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胞有丝分裂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2021-11-22肖正清

读与写 2021年36期
关键词:细胞分裂生物体细胞周期

肖正清

(贵州省金沙县金沙中学 贵州 金沙 551800)

1.教学分析

“有丝分裂”是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的第一个模块第五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第1节《细胞增殖》的教学重点。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可加深巩固前几章的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层层深入的教材编排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也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了前四章的内容以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高,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初中时,学生已经学习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但是对细胞分裂的了解还是很浅,没有深入到细胞分裂过程的水平。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新的阅读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将新知识有效的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

2.课堂实录

首先通过图片展示:植物从一个受精卵到一棵参天大树,人类从一个受精卵到一个成人。然后提问:在这个过程中,什么过程做的贡献最大?细胞增殖对生物体的意义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识图和分析归纳,很容易提出答案:细胞增殖。由此得出结论:单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增殖而繁衍,多细胞生物体要通过细胞增殖补充衰老、死亡的细胞。因此细胞增殖则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达到第一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目的。

接着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引出“细胞周期”的概念。PPT展示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比较表,总结得出分裂间期所处的时间最长,它为分裂期完成物质准备的结论,从而加深学生对“细胞周期”概念的理解。

随后教师归纳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出有丝分裂的特征:“色制复制现单体”,“两消两现一散乱”,“形数清晰赤道齐”,“点裂数增均两极”,“两消两现重开始”。同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识图能力。

接下来播放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动画,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不同点:

(1)植物细胞从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2)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3)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进而形成细胞壁;

(4)动物细胞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缢列成两部分。

相同点:

(1)间期都有染色体的复制;

(2)核膜、核仁的变化相同;

(3)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完全相同。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3.教学反思

3.1 细胞周期部分的概念讲解过长,结果导致整节课重点不够突出,分配给有丝分裂的时间太少,而细胞周期的概念比较抽象,如果不联系后面的分裂期各个分期的过程和特点的话,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应该在细胞周期的部分只作简要的介绍,把时间多留给后面的过程。甚至可以先不提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概念,讲完所有分期之后再总结得出这几个概念。

3.2 要让学生记住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最主要的变化是什么。如果只画图描述整个过程的话,学生会不知道需要抓住什么。所以要让他们记住每个时期的特点,并板书上归纳出每个时期的变化要点,从而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3.3 让学生有问题意识,“启发”就是让学生思考。比如让学生思考分裂间期为什么会有G1、G2两个时期,分别合成蛋白质是为哪个过程准备的。不应该不直接讲出来,而是先提出来让他们思考!然后再讲。这是一个需要通过不断练习、不断学习的过程。

3.4 板书写得不够整齐,今后要加强自身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以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增强自信心。

3.5 课堂气氛有些沉闷。原因可能是问答较少、学生思路跟不上。今后要加强有关教育理论和先进教学经验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

猜你喜欢

细胞分裂生物体细胞周期
植物细胞周期如何“刹车”?
以高中生视角分析“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配合物在生物化学中的作用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单一类型感染和多重感染对宫颈癌中细胞周期蛋白、抗凋亡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细胞增殖(第二课时)”说课稿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部分内容的新认识
例析有关细胞分裂的图文信息转换
RNA干扰HDACl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
氧化铜纳米颗粒的环境影响及其生态毒理效应综述
与酶有关的实验设计思路及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