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观下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2021-11-22殷晓微
殷晓微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莲花中学北校区 广东 深圳 518000)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那么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上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核心理论(唯物史观),核心思维(核心思维),核心方法(史料实证),核心能力(历史解释),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如何在大历史观下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将是未来教学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1.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重知识而忽略技能的培养。教师教学过分强调考试大纲的作用,为了能帮助学生在中高考中取得高分,关注对考试考点的研究要远远比历史知识本身的研究要深入;教师们对教材的把握也更多是从考试的答案角度出发,被考试的条条框框限制了思维,无论是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考试练习都是丝丝围绕着教材,反复讲解考点,强调记忆的方法和技巧。其实教材知识“学本材料”的来源,我们的教学不应该苑囿于教材,应该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型思维,对历史表象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历史课堂教学片面追求创新,而忽视了基础技能的培训。伴随着课改的浪潮,各地在教学上也是极尽所能追求课堂创新,形式也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这固然是一种创新,是对教学研究的一种探索,但往往在创新的过程中忽视对学生基础技能的培养,出现了“课堂热闹闹,课后来抄抄,考试瞎蒙蒙”的情况,学生的历史基础技能还没有形成之前片面的追求创新实际上是贻误了孩子们的学习时机。
智能信息技术喧宾夺主,掩盖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形式新颖、富有创意、视听刺激、方便展示等等诸多优点的智能技术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喜爱,有的教师一节课手持飞鼠一击到底,课堂上学生是被电脑所吸引而非是老师的教学,教与学过程中与孩子们产生共鸣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依托于历史教学的科技展示。
2.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建议和对策
强调大历史观的教学作用。历史教学绝对不能脱离宏观历史发展,只注重微观历史事件的作用。我们要从刻板的考试思维里挣脱出来,从时空观念出发,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思维。比如在统编教材历史七年级上丝绸之路的教学上,我们要突破传统的“断章取义”式的教学,在空间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古印度文明、古代西亚文明、古欧洲文明联系起来,体现它沟通中外交通的作用,在时间上将丝绸之路的古今发展串联起来,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从隋唐到两宋、从元到明清、从近代到现代,从古代的海、陆丝绸之路到现代的一带一路,这种将历史知识至于宏观的大历史背景下的讲解,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让历史教学处于可发展的状态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强调史料实证的作用,形成辩证的唯物史观。作为历史研究的主要手段就是对史料的实证,即所谓的“证由史出”,先行使用的课本也是对史料的研究整理概括而形成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史料研究的能力,尤其是对原始资料的解读和分析。历史结论绝非是一家之言,客观历史事件的分析应该是见仁见智的,在历史课堂上我们尽量避免“一言堂”“一刀切”。比如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学生要学会辩证看待历史人物的作用,举例近代历史人物李鸿章,一方面他是封建王朝的腐朽代表,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另一方面他也是近代开明地主的代表,引领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潮流——洋务运动,对这一历史任务的评价就需要学生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论,从客观史实出发抽丝剥茧,把历史人物放置在大历史背景下,考证史料得出结论。
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中学历史教学的社会责任感在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的热爱,对社会的负责,都是历史教学所承载的使命。我们不仅要强调历史知识技能的培养,更应该以历史教学为依托,将价值观的培养形象化、具体化、科学化。比如国家概念、民族概念等的形成都可以通过历史事件的讲解和分析来完成,从而让学生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历史教学要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让历史教学变得更加鲜活。未来的历史教学需要增加实践活动,古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也可以对实地、实物进行考证推测,提高历史探究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更加关心身边社会的发展,增强社会发展的责任感。比如开展身边历史调查活动,书写个人家史,将个体发展置于历史洪流中,理解历史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学历史教学已经不能再固步自封,墨守陈规,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从大历史观出发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在落实文化知识的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