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合作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探究

2021-11-22陈春香

读与写 2021年31期
关键词:家校交流班主任

陈春香

(南昌大学附属小学前湖分校 江西 南昌 330038)

引言

分析国内多地区中小学家校合作的形势,其运行状态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家校合作是一个连续化、系统化的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多方面的通力协作。但是在实际的家校合作中,应该被各个参与主体共同承担的任务,往往到最后全部被甩给了班主任教师,学校缺乏对活动应有的政策措施支持、家长缺乏合作的意识,很多情况下工作的开展只能依靠班主任来主动引导、开展,最终的合作效果也可想而知。实践效果远远滞后于理论。很多学校提倡家校合作,可能也只是顺应口号形势,照顾学校的形象。并没有深入的去分析、构建家校合作的方法、模式。合作流于形式,家长也不关注,班主任的工作独木难支。

家校合作显然需要双方主体共同努力的,但是很多学校管理层对于合作观念的重视程度较为淡薄,加之应试教育和职称评价机制的不完善,教师对于家校沟通的目的认识并不完全。合作依旧是重点关注学生的成绩,合作效率低,家长多是被动的配合学校和教师的任务要求。而且很多学生家长面临经济、生活的多方压力,也没有太多的精力放在家校合作上。

总体来看,国内中小学的家校合作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也不能遭遇困难就简单放弃。班主任作为家校合作的重要成员,可以先从自身做起,了解合作中的相关问题,由点到面的逐步开展和完善工作,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促进管理和学习工作的进步。

1.家校合作中各方主体存在问题

1.1 班主任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素养理念。教育工作之所以被社会尊敬,是因为其工作内容有较高的创造性,特殊性,教师所贯彻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成长发展。因此,班主任教师对于管理、教学、合作等方面也需要一些独特的见解。随着年轻一代逐渐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班主任、教师也逐渐呈现了年轻化。教育理念、理论认知不深刻,教学方法还不够成熟,与学生、家长群体的相处交流等方面可能还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1]。

(2)忽视了合作的实践性。虽然社会、学校方面都在推广家校合作模式的开展,理论成果也较为丰富,但是实际的落实、运行情况并不理想。从笔者学校多数班主任的想法中可以了解到,他们从思想上认为教学工作中,家校合作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日常各种教学工作的压力,多数班主任并不愿意,或者没有更多精力和时间来推动合作。因此也导致了在实际教学中,合作的情况并不理想的状况。

1.2 家长方面存在的问题。

(1)家长在合作过程中不够主动。良好的家校合作是需要双方之间主动沟通互动的,但是多数情况下的互动,往往是家长处于被动的一方。需要学校或者班主任主动联系,或者当孩子出现明显问题时,家长才会主动的联系班主任。而且在家庭教育出现问题时,很多家长往往也不会寻求班主任的帮助,缺少信息沟通的意识。

(2)家长的平均素质文化水平。人们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认知水平都会直接影响其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方法,而在家庭教育、家校合作中也是。家长的文化、素养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到合作沟通效率,对孩子的成长发展也会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家长由于自身的文化认知水平有限,缺乏良好的教育能力,而当前小学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很多家长也无力给予孩子更多的指导帮助,家长们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必要的心理学知识。

(3)家长时间、精力有效。在生活、经济的多种压力下,现代社会中的家长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来放在家校合作中。学校所采用的家长会是较为低效的合作交流方式,家长无需过多准备,很多时候可能只是随意应付。而且家庭的经济状况也会很大程度制约家长的行动和时间。

2.家校合作中加强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策略分析

2.1 强化家校合作意识,引导家校合作方向。无论是学校方面还是家庭方面,都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家校合作的方式,也是为了进一步提升现代化教育的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班主任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有利于双方互相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而这首先就需要双方不断强化自身的合作意识。从班主任方面入手,需要提升自身的合作能力和意识。在于家长交流合作的过程中,班主任的态度和方法会直接影响到最终合作的效果。

在家校合作的情况下,往往是由班主任作为工作的主持方,因此需要自身具备良好的合作、管理能力:第一,班主任需要从日常的生活学习交流中,不断了解学生和家长的情况,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和家庭状况,来开展针对性的交流方法[2];第二,在交流的过程中,需要平等看待双方的交流关系,对家长保持应有的尊重态度,良好的交往礼仪会体现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基于双方互相尊重的态度也是教师需要具备的态度和素质,这有利于班主任与各个家长建立良好真诚的合作交流关系;第三,班主任与家长交流合作时,应该引导家长正确的思考和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无理由的要求对学生严加管教,并且片面的放大学生在家时的一些不良生活行为。

而从家长方面入手,则父母就需要考虑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第一,父母其中一员应该尽可能的抽出时间主动参加配合学校的管理工作当中,学校方面则可以主动搭建一个“家长教育指导平台”,重点关注和研究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措施,帮助家长提升自己的素养,了解合理指导和教育孩子的方法,并与班主任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第二,家长要定期去了解孩子在校园中的学习生活,主动与班主任互相联络。班主任也可以积极走进学生的生活娱乐当中,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作为老师,但是在生活中可以尝试与学生作为朋友,这样更能有效促进双方之间的情感互通。

2.2 提高小学班主任交流合作管理的素养能力——没有体现。虽然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下,绝大多数班主任都有家校合作的意识,但是由于班主任教师们自身阅历、经验、专业知识等方面还存在不同差异,在实施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阻碍,班主任自身没有扎实的知识和理论基础,其他的合作也无法有效的开展起来。所以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升班主任家校合作理论知识、经验方法等:

(1)组织学校内部的交流会。组织学校内部间的交流学习会议,是一个便捷有效的办法,各个教师班主任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都会积累不同的教学经验和交流办法,而定期开展交流会议[3],就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经验和办法交流。在以交流家校合作经验的基础上,还可以探讨日常的教学方法,怎么与学生拉进距离等。各班主任在分享、学习新经验的基础上,可以为今后的家校合作打下基础。而且还可以探究在家校合作方面遇到的困难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2)班主任主动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在促进家校合作方面,班主任往往没有良好的学习渠道,学校管理层往往只是提出意见,却没有详细的指导措施。班主任在实施家校合作时,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凭着自己的感觉经验,家校合作的效率和质量自然不会太高。所以,班主任教师可以主动依靠网络信息平台,找寻相关的有指导借鉴意义的资料文献、期刊案例等,先从学习了解理论方法开始,逐步奠定基础知识理论,然后在日常的教学交流中,逐步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自身的交流、管理经验。

2.3 班主任与不同类型家长交流合作策略。面对不同的家长,不同的思维方式,班主任教师也需要运用不同的策略方法来开展交流合作。当然,在面对任何类型家长时,班主任都需要真诚对待,从家长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绝大多数家长也都会选择认真与班主任交流探讨。

比如在面对一些学历知识学生较高的家长时,有着这类家长自身就拥有较为广泛的知识储备量,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可能会存在独到的想法和见地。班主任教师就可以在交流合作的过程时,虚心听取这类家长的意见建议[4],并且在遇到问题时可以适度进行探究讨论,有利于促进自身教学管理工作的进步;在面对成绩落后学生家长时,班主任更加需要耐心对待。班级中总会有成绩优秀和成绩落后的学生,这也是每个班主任必定会面对的问题。而在面对这类学习困难生时,班主任首先应该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分析影响学生成绩的原因,是由于学生自身原因,理解能力差、不认真对待,或者是家庭不和谐等,都可能成为阻碍学生进步的因素,班主任需要分析了解其中的原因,可以做好学生的状况记录。将自己观察分析的结果与家长讨论,双方共同研究对策帮助学生进步。

结语

顺应社会形势的发展,推动家校合作理念和方法的进步,是促进我国高质量教育的有效手段。合理良好的家校合作,不但可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还能提高教师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水平,顺利完成教育目标。班主任也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及时主动的与各个家长交流联系,并且不断提升自身教育管理专业知识,从思想理念、实践操作等方面丰富自身的积累,进一步优化家校合作的效率和水平。

猜你喜欢

家校交流班主任
如此交流,太暖!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我的班主任①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交流平台
一个逗比班主任,培养无数段子手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