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2021-11-22

读与写 2021年17期
关键词:长方体数学教师观念

何 红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德兴小学 广东 梅州 514000)

引言

核心素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展现教育的发展状态,要求学生拥有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学习的品质和能力。核心素养对个人的修养表现非常重视,并且更为重视自主意识、成长、创新及实践等。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空间观念是小学生应该具备一方面的数学核心素养,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也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应该聚焦数学核心素养,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抽象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培养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创设生活真实情境,利用大量表象和经验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是开始对直观形象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才能更容易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空间观念培养的过程中,就应该深入开展教学研究,要注重充分利用大量的表象和实践经验,这样更加符合小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有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联性,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具体内容,通过创设生活真实情境,促使学生调动生活经验,产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熟悉感,这样再经过教师的引导,实现从具象向抽象的转化,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从而实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空间观念,促进数学以人为本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1]。例如,在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确定位置”内容的教学中,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创设教师引导同学们去到动物园游玩的情境,“熊猫馆在广场的什么方向?”引导学生运用角度更加精确的确定物体方向,再结合距离去描述,比如“在北偏东30°,距离500米处。”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可以更加深入认识到空间内位置变化关系,有助于建立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变抽象为直观生动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随着现代化教育的探索发展,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已经在教学中引入了信息技术,比如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三维演示的过程中,可以将那些抽象复杂知识变得更加直观生动,面对多样化的图像和动画,教学活动更加具有趣味性,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激发,这对于空间观念的培养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2]。小学高段数学包含很多关于立体图形这一方面的知识,这是一部分教学重点,同时也成为了教学难点,很多小学生在掌握这部分内容时都会觉得很困难,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平时经常接触到的是平面图形知识,现在则是立体图形,对于学生的空间观念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借助现代化辅助性教学工具,一定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长方体”内容的教学中,对于长方体体积知识这部分内容,就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现长方体的三维立体图形,引导学生仔细地去观察,分析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可以大胆地对计算公式进行猜测,之后再通过计算方法去验证,从而真正掌握这部分知识,同时学生也学习到了如何去建模,这样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必然会显著提高,促使了空间观念的有效培养。

3.开展实践操作活动,做到手脑并用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在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的过程中,不但需要学生大量细致的观察,还需要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比如通过开展实践操作活动,利用大量实物模型,促使学生做到手脑并用,层层递进的深入思考,同时充分发挥空间形象力,这样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3]。例如,在“轴对称和平移”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为了能够正确找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就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的动手实践操作的方式进行,同样对于平移知识来说,也可以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图形平移,比如将小旗向右平移2厘米,这样学生就会一边动手操作,同时一边开动脑筋思考,结合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内化理解,整个教学氛围也会轻松活跃起来。教师要让学生亲手触摸和操作,之后再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深入的理解掌握知识,并且促进良好的空间观念的形成。

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紧紧聚焦其核心素养,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关注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培育和发展,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促使小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思考,获得丰富的视觉感知信息,经过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一定会有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这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很大的益处。

猜你喜欢

长方体数学教师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制作长方体盒子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混合研修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共同体成长的研究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坚持系统观念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