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思考
2021-11-22隆平
隆 平
(江苏省张家港市徐市小学 江苏 张家港 215613)
引言
在物联网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将物联网技术融入信息技术教学中,整合教学资源,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实现当前教育改革目标的同时,提升个人能力。
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教学是指教师在一定教学理念的支持下,通过有效地利用信息手段,再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充分利用信息教学资源,调动一切教学资源,使学生在一个积极、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一项教学活动。“信息化”的具体含义是把目前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根据需要选择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同时,随着教学手段的改进,学习目标也在不断地变化。目前,我国信息技术教学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教师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促进信息技术教学有效开展。
1.1 教学目标不明确。在物联网不断发展背景下,教师作为教学计划的制订者,必须明确其教学目标。但是,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安排也没有逐步向教学目标靠拢。这种教学情况教学,教育教学的展开缺乏导向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会感到困惑,找不到努力的方向,整个信息技术学习缺乏清晰的思维逻辑。另外,物联网广泛应用的环境下,教学资源共享使得学生能够方便地获取大量知识和信息,但学生经验不足,对知识识别能力有待提高。再加上教师无法合理引导学生从网络资源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也无法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向,进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
1.2 教学理念有待完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可以熟练地使用电脑,并且可以将电脑作为工具来服务生活。在学习其他学科的时,学生主要的知识来源就是教材,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也更加具有主导性。但是,许多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并没有及时地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大多数时候教师在讲台上自言自语,忽略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他们认为小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给学生讲解这些复杂的信息技术知识只是浪费时间,与学生交流也是无济于事。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师开展互动工作的积极性,也使学生不能通过与教师有效的互动来提升自己。
2.物联网技术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1 实现智能化教学。对于教师来说,课堂是自己的主战场,教师要通过课堂来完成知识的传递,因此,教师应该积极面对教学挑战,基于学生主体地位进行课堂教学创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随着教育教学技术不断发展,课堂教学经历了传统课堂、多媒体课堂、一体化课堂、智慧课堂等转变。目前,物联网技术得到普及,课堂教学的展开离不开物联网技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的传感网络、感知网络、IPV6等技术支持,使课堂环境智能化。具体地说:教室光源和投影仪的透明度可随教室内光线的变化而变化;还可根据教室环境温湿度,利用红外线感应装置,自动控制教室换气速度等。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除了具备传统多媒体设备所具备的条件外,物联网还可以整合非结构化信息,这些信息是传统多媒体设备无法处理的,具体表现在学生的思想、经验、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实现了信息技术教学智能化发展。比如,在学习“复制、剪切、粘贴文件”这部分内容时,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物联网链接一些网络课程,让学生直观观察“复制、剪切、粘贴文件”的过程,引导学生跟着课程进行操作,以此来强化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学习。
2.2 丰富课堂教学资源。物联网技术作为一种新形式,可视为网络技术的延伸。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时空界限已不复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将教师、学生群体连接起来,实现学习资源的交互共享,知识信息的再次创造,最终使学习资源形成一定的“再生”,丰富特色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使特色教学资源发挥到最大化。比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应用物联网技术,一方面教师可以统筹教学资源,有效进行计算机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完善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借鉴国外教学方法,加强市场需求分析,了解市场对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要求,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方向,着重开发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和创新能力,更好地促进学习成果的转化,提高计算机教学价值。比如,教师“查找资料”这部分教学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手机、电脑等,然后借助物联网有效进行信息收集、查阅,以此来扩展学生学习内容,提高学生信息收集、整理能力。
2.3 创新课堂情景导入。信息技术教学本身就具备创新、创造特征,这工具利用得好,对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造力具有推动力。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的设计过程中要围绕新颖、创意来进行设计,从而激发学生的探讨欲望,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情景式教学设计得好,能够一秒让人进入到情境中,这就要求学校教师要具备综合性的学科素养,敏感性强,观念能够与时俱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情景导入时,要选取符合学生年龄阶层,有趣味性,有创意,有价值的教学情景,为课堂营造一种气氛,让学生进入到情景中去,最后教师再结合课程进行引导式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例如在学习利用画图软件实现图案的复制和粘贴时,教师就可以先用画图软件画一颗苹果树与一个苹果,然后将图案复制到每台计算机中。然后和同学们说:“大家想不想多吃几个这样的苹果呢?我们怎么样才能让苹果变多呢?”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地增强,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点和学生展开积极的互动。
2.4 实现学生互动交流。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更加注重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教学,这种观点对具备高度时实践性的信息技术课来说是十分片面的。教师不仅没有为学生留下自主思考的时间,也没有利用师生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无法满足现阶段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在不同的环节实现师生互动。目前,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主要的交流形式还是以课堂提问为主,教师就可以通过完善课堂提问内容来实现高效的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可以通过提问来整理学习到的知识。这种方法虽然具有一定作用,但有效性较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师生交流提供了技术条件,比如,教师可以基于物联网技术,利用QQ、微信等工具,随时于学生进行联系,及时了解学生课内外学习问题,对学生展开积极引导,以此来实现生活有效交流互动,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面对教师时往往带有一定的畏惧心理。而借助一些通讯手段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可以避免学生直接面对教师,让学生产生去安全感,促进学生积极与教学交流,促进学生基于自己的实际问题进行提问,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
总结语
物联网技术具有智能化处理、实现多种感知等特点,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而且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可提高教学效果,改善传统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明确物联网技术的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有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物联网技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