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创新激励机制的运用

2021-11-22张众宽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8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专业课程应用型

张众宽

(山西能源学院,太原 030000)

0 引言

2013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时说:“创新的制高点在科技,科技创新的希望在青年。”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新一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注与重视。高校有效运用创新激励机制,培养拥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符合党和国家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有重要意义。

1 高校大学生创新激励机制的现状

调查发现大多数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应用与实践创新的积极性,但是,对学生创新激励机制的制定与运用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要求,在实施过程当中存在以下问题。

1.1 没有制定明确的创新激励制度

学校没有制定明确的创新激励制度,对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没有统一的要求与标准。有的学校制定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施方案及奖励办法”等创新激励文件,但文件中没有明确教师在学生科技创新激励中的地位和责任,教师对自己在学生创新激励中的定位模糊,多忙于教学或科研任务,无暇顾及学生的创新激励。而学生也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在了专业课程体系的学习上,在学好课程知识之余,大量时间和精力忙于找工作,无暇参与实践创新活动。

1.2 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缺乏长期性和计划性

学校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与推广创新激励机制缺乏长期的组织和规划。创新实践活动多表现为比赛,临时抽调教师参与指导。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只能将已有作品或教师前期成果简单修改应付比赛。比赛结束后,学校和指导教师的后续跟进工作和活动评估工作不到位,创新激励的效果自然有限。

1.3 创新激励机制的实施缺乏资金和物质保障

学校对学生创新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还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和物质基础作为保证,保障充足的实行创新激励机制的资金、空间以及物质等。对大多数学校来说,由于种种困难,其对学生的创新激励的资金投入不足。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课题是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渠道,但是相关数据显示,受益于这一渠道的高校学生比例只有20%左右。根据心理学家的测试研究,当激励比例不足50%时,就会削弱激励的效应,学校对学生创新激励机制就无法得到全面有效的实施。

2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创新激励机制的建议

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仅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且也应该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增加实践活动、促进产教融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从教学体系、教学评估、专业教师、学生等方面出发,建立和完善学生创新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培养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要建立明确的创新激励制度,并要将其作为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之一,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的考核体系,从学校、教学部门(系)、专业教师、学生4个方面,来综合考虑学生的创新激励机制的制定,并确保学生的创新激励机制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真正有效的实施,明确各教学部门(系)、专业教师在实施学生创新激励机制中的任务、要求及考核办法。

2.1 细化考核实施效果

学生创新激励机制的实施效果要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来细化考核。在过程方面,学校要检查和考核每个教学部门(系)对学校要求的学生创新激励工作的环节是否较好的完成;教学部门(系)要检查和考核每个专业教师对学生创新激励指导的环节是否完成到位。在结果方面,学校统计和评估各教学部门学生激励创新的作品或成果,并作为考核教学部门的一项重要指标。教学部门统计和评估每个专业教师指导学生激励创新的作品或成果,并作为专业教师的教学评价、职称晋升考核等事项的主要指标之一。

2.2 从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两个方面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学校要对学生的创新激励机制做系统的规划与组织,可将对学生的创新激励分为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两个方面。

外在激励方面,学校相关管理者要重视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校外创新大赛和创新训练项目。比如,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和省级的建模大赛等,与企业、兄弟院校进行创新激励机制建立的经验交流等。外在创新激励方面,创新激励惠及的学生有限,因此,建立和完善学生创新的内在激励机制更为重要。

首先,内在创新激励机制的规划必须要覆盖到所有学生,不能片面地局限于一些参加竞赛的学生。①要将学生的创新激励机制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中。例如,每一门专业课程都要求学生完成一到几个应用创新的小设计,并将此视为正常教学环节的一部分,专业教师要对学生的创新作品进行考核评优,考核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本门课的总成绩。②将创新激励思想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例如,教师在讲解课程案例时,先讲解课本或自己的方法与观点,随后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相关结果作为专业课程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并对于那些善于思考、观点新颖、方法科学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③开设学生创新激励相关的隐性课程,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激励渗透于专业课程中。菲利普·杰克逊(Phillip Jackson)在其专著《课堂生活》中指出,隐性课程是通过隐蔽的、潜在的、渗透的方式对学生的态度、动机、价值观等产生影响。以山西能源学院为例,学院规定对所有专业一年级学生都要开设“创造学”这门公共课程。实践证明,这一做法在学生入学早期就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内在创新激励重点要调动专业教师参与学生创新激励的热情。教师是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中的激励主体,他们承担着激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责任。专业教师对学生科技创新兴趣的激发、创新思维的引导、创新环节的指导和把关,是学生完成好创新任务的关键。调动专业教师参与学生创新激励的热情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①要加强指导学生创新的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需要对相关教师进行长期培训,要求教师认识到他们在学生创新激励中的任务和责任。②学校要明确专业教师在学生科技创新激励中的地位和责任,要把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创新活动的过程和效果作为教师的教学考核、职称晋升考核等事项的主要指标之一。

最后,要充分考虑对学生创新激励实施过程的效果评估,要有相应的考核制度、评价制度、奖励制度和保障制度。例如,规定学生学完每一门专业课程后都要设计一个或多个应用创新作品,每个学年对学生的应用创新作品进行统计公布、评优,并记入档案。对于创新成果表现为优秀、良好、合格的学生,要进行相应的创新作品展示和表扬,同时要给予不同等级的、较为可观的物质奖励,其也可体现在年度奖学金的发放上。对那些未能完成基本要求或完成效果较差的学生,取消其年度先进评比、奖学金评比等的资格;对每年的创新成果设计都不合格的学生,毕业时学校可考虑取消其学位授予。

3 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者要高瞻远瞩,建立系统完善的激励机制,提供创新激励资金和物质保障,充分调动教学部门(系)和专业教师在学生创新激励中的积极性,有效引导和激发学生参与创新的兴趣,从而建立起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创新激励教育模式,为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对加快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专业课程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