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21-11-22葛菊红
葛菊红
(浙江省天台县始丰街道中心小学 浙江 台州 317200)
为了让小学数学课堂气氛更加热烈,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老师应该强调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融入。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们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切磋,相互推进。课堂教学氛围会异常地融洽和活跃,同时,学生们的学习态度会更加积极,学习思维更更加活跃,在与人沟通,与人交流中更加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1.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原则
1.1 公平教育原则。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让每位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老师一定要坚持公平教育原则,让每位学生获得相同的学习待遇,获得相同的发展机会,当前大班授课制度已经实现,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老师让学生们组织成小团体,通过团体成员的科学搭配,让班级中处于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发展学习能力或强或弱,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能够交流意见,沟通思想,从而让他们真正的接受公平教育,让每位学生在自己就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既能够保证课堂顺利进行,又能够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和素质构建打下良好基础。
1.2 学习主体原则。新课改强调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学生们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成长的主体。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老师应该围绕学生们的实际水平,围绕学生们的发展精心设计。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驱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们真正地参与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真正体验知识的获得,既保证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开展,也能够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让他们自主思考,自主提升。
2.新课改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2.1 合理组建合作小组。为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老师应该科学组建合作小组,对小组中的人数进行科学设置,对小组中的人员进行合理分工,班级中学生成绩有好有坏,学习积极性有积极有消极,所以为了实现公平教育,让每位学生在自己就近发展区内获得发展,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性格特点、学习成绩、性别特点进行合理分组。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制的分组原则,六名同学为一组,每名小组成员之间都能够弥补不足,既有助于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带动成绩较差的学生,又能够实现组间的良好竞争,让学生在竞争和合作的氛围内积极学习,快乐学习,科学组建小组之后,每个小组实施组长负责制,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责任明确,以确保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除了组长这一角色之外,还要设置提问者、记录者、总结者等等不同角色担当,以让每位学生有提升自己的机会,展示自我的机会。
2.2 完善合作学习评价,提升学习效果。为了更好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提升学生们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中的价值,老师应该完善合作学习评价,让日常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尊重学生们的主体意见,扩大课堂评价的内容,更关注学生们的学习课程,以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融入,积极参与。例如:在《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的教学过程中,立足整节课的教学过程,老师优化对小组合作的评价,让组内成员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相互评价,并且让组内的总结者将意见汇总起来,也让老师充分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在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方便老师因材施教,接着老师对班级中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生进行鼓励式的评价,给予肯定,促进学生提升。
2.3 精心设计问题,促进小组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旨在让每个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知识。因此,为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老师在课堂上应该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探究交流,能够帮助每位学生打开思路,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们在议论和交流中实现创新发展。例如:在《圆的面积》学习中,老师给学生提出问题,圆的面积与圆的哪个要素相关?与这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以这个问题为驱动,让学生展开小组交流,这时每位学生自己认真阅读教材,并且从教材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在小组中交流意见,沟通思想,既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有助于学生产生思维碰撞,让他们在探究中更好的认知数学,体验知识的产生经历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既提升小组合作的实效,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结束语
新课改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凸显教学价值的学习方式,老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充分运用,以完善每一个教学环节,让每名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知识,深化问题理解,从而真正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质量,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