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应用题解决过程的模式特点及有效性研究
2021-11-22吴彩虹
吴彩虹
(安徽省蚌埠第三实验小学 安徽 蚌埠 233000)
四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所以這个阶段的学生一般缺乏逻辑思考以及应用理解方面的能力。对于教师上课所讲的知识往往会出现学习困难,不能有效理解学习内容。四年级数学加大了涉及知识的广泛性,学生理解起来会出现问题。
1.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1 重数量,轻质量。在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的观念里,题海战术是有效提高数学成绩的途径,许多教师也是如此认为的,所以教师在平常的学习中往往以做大量的题为主,认为多做题,知识就可以掌握得更加牢固,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习题,买许多课外练习。但是对于那么多题,教师往往没有仔细研究,里面有很多重复的题,也有很多不合适的题。如此机械地练习,学生该做错的题还是会错,没掌握的知识点还是没掌握,如此多的练习题,非但没有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还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感。数学学的是思维和方法,而思维和方法的获得并不是靠试题的数量堆积而成的,如果深挖一道题,这道题也可以给学生带来很多的收获,如果草草地解决10道题,那么学生学到的东西还没有深挖一道题学到的多。因此,教学重在质量而非数量。
1.2 重结果,轻过程。数学是考试必考科目,而且分数很高。教师和学生都有唯分数论的倾向。许多教师改卷的时候一看学生的结果对了,过程就随意看了一眼就给满分,而实际上多数学生的猜答案的功夫是很厉害的。在学生做题过程中,一看见题目和之前做过的差不多,就按照之前的回忆来写,导致了解题的错误。在教师讲解过程中,教师一昧讲解解题的方法,忽略了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的传授,学生也缺乏相应的自主思考,从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的能力,考试分数只是衡量学生数学能力的一个标准,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并不在此,其只是一个衡量标准。所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多注重过程,忽略结果,只有过程做好了,结果一定不会差。教师讲解试题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知道这道题如何写,如何获取思维方法,而并非得到一个结果,抑或是仅仅完成一个任务,所以教师在讲解试题过程中,可以多从几个方面来展开,多教授学生几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道题的作用。
1.3 重理论,轻实践。现在无论是考试的应用题,还是学生平常练习的习题都是来源于教材或教辅的,而没有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很多应用题是违背生活常识的,这就使得应用题变得枯燥和困难,学生很难理解,对学生学习应用题的积极性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2.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研究
2.1 情境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多数学生之所以觉得应用题枯燥乏味,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应用题太过于遥远,和自己的生活脱节了。如果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在生活中学数学,相信学生的积极性会高涨很多。创设生活情境来学习数学,会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知,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2 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班级授课制一个很大的优势就在于个体和其他同学交流,培养互相合作的能力和精神。数学一直以来就是一个较为深奥的学科,其中有很多比较难解的题目,如果这时仅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解出来的,这时如果一群同学聚一起一同来解决,就会好很多,大家都贡献自己的智慧。班级授课制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同学之间的合作,合作不仅可以获得广博的知识,更可以获得情感的满足,从而使得学生更喜欢投入到学习之中。而且一个题目有多种解法,许多同学聚一起展示许多不同的解法,会极大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學到更多的知识。
2.3 总结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是一个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一个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进行总结和评价。在课堂上可以将学生练习过程中的错题进行归纳总结,对易错题型要在课堂上重点讲授,找出出错原因。鼓励学生制作错题本,平时多引导学生去进行反思和总结。只有不断地总结和反思,才能不断的进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学习的旅途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航向,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好。也可以使得学生可以认识到数学的严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真态度,从而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有效性。
小学四年级的数学应用题的类型广泛,对于教学来说没有确定的方法,所以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帮助学困生解决应用题解题困难的情况,让学困生找回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走出学困生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