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性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21-11-22

读与写 2021年36期
关键词:趣味性分层基础

严 明

(江苏省宿迁市洋河新区王园小学 江苏 宿迁 223800)

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宣扬,教育者越来越注重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追求趣味性的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不断创新,设计出符合小学生数学学习需求的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层次制定相应的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案,有效地改善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正是活泼好动、无忧无虑的时期。但是,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普遍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讲授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将教学的内容和信息传授给学生,课堂呆板,学生没有积极向上的喜悦之情,完全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获取数学知识的内容,课堂的专注度和参与度难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观念以知识的获取和成绩作为参考的标准,教学模式僵化,长期发展则容易导致学生的上课积极性降低,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也失去了兴趣。

1.2 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制约。近年来,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地位,在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强调“生本教育”的观念,即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情况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往往为了保持整体的数学教学进度而忽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给予学生进行自主交流、讨论的时间比较有限。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在讲解题目的时候,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尽管教师教授的方法有效,学生缺乏相应的理解力,也很难掌握数学题型的正确解答方法。

2.趣味性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2.1 趣味性分层教学应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是学习最强的推动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幽默、有趣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施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分层教学,首先需要教师明确分层教学的基本活动,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保障后期的数学教育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开展。教师需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期初可以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一次整体的测试,通过数学水平的测试大致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能力,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合理的分组。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在生活中主动地实践数学知识,感受借助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乐趣。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为三个主要的层次,分别是:基础层次、中等层次和高等层次。基础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一般较差,数学基础不牢固,包括一些后进生,这一层次的学生需要从基础方面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因为他们的学习进度一般比较慢,需要教师不断地强化他们的基础能力。第二层次的中等学生基础相对比较好,有较大的进步空间,需要教师结合相关的训练,对其基础能力进行强化。第三个层次是高等学习层次的学生,这类学生的学习基础良好,教师可以充分地开发这类学生更优质的能力,例如让这类学生带动基础层次的学生,给予这类学生一些难度更高的训练,开发他们的学习思维能力,实行培优辅导。教师应该合理分配小组的数量以及每个小组内的人员数量,每个小组应具有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有利于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优势互补,实现组内学习与探究的互帮互助。将趣味游戏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是进一步增强合作探究有效性和趣味性的重要方式。

2.2 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趣味性分层。将学生划分成一定的小组后,设定趣味性分层教学的目标,教师就需要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分层设计,对于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分层教学,教师要把握分层教学的整体和局部关系。整体的分层教学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的内容,把握数学教材内容中的基础知识、重点、难点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知识,比如概念理解题、基础计算题等等,这些内容需要确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掌握。其次,教师要展开局部的分层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对于思维能力发展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探索题型和内容,让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对于思维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以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相对放宽,确保学生能够基于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基础能力的提升。举例来说,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依据实际生活情境与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同时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找一找身边的长方体与正方体,学生回答:课桌,铅笔盒。让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找一找,学生回答:课本,黑板,让学习基础好、思维能力好的学生找一找,学生回答:教室,门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是围绕着一个问题点作不同的回答,答案都是对的,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罢了。所以,趣味性分层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感受到数学理论知识的精彩和有趣。

3.结束语

通过趣味性分层教学模式培育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自信心,培育小学生良好的数学知识技能以及数学应用能力,通过差异化的教学方式,满足小学生具体的数学学习需求,这是值得在教学实践中推广的。

猜你喜欢

趣味性分层基础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以画之名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