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问题设计探究

2021-11-22张瑞红

读与写 2021年17期
关键词:学生会运算中学生

张瑞红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前林小学 福建 惠安 362141)

数学核心素养包括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问题是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进行逻辑推理的有效方式,通过学生的探究会促进学生及进行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在实践中进行数学建模,提高能力。问题是促进学生思考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会促进学生更好地挖掘知识,了解知识本质,形成对知识的客观性认识,培养数学素养。

1.设计生活性问题,启迪学生智慧

生活中蕴含了丰富的数学知识,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从生活出发,利用生活中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加工和处理信息。生活性的问题会给学生一种熟悉感,为学生留出思考空间,呈现探究舞台,有利于学生进行逻辑思维,把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正确地看待问题。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王老师要将一份1.5G的文件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中(G是表示文件大小的单位)。他查了一下电脑C盘和D盘的属性,发现以下信息:C盘总容量为9.5G.已用空间占80%;D盘已用空间11.7G,未用空间占10%。(1)王老师将文件保存在哪个盘中比较合适?(2)这份1.5G的文件,前5分钟下载了25%。照这样的速度,还要几分钟才能下载完?推理中学生会融入生活情境,主动思考和加工。学生融入生活思考问题会启迪学生的智慧,产生探究知识的主动性,在探究中学生会进行推理和分析,主动运算,在思考中学会探究这类试题的解题方法,建构模型思想,学会数据分析,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2.设计比较性问题,深化学生认识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相似性,很多知识会让学生感觉到复杂,容易混淆。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比较的方式来探究问题,了解知识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形成客观性认识。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比较性问题会促进学生主动观察,积极比较,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来理解知识。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区别是什么。在比较中学生会对图形与位置进行深入探究,感受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体会简单的路线图和位置的确定。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练习问题,鼓励学生在比较中深化认识。如:如图所示,四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圆心在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处,圆与四边形重合的部分为阴影部分,阴影部分的四个扇形通过旋转、平移正好可以拼成一个( )形。阴影部分的面积总和是()平方厘米。分析中学生会慢慢形成空间观念,感受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的形态,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转化。体验中学生会理解运动要素,分析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旋转的旋转中心、角度和方向;感受轴对称的对称轴。学生会通过比较的方式来建构出图形模型,学会画图,从比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图形,并发现其中的基本元素和关系。通过学生的对平移和旋转的比较,学生会更好地感受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学会运用图形来描述问题,学会主动思考,活跃思维,落实核心素养。

3.设计合作性问题,提高学生理解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数学探究中学生的合作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来相互沟通和交流,在合作中感受知识的逻辑严密和知识间存在的千丝万缕关系。例如在学习《分数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练习题:学校气象小组有12人,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四分之三,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人数的三分之一,航模小组由多少人?在对问题的分析中,学生会思考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题目中有哪些已知信息。带着问题学生会主动阅读试题,通过比较、猜测的方式来探究问题,在计算和沟通中验证自己的猜测,感受混合运算的规律和方法,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4.设计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思考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通过思考的方式来理解知识,活跃思维。教师为学生设计探究性问题会促进学生深入知识,在挖掘中了解知识间的关系,建构知识框架,形成客观性认识。学生的主动探究和思考会促进学生进行逻辑思考和推理判断,有利于学生在分析中进行知识的加工和处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师提出问题:淘气的爸爸是某公司的一位经理,他的工资由三部分组成,基本工资每月2000元,基本工资是业绩工资的25%,奖金是业绩工资的5,每月超过5000元的部分还需缴纳个人所得税3%,淘气的爸爸每月工资是多少元?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平台,成为学生思维的载体,有利于学生在回答问题中梳理知识系统,建构知识框架,进行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在思考中总结出解题模型,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总之,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学生会活跃思维,对知识进行清晰性和层次性思考,促进学生在探究中理解知识。在对问题的分析中,学生会把知识进行正向传递和转移,在加工中内化知识,体会到更高的学习境界。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会更好地调控思维,深入钻研,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

猜你喜欢

学生会运算中学生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长算式的简便运算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试议高校学生会宗旨的意义及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