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价值

2021-11-22

读与写 2021年17期
关键词:道德德育班级

黄 新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白圩镇中心学校 广西 上林 530507)

在教育工作中一直存在着这么一句话“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但在教育行业还没有这么被重视的时候,学校的教育中德育教育处于一个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已经迫在眉睫,针对德育教育对小学教育的影响作用,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1.1 学校在教育内容上,注重文化水平的发展。道德教育的机制处于一个落后状态,但是因为受到政治思想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德育教育发生冲突时,老师首先选择的就是保证教育的质量,并没有做到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思想道德评定时,学校教师还是通过简单的对于德育知识的考核,用书本上的字面知识去进行考试,以考试成绩反映学生德育教育的全面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用书面认知代替了具体行为举止,评价过于简单化,没有办法体现出学生其他方面掌握的如何,这种传统考核方式缺乏了科学性[1]。

1.2 德育教育工作落后,没有时效性。很多学校在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上没有跟上与时俱进的发展变化,还在用以前简单又没有高效的老方法,缺少对学生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高效实施的实效性。通过以前的老方法进行教学,不仅没有遵循学校的教育规律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下,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各个年龄发展的特点和产生的问题,无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而在德育教育上,学校没有落实到具体工作,只是流于表面形式,一直停在口头阶段,并没有真正制定相关的德育教育工作制度和计划,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也是一笔带过,大概讲解一下。

1.3 学校、社会和家庭在教育的脚步上不一致。学校、社会和家庭在对学生的教育上,没有形成一致的教育观念,导致德育教育的弱化趋势。近些年来,部分地区的政府以及学校逐渐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把德育工作抓起来。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作用,但在以前的教育中大家都忽视了社会和家庭的作用,导致了现如今社会、家庭和学校在教育上的不一致、不统一,在德育中,家庭教育是学生德育发展中的基础和起始点,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1.4 网络的快速发展影响学生学习心态。小学阶段正是小学生接受新事物的时期,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下,网络已经必不可少,很多事情都需要在网上进行,例如上课时用的多媒体;在手机软件上完成网上作业;玩耍时间利用手机玩游戏、看动画片等等。互联网的存在给小学生带来了强烈的诱惑,使其自我约束能力下降。在网络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小学生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认识和分辨事物的好坏,对于新鲜、刺激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不良的网络文化也严重影响到了学生道德思想的发展,增加了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难度。

2.德育教育对于优化小学班级管理的意义和价值

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在教会学生学习前首先要交会学生学会怎样做人。在小学生心目中,一个班级中班主任的地位是很高的,与家长的沟通中班主任也是直接交流者,所以在班级管理中为了保证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坚持德育先行的理念,做好德育工作的开展,帮助学生奠定人生的第一步,为学生以后的成长打好了牢固的基础,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3.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到班级管理中

3.1 创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在学校中,班级是学生进行学习、吸收知识最主要的场所,这个场所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为了给学生一个更好的环境,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创造一个积极学习、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优化班级中的管理环境,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集体讨论并制定班级班规,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感觉,了解团队的精神,能够自发的遵守班规。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通过小品、故事和演讲等教学内容,能够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题材进行教学,让学生更有代入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水平的发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实际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体会,在参与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3.2 通过激励策略优化班级的管理方式。为了做到“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要求,教师要学会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保持对学习的积极热情的状态,建立学生的自信。通过实行激励策略,让学生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获得赞赏和肯定,建立自身满足感。班级管理中为了优化内部的德育工作,在引导学生道德思想发展中,对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进行肯定,提高学生的自律水平[2]。

3.3 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小学生主要学习对象是来自于周边的人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最频繁的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大的影响。要想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教师就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形成自身良好的道德素养,达到约束自己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以身作则,在班级这么一个大集体中教师为学生树立了好的学习榜样,用自己的道德素养去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做一个好的启蒙老师。

3.4 了解每一个学生成长过程。班级管理中老师要做到的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主动去关心学生自身,了解他们在成长过程或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建立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桥梁,共同做好德育工作的发展。

3.5 与家长共同进行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家庭教育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人。为了能够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家长应该与学校、与教师之间多沟通、多交流,配合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在教育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与学校、老师达成一致的教育观念[3]。教师也要加强对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课堂外的表现,也将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及时反映给家长,通过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建立学校与家庭之间良好的沟通桥梁,共同促进学生德育教育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得知,德育在学生教育中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怎样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否在教育中占有这么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通过学校、政府和教师团的研究,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不断改善教学方式,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方面,帮助学生养成更好的行为习惯,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进一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成长。

4.结束语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是小学中最重要的阶段。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教师制定的教学方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针对出现的相应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才能高效的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素质的提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促进学生符合年龄阶段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为之后的教育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道德德育班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班级英雄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