和三维空间思维能力及机械设计能力不足。因此,在指导训练时,应借助项目教学法,逐步完善知识结构,并加以强化训练,提高各项专业技能。例如,在进行优化设计时,要懂机构传动特点,如何进行结构优化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对标准件的合理使用,会熟练查找各种机械设计手册,并按照最新国家标准执行。通过理论与实践不断训练,从量变到质变,真正掌握知识技能,才能为实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竞赛中的注意事项

(一)零部件测绘的方法和表达(如下图)

在绘图过程中确定零部件的最佳表达方案,这是竞赛中的一个难点,需要学生具备剖析零件和表达零件图样的能力。在确定图样的表达方案前,首先要对零件进行分类,判断它属于什么类型(轴类、套筒类、轮盘类、叉架类还是箱体类零件);其次对零件进行形体结构分析,了解零件的工作原理和加工方式。画装配图时,主视图一般采用全剖视图的表达方式,结构上应反映各零件的装配关系,其他视图则根据表达结构的完整性选择恰当的表达方案,尽量避免虚线表达。

零件的表达最关键的是主视图的确定,主视图的选择应遵循形体特征、工作位置、加工位置等原则。通常情况下,回转体类零件应根据加工位置,将轴线放成水平位置绘制,叉架、箱体零件则根据工作位置来绘制。主视图应能充分反映零件的结构形状特点,一般表达结构较多的为主视图,再针对表达不完整的地方,选用其他视图加以补充。

(二)测量尺寸要正确,标注要合理

测量作为零部件测绘中非常关键的步骤之一,测量结果的准确与否,将会在零件质量及装配关系和工作性能中体现出来。所以,在测量尺寸的过程中要格外细致,要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基准以及科学正确的测量方法等。

尺寸标注要科学合理,在满足零件的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使零件的加工、测量的工艺符合要求。应满足以下几点:选择正确的基准、重要尺寸必须标注出来、符合加工工艺、测量方便、同一方向只能有一个非加工面与加工面的联系。

(三)技术要求要合理

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这几个因素是技术要求的主要内容,是尺寸标注的重点也是难点。

1.表面粗糙度

其检测方法很多,比赛中为获取表面粗糙度值,常采用表面质量比对块通过比对确定。

2.极限与配合

根据拆装过程中实际零件配合的种类来确定极限与配合。间隙配合为松配合,易拆装;过渡配合则为较紧配合;过盈配合则拆不动。具体选择时,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常用公差带代号和公差等级即可。

3.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项目是由零件上某个要素的形状和要素之间的相互位置的精度要求来确定的。回转体轴线的偏离程度通常选择同轴度来限制;在设计时为保证轴的运转精度,与滚动轴承相配合的轴颈要满足圆柱度公差,對其轴肩要符合端面跳动公差。

在考虑形位公差时应选择能尽量发挥综合控制的公差项目的职能,以减少形位公差项目,还应考虑利于检测。

(四)新国标的应用

新国标下的图样是工程技术合作与交流的纽带。近年来,国家标准《机械制图》一直在陆续更新,但执行新国标的力度不够,原因在于:(1)部分学校《机械制图》老版教程一直在使用,没及时更新修改。(2)教师标准化普及意识不强,日常教学中旧国标仍在不断使用。(3)企业的技术职工尤其是一些资深技术骨干习惯了旧国标,新国标的使用没有及时跟上。

工程技术人员之所以要严格执行新国标,不仅因为图样是制造行业的基础技术文件,还因为工程师的语言,是检测产品的依据。

三、以赛促教,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学校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受教育情况,没有良好的师资,就培养不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学生。职业教育要区别于普通教育,要重实践,重技能,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现代工匠型专业技能人才,否则,中职教育将会成为普通教育的“压缩版”。

为了保证训练不与竞赛内容要求相脱节,指导教师首先要参与相关的培训,熟悉竞赛内容、赛题的设计意图,倾听专家进行解析与指导。通过对竞赛项目和操作内容研究,教师的实践技能得到大幅提升,从而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就提升了教师的“双师”素质。

四、结语

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是一项非常贴近企业生产、符合企业岗位要求的竞赛项目,在整个学习、教学、集训过程中,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对中职学生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训练提前进入职场般的学习,开阔了眼界,提升了实践操作技能。但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知识能力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多辅导,不断进行实战训练,从而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才能不管是在职场还是赛场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寒里,陈饰勇.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2]王军,刘永富.基于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技能大赛开展教学改革的思考[J].装备制造技术,2018(11).

[3]朱菊花.略论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技能竞赛[J].成才之路,2019(28).

[4]刘卫.浅谈《机械制图》零部件测绘的教学[J].学周刊(理论与实践),2012(33).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公差专业技能测绘
城市地籍测绘与不动产测绘中的问题探讨
形位公差相互关系和取代应用
浅谈ASME和ISO几何尺寸公差标准差异
浅析影响地质测绘质量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我国房地产测绘发展现状的浅谈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有感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考核
从简单特殊入手解决数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