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习作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1-11-22邵士莲
邵士莲
(辽宁省本溪市北星小学 辽宁 本溪 117000)
我国自古就有“先做人,再作文”的说法。小小的一篇文章可以集中的展现作者的思想,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看待事物的眼光就不一样。目前,我们提倡写作文“做老实人 写真情文”、“词舒于情”,只有在写作的过程中写作者做到心中有情,才会有情感表达的欲望和去观察体会情感的耐心,这样才会有所感悟,而在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就是一个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是教—学—做相统一的一个过程,也是对于情感、态度等价值观的一个深入过程,还是一个对于真、善、美进行完善的过程,这也就导致良好的作文教学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产生影响。
1.审题立意时,让小学生能够基本把握德育导向
对于小学生们来说,他们的思维都较为形象,在审题时他们无法从最为直观的角度去审视题目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进而无法做到对事物进行感性的认知,并且对于题目的本质也无法进行更为深刻的分析,无法准确把握题目的本质所在,这就需要教师们在指导学生审题时,要能够有效的指导学生们去抓题目重点,并且对于题目中的一些重点词语进行有效分析,进而培养出学生们正确的写作目的。比如,在让学生们写一处家乡自己喜欢的景物时,就可以先让学生们明确这次写作的要求,如:
(1)写一处自己喜欢的家乡景物。
(2)在描写的过程中要能够突出家乡景色的细致之处。
(3)自己为什么会喜欢之处景色。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写什么,该怎样写,而自己又是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时就会有学生说“我想写学校,因为在我看来学校就是知识的摇篮,是陪伴着我们一起成长的地方。”还有的会说“我想写我家院子里的花园,虽然它不是很大,但里面有我亲手种的花朵,我对它充满了感情,它就是我心中的乐园。”……在此过程中没有教师们刻意的诱导,也没有任何说教,但从几他们的发言中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回答都流露出了对自己家乡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这就是德育的导向作用。
2.在作文的选材过程中,把握德育契机
在对学生们进行写作培养的过程中,首先要让他们明白写作素材的真实性,要让他们明白写作素材越是真实可信,就越富有表现力,感染力,而让学生在作文中敢说真话、写真事,这就给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契机。这就需要教师们在指导学生选材时,要鼓励学生们能够选择自己的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事情去作为写作素材。比如,在要求学生写一件自己做的最错误的一件事时,就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批评,自我评价,能够让他们明辨是非。这就会使得全班同学都在写错事,但选材却又会无一相同,在这些充满感情的作文中,就会让他们逐步辨别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并在不断的增强抵制错误思想的影响,弘扬正确思想的能力。
3.在命题的过程中育人
作文的命题对于写作来说起着导向一般的作用,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健康的写作思路,并且启发他们去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进而让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此情况之下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去进行命题。比如,在教师节,中秋节,元旦等节日时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征文比赛,畅谈展览庆祝活动,以此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了解历史,学习前辈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珍惜时间,热爱生命。
4.在作文批改中育人
让学生们从学词造句到写一篇完整的文章,就像小孩子学走路一样,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为了能够让学生写作想他们走路一般稳当,就需要教师们能够进行积极的引导。比如教师在对作文进行批改时,就要及其重视思想内容方面,要十分注意学生作文的思想内容是否积极健康向上,写作主题是否积极有意义?选材是否实符合实际,学生对作文选材的认识是否正确。并且教师在批阅的过程中也能够发现学生对于社会,学校,老师,人生的一些偏见和看法,或一些比较偏激的看法,这时就需要教师们能够通过一些评语或讲评予以纠正,使学生健康的成长。我们可以往深处想一下,如果一个写作者,将自己置于自己的思想世界之中,以旁观者的姿态,冷眼看世界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并且以嘲讽的口吻指点着世界中的一切,那么我们能说她是一个批判者吗?我们要明白一个真正的批判者,应该是要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热爱众生的。另外,作文教学除了要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还有更重要的就是要重视塑造学生的品格。面对生活这个大课题我们这些天真、幼稚的学生对它的认识、判别有深有浅、有对有错。有的问题,有些观念可能是不成熟的,也或者是荒谬的。如果学生能把他们对生活的感思、认识的过程真实地记录,呈现于我们面前,就可以通过“暴露”的思想加以引导和启发,实现育人的目的,塑造和完善他们的品格。
我国的教育先祖孔子就曾经说过说:“弟子入则孝,出是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这可以说是古训,但它也是文章之魂,并且它还是我们指导作文的永恒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