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借力,“心”出发
2021-11-22杨丽君
杨丽君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实验小学 广东 东莞 523000)
1.“借力”的意义
每一位教师应具有发展的眼光,具备不断提升自我能力的品质。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多元借力[1],有助于积累经验,提升教育教学实力,能少走弯路,帮助自身快速成长。
2.教育案例及反思
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特别震撼我的心灵:“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虽然自己已经从教三年了,在教育上虽是有心,但却不够用心和走心。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不像老教师那样靠着自己摸爬滚打,而是经过了专业的职前培训,况且还有前辈们的指引。但是仍始终觉得自己对学生的教育还停留在表层,不够用心和走心。或许心与心是情感的积淀,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
班里有个孩子小奇(化名),长得很高大,才三年级就已经将近一米六了,学习知识很快。但是不爱收拾,座位周围经常乱糟糟的,爱咬手指甲,常东倒西歪。老师们哄过批评过,但都不管用。
一直以来,小奇上学经常迟到,一开始跟孩子沟通要早点到校,遵守学校的规定,迟到了会错过了早读时间等等,几次过后不管用。跟小奇的家长沟通,他的父母表面上回应得很客气,实际上还是经常迟到。这个学期开始,杨副校长担任我们班的英语老师。杨校长在第一周给孩子们上课时就发现小奇迟到,所以找他单独聊了。没想到就这么一聊,这个孩子从第二天开始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迟到!我心里纳闷了,这是为什么呢?怎么说迟到问题我和班主任跟家长孩子已经沟通了两年了,都没有得到解决,怎么杨校长的一次闲聊就搞定了呢?我十分不解,走到杨校长办公室请教,究竟聊了什么能让他有这么大的转变?杨校长慢条斯理地讲着。原来秘诀是要亲近学生,走进学生内心,清楚学生所思所想,懂得我们常说的“走心”。一杯茶,一次谈话,收获“走心”,用心做真教育。
心的沟通对于教师来说是老生常谈了,但对于我来说,真正的要做到从心里面去改变,去热爱孩子,我想这是教师成长必定经过的一个过程。
在大课间跑步中,小奇向高年级的哥哥竖中指。幸好高年级的这位同学很理智,马上来跟我汇报情况,没有因此而闹矛盾。小奇的行为让人生气,我调整自己的情绪,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才更合适。按照往常,我应该大声批评一顿,然后给个小惩罚,但这次我似乎不想这么解决。
大课间活动结束后,我把小奇叫住了,留了下来。基于杨校长前些日子跟他做了很多的思想工作,借助杨校长的感染力,跟小奇做了一次深入的沟通。我询问他跑步时做了什么事情,起初他头微扬,眼睛四处看,不出声。我再次问他情况,他才支吾:“骂人。”“还有呢?”我继续问。这时他才说出了向别人竖中指。我很好奇,小奇为什么要竖中指?小奇说:“他没有弄我,没有骂我,我觉得好玩就竖中指。”“那你知道竖中指是什么意思吗?”“知道,鄙视。”他回答得很干脆。我严肃地对他说:“小奇,今天你是幸运,遇到了一个不还手的哥哥。但不代表以后你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这么善良,都能告诉老师帮忙解决,尤其以后出来工作了,谁也帮不上忙的时候,无缘无故对别人竖中指有可能会被无视冷漠,有可能会被骂一顿,也有可能会被揍一顿……我不好说你会遇到哪种情况,但我希望不要有这样的一天,希望你能改正过来,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挑衅他人。”他似乎听懂了,点了点头。
经过此次,我开始深入反思,要想能有效地开展教育,除了前辈指路,借助他们的力量,还需要教师自身的用心、走心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3.借力发展,用心教育
3.1 借名师之力,汲取智慧。很幸运能够借助前辈的力量,试着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走进学生内心,慢慢地深入了解,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2]。借助前辈的教育教学智慧,有效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年轻教师要善于向老教师们虚心请教,不懂就问,抓住向名教师学习的机会,汲取名教师的智慧,学习他们的优良做法,不断反思,增强自身实力。
3.2 借资源之力,吸收养分。现在是信息化时代,除了向名师请教,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查阅书籍期刊,借助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断学习,增强自己的见识面,拓宽眼界。正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远”,作为年轻一代,更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通过多渠道不断地提升自己,让自己更加出色。同时,把握每一次研修学习的机会,与同伴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3 借学生之力,教学相长。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学生的潜力不可小觑[3]。教师要学会相信学生,学会向学生“借力”,从学生的资源中获取教育的契机,把握教育的最佳点。
真正的教育,一定是充满情感的教育,是心与心的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2]。只有真正地静下心来,从“心”出发,感受学生的想法,这时进行的教育才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