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2021-11-22陆炳清
陆炳清
(广西南宁市横县六景镇八联村委小学 广西 南宁 530313)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并且很多数学知识内容抽象,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基础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的教学中教师积极的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传授给学生学习技能,也就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审题的能力,通过审题能力的培养来帮助小学生养成严谨的解题态度,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但是从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在具体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然还有很多,具体比如以下几点。
1.现阶段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采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比如在讲述解题方法的时候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给予学生开展练习的时间较少。或者是练习和巩固的时候往往都会布置大量的作业让学生们完成,虽然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解题能力。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长期的处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很难使他们有足够的兴趣参与到学习中,甚至还会导致部分学生感到数学知识非常的枯燥,久而久之则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是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基础的体现,也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往往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所采用的方式和例题单一,所以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兴趣参与其中,影响了小学生的发展和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
2.小学低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2.1 以问题为引导引发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开展教学,在问题的引导下引发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由于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问题的引导下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得到激发,从而认真的投入到审题和探究中,提高学习的效率。[1]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小学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一课程教学时,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勾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比如在开展本节课程教学中就提出了这样一道题:该章节知识点中有哪些实例体现出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运算,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方向,并且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得到了激发,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就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审题严谨度、达到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教学目的。
2.2 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审题是为了正确掌握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了解题目表达得重点和提问的方向。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技巧得到提升,从而找出题目中重要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据整理能力和分析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重要途径。[2]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小学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这样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课本上知识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字摘录下来,然后按照各位、十位、百位等顺序进行读数,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大数的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对万以内的数有一个更清晰的概念,同时也达到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教学目的。这样学生在日后的解题中就可以采用这种数据分析和整理的能力进行解答,进而提高解题的效率,开展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
2.3 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读题的习惯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所以在阅读题目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马虎出错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读题习惯,同时这也是培养小学生审题能力的重要途径。[3]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小学数学《长度单位》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就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比如在开展本节课程教学中将厘米、米的字母写出来,然后仔细讲解CM和M分别代表的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这样学生在阅读题目的时候就可以提高其严谨性和认真的态度,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审题能力的教学目的。
结束语
总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是促进小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重要性,并且积极的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式,从而开展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