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智移云”双用式高职会计云构建应用研究
2021-11-22陈俊瑜
陈俊瑜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 商学院,福建 泉州362017)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互联网正式进入“大智移云”时代。会计服务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衍生出了“大数据会计”与“财务共享”等一些新兴模式,作为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核算主体,会计人员在“大智移云”技术面前面临着变革的内在需求,会计人员的工作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再对大批重复、例行的工作负责,而这些工作将由智能化的财务系统自动完成,那么会计专业人员将从传统的基础会计核算工作中被彻底释放出来,他们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中〔1〕。据此,为适应信息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高校可以利用数据统计技术工具、云财务等技术搭建“双用式”会计云平台,让高校与企业、行业之间的信息资源紧密融合,通过“财务共享”提高会计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而培养符合新时代高校与企业所需的创新型会计信息化人才。
1 “大智移云”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所面临的变革需求
1.1 革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需求
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大智移云”的互联网共享合作思维模式,对标本区域经济环境、教育部门政策以及会计行业协会、代理记账服务企业和中小型微利企业的用人需求,将多方资源进行整合,进而搭建“区域人才供应链”,建立以“区域经济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加强与企业、行业进行合作办学,实现“高校与企业互联”、“高校教师与企业导师互联”、“学生与企业职工互联”、“会计实训教室与企业财务室互联”的“双用式会计云”教学环境的构建,深入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不符的困局〔2〕。从而落实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1.2 校企协同共创共建“双用式”会计云课程体系
“双用式”会计云课程体系的构架模型是通过分析区域经济环境中企业、行业对会计人才需求标准,并结合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大纲,以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为目标,塑造符合市场的创新型会计人才为重点,利用企业、行业的真实财务案例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研发依据,通过贯彻“区域经济需求为导向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政、企、校、行无缝对接,利用“双用式”会计云平台构建会计大数据基础课、数据库与数据统计支撑课、财务共享专业课、大数据智能决策核心等,结合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素养及用人标准,引入企业导师协同制定课程体系,培养符合“大智移云”时代背景下学生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创新能力。
1.3 推进会计专业实训条件的信息化、智能化以及综合化建设
随着我国现代信息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国家财政的重视与支持,各高职院校正逐渐地从局部或者全面深入到智慧校园的建设中。通过校企协同打造智慧教室、智慧课程、智慧专业,利用数据统计技术工具、云财务、财务共享等技术让教育资源可以得到快捷、高效地整合和共享,满足区域经济环境下学生对标企业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学习需求,提高会计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而推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条件信息化、智能化以及综合化建设。
1.4 加强高校教师与企业导师联动,推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通过对双用式会计云平台上“区域人才供应链”的有效利用,以“产教融合、校企联动、资源共享”为原则,采取企业实践、校企交流、岗位置换等形式,组织高校教师到企业进行岗位实践,将企业技术骨干的实战经验与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互为碰撞,把先进的企业文化、信息技术和生产经验引入学校,提升会计教师的师资素质和技能水平,从而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企业的技术骨干、财务精英进学校授课,学生进企业实践,从而实现校企联动双主体、全流程地培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3〕。在此期间教师通过“双用式会计云”平台对学生的“认知学习、跟岗学习、顶岗学习”等情况进行“线上”全程监管。
2 “双用式”会计云构建的内外部因素分析
2.1 “双用式”会计云构建的外部因素
企业对财务信息的处理需求由传统的会计核算逐渐转变为以加强和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为重心。当前65%以上的企业要求会计人员能够熟练应用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以及具备财务统计、分析、决策的能力。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甚至提出财务人员需要应用云计算技术对财务信息进行处理的要求〔4〕。从会计行业的市场需要来看,未来我国会计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他们能否充分利用“大智移云”技术对企业进行高效的办公,这不但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为丰富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数据整理与分析处理能力,而且能将其与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合,进而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2 “双用式”会计云构建的内部因素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能够胜任会计核算、审核等传统会计工作,但无法满足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要求。具体不足体现在两个方面:(1)由于课程系统落后,没有充分地体现数据统计技术工具、云财务、财政共享等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对于财务预算、决策等管理会计的内容认识不到位。(2)高校会计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教师素质水平有待提升,会计教师的核算基础功底虽然深厚,但在管理思维、知识、技能等方面相对缺乏,对新技术、新模式、新财务、新平台的学习和运用不足。
3 基于“大智移云”双用式会计云的架构
3.1 “双用式”会计云平台构建方案与应用研究
(1)构建会计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案。高校可以结合“大智移云”时代企业不同类型的新岗位需求来设计教学实施性课程。企业的新型岗位可以划分为: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管理等岗位。利用云服务平台将企业资金管理、物资管理、投融资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税务管理等信息集中在云端〔5〕,为高校输送真实的企业岗位工作案例和财务信息资源,高校利用云平台对财务数据集中处理的结果进行有效资源的提取,培养能够充分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来完成会计核算、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并进行相应的经济管理和决策的人才。
(2) 优化会计教学信息技术资源的应用。高校通过与软件研发企业进行战略合作,购置与教学课程相关的财务软件,或者与软件供应商、代理记账公司、事务所等进行多样化合作,共同搭建“企业公有云”和“高校私有云”,实现行业企业财务数据资源和高校人才培养需求的融合。通过“企业公有云”和“高校私有云”引入双主体的信息化数据资源,推动会计教学数字化转型,实现企校协同双向教学。
3.2 “企业公有云”与“高校私有云”设计
(1)“企业公有云”设计。利用“大智移云”技术搭建“企业公有云”平台,将企业的财务脱敏数据与会计服务机构(外包、众包)的财务服务数据上传到“企业公有云”,整合数据搭建“财务大数据仓库”,通过应用程序服务层将行业企业的信息数据集中在“财务大数据仓库”中进行存储,为高校创新应用企业财务信息化资源提供灵活、便捷、智能的财务云端共享服务。同时,让企业与行业之间的信息资源也可以互相融通,让同云平台上所有关联企业的财务处理要求与会计服务机构的业务和服务模式形成“业务与服务协同”,让那些分布在云平台里的企业得到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在云计算支持下,海量的企业会计信息和行业内部的会计信息在云平台上实现了数据资源共享,为进一步优化会计信息技术资源的综合应用,推进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对接〔6〕,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技术、推动会计教学数字化转型,形成满足高校需求的教学资源平台的架构,为高校提供行业企业丰富的教学资源储备。
(2)“高校私有云”设计。“高校私有云”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和设计主要是依托“企业公有云”信息化平台的服务器资源共享端口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综合运用,以“教学+实习+就业”三位一体的可持续性资源架构逻辑为研究出发点,架构行业企业资源要素的关联性,形成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典型岗位职业能力的有机衔接,从而建立一个符合高校教学的个性化、专业化的“高校私有云”学习平台。
(3)“政、企、校、行”联动共建共管共享。“双用式会计云”平台可以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进行共同指导,并联合企业建立“共建共管共享中心”,平台分建设备设施维护中心、平台运营管理中心、人才定制中心、教学资源研发中心、师资队伍建设中心、高校人才供应中心。让“企业公有云”与“高校私有云”之间能够双向互通,实现“政、企、校、行”联动共建共管共享。
图1 “双用式会计云构建”
3.3 校企信息化数据资源云模型设计
基于“大智移云”互联网共享合作思维模式下,对校企共建信息化教学数据资源库的构建进行如下方案设计,并对该数据库的信息资源进行分层构建,实现企业基础业务数据上云,并通过数据整合建立企业财务大数据仓库,进而为高校创新应用企业财务信息化资源提供灵活、便捷、智能的财务云端共享服务。
(1)云数据中心层。主要功能是由位于云计算网络数据中心内部网络中的各种虚拟网络基础设备、服务器、存储器和磁盘等部分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向虚拟用户平台提供各种虚拟网络资源的管理出租,其中主要包括网络虚拟主机、虚拟存储等。企业云数据中心的架构可以通过利用计算机基础设施将企业的业务数据存储上云,搭建企业公有云的数据资源。
(2) 大数据处理层。企业的运营数据信息通过IOP输入输出处理器传送到移动设备,MDM移动设备管理器则通过对互联网信息大数据进行传递和交换,将整个企业的运营管理业务和财务等进行了融合,实现对会计信息从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各个环节的自动反馈与智能管理,从而大大简化了企业的运营管理流程业务操作。IDI互联网数据集成则将不同来源、格式、特点性质的数据在逻辑上或物理上有机地集中整合,从而给企业和高校用户提供了全面的数据分析和共享〔7〕。
(3) 云平台服务层。主要根据企业的需求为系统业务实现分类管理提供网点服务。例如,为内联网开放平台提供资金管理、物资管理、投融资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税务管理等服务,此层级还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需求增加新的服务功能,同时链接“高校私有云”为高校提供实时的案例数据。
(4) 云软件服务层。主要是为企业提供在云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服务。在云计算中该应用程序服务层是为企业用户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一致性服务。例如,企业的经营分析、对标分析、造价评估、预测维修、流程优化等服务,最终形成企业大数据分析平台层,为财务数据的共享以及创新应用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支撑。
图2 “会计云模型”
3.4 “双用式”会计云模型应用环境和条件
(1)“高校私有云”应用环境。高校通过建设“云端”一体化的智慧教室,并在“企业公有云”基础上打造“云端课程”,课程内涵盖会计大数据基础课、数据库与数据统计支撑课、财务共享专业课、大数据智能决策核心课,课程突出“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逐步引导学生高效地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共享经济下的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流程和规范的学习,进而打破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现象,优化课堂教学中课程体系、教法、手段及其教师在专业水平上的不欠缺,有效引导财会专业学生建立基财务共享、大数据、云会计等理念。
(2)“企业公有云”运行条件。“企业公有云”的运行条件可以通过购买云端服务来实现,例如目前主流的云服务阿里云、浪潮云、华为云等,企业可以根据使用的需求去采购符合需求的资源配置,云端上的资源分配、安全防控、升级维护等可以销售服务的公司具体负责。
(3)“高校私有云”运行条件。“高校私有云”的系统运行环境和条件主要是基于通用硬件和软件自动化定义技术来实现私有云的构建,并且系统的规模大小可以线性扩容,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支持物理机、VMware平台、阿里云、AWS等多种异构网络管理;提供丰富的SDK和北向API两张接口,支持与第三方PaaS、SaaS平台对接,方便在“企业公有云”的服务器和资源共享端口之间进行网络互联,进而实现“云端”的资源共享。
4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大智移云”背景下,对数据统计技术工具、云财务、财务共享等新技术的研究,并提出“企业公有云”与“高校私有云”双用式会计云技术路径的设计方案,为高校展开对会计专业教学的变革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双用式”会计云平台的构建不仅实现了学校、企业与行业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且满足了企业与行业之间业务与服务的协同、企业与高校之间技术与人才的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