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理念指引下的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

2021-11-22

读与写 2021年31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建构深度

于 燕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教学研究中心 山东 广饶 257300)

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提升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而,在新时期的幼儿教育组织过程中,幼儿园方面不仅要将游戏活动作为一日教育中的主要板块,还要强化户外自主游戏的教育主体地位,并在满足幼儿学习与成长需求的过程中,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来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以在潜移默化的引领与影响中,不断强化幼儿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推进幼儿的健康、全面成长。基于此,本文作者便立足自身多年的幼儿教学经验,就深度学习视角下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进行深入论述,以期能够带给一线幼教同仁一份有价值的参考,也希望能够推进幼儿园教育的长足发展。

1.幼儿深度学习的内涵特征

“深度学习”源于对学习的深入理解与研究,是一种认知过程,也是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建构过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强调“倡导幼儿自主学习,深度学习”,但是这里所提出的“深度学习”并不是要求幼儿要在超出自己能力和理解力的范围中去参与学习,而幼儿教师在清晰认知户外自主游戏特点、对幼儿成长意义的同时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与指导,使其能够在参与活动、在与周边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感知环境的舒适、活动的乐趣,并能够主动、大胆地进行探究,同时可以在教师的启发或者与周围人的交流与合作中,将新的知识和经验迁移到新的活动情境当中,以引导幼儿完成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参与,实现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2.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的深度学习现状

2.1 幼儿的游戏自主性不强。现在的幼儿基本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深受家长的宠爱,在家里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生活各方面对家长的依赖性都比较大,自理能力严重不足。进入幼儿园之后,教师便是他们接触最多也最信任的人,在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集体生活的挑战时,他们自然会将这种依赖“转嫁”到老师身上。再加之,幼儿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会给予幼儿过多的关注与关照,不放心他们自己参加活动,尤其是在户外游戏中更担心孩子们会因此受伤,进而便会不自觉的给幼儿过多的指导,为其设定过多的要求和规则,使小朋友们不能自主参与活动,久而久之就养成幼儿自主性不强、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开展质量,更影响幼儿的深度学习。

2.2 幼儿的知识建构能力不足。在深度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只有充分理解原有的知识体系,才能够运用自身的思维对新知识进行“加工”和利用,才能完成对新知识体系的建构,这对自身基础学习能力的要求非常高。但是幼儿园的幼儿基本都处于3~6岁这一年龄段,其身心各方面发育还不够成熟,对知识的学习和建构也基本都处于启蒙阶段。尤其是幼儿园小班的幼儿,有的甚至还不能自己吃饭、不能自己上厕所,让其自己完成对知识的建构简直是难于上青天。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组织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学习,给予幼儿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以使幼儿可以顺利完成知识构建,同时这也是新时期幼儿教育中需要提起广大学者注意的一项重点问题。

2.3 幼儿的经验迁移意识不够。新时期幼儿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小朋友们能够在具体的活动中掌握多少科学文化知识,而是要培养幼儿的学习和生活能力,以使幼儿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去适应生活、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但是相关调查现实,大部分幼儿习惯“跟随”,跟随伙伴去参与游戏,跟随教师去探索知识,自主迁移意识不足,不能较好的完成经验迁移。从根本上分析,造成幼儿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无法为幼儿提供有效的指导,教师不能组织幼儿进行高效互动,同时户外自主游戏的时间也得不到保证,以至于幼儿即使想要进行经验迁移也没有机会参与,从根本上限制了幼儿深度学习的开展。

3.深度学习视角下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开展策略

3.1 创设有效游戏环境。《纲要》中特别提到了“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进而在组织开展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们也要注意做好对游戏环境的创设,以让环境变成会说话的“老师”,使其不仅能满足幼儿的自主游戏所需,还能带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引领,促成幼儿对于户外自主游戏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与深度学习。

例如,有条件的幼儿园在搭建户外大型游戏区域时,最好将各个游乐器械分开摆放,尽可能多的留出游乐设施之间的距离,以避免因为空间狭小所造成的幼儿之间的相互干扰,也避免幼儿在游戏中可能出现的摩擦与碰撞,保证幼儿游戏安全的同时,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游戏。不仅如此,教师们还可以在幼儿园操场的地面上画上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格子、迷宫,以便于小朋友们三五成群的在上面开展跑跳游戏;在操场的墙壁上还可以涂上粉色、蓝色、绿色等幼儿喜欢的鲜艳颜色,并将废旧的锅碗瓢盆钉在墙壁上制作“锅碗瓢盆协奏墙”,方面幼儿进行打击练习,助力其音乐素质的成长……以在美化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的同时,丰富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内容,既促成幼儿对户外自主游戏的积极参与,也实现了各种资源的多元整合与利用,为幼儿的深度学习做好“铺垫”。

3.2 强化幼儿中心地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引导幼儿学习的动力,更是促成幼儿深度学习的前提条件。在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幼儿教师要特别注重游戏的“自主性”,并尊重幼儿的主体,立足幼儿的兴趣爱好进行游戏设计,也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想要参与的主题、选择自己的活动伙伴,进一步强化幼儿的游戏中心地位,使其能够在积极情绪的指引下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探索。

幼儿园的幼儿不只是有个性上的差异,还存在年龄特点上的异同,进而在户外自主游戏的组织过程中,教师便要尽可能多的根据幼儿的主体需求为其提供游戏活动材料,例如,小班的幼儿身体素质相对较弱,在建构“梅花桩”这一运动空间时,便可以为小班幼儿建构密度较小、高度较矮的梅花桩,以便于小班幼儿能够顺利通过挑战;而大半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主意识的提升,其在参与户外自主游戏时更喜欢建构类和角色扮演类活动,并且善于与伙伴合作完成相关游戏,进而在建构户外活动空间时,便可以据此创设积木搭建、角色扮演、闯关挑战等游戏主题……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承受能力和不同兴趣爱好幼儿对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需求,也有效展现幼儿教师对幼儿个体的尊重,助力幼儿在积极参与和深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无限的可能。

3.3 融入生活教育内容。“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念中的核心思想,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设计与开展离不开生活,幼儿的学习与成长也与生活息息相关。对此,幼儿教师在组织户外自主游戏时便可以尝试将生活化的教育场景和教学内容引入其中,以带给幼儿真实的学习体验,也进一步缩减幼儿对知识的“陌生感”,使其能够借助自身的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来观察和分析游戏中的问题,并使幼儿在思维的迁移中获得高阶思维的成长。

例如,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过程中,除了在户外自主游戏开始之前跟幼儿强调游戏规则,教师要告诉孩子们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之外,还可以为小朋友们建构“遵守交规、人人有责”这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游戏主题。即事先为幼儿准备好小交警服装、“红绿灯”道具,斑马线地垫、纸盒子做的小汽车等游戏材料,然后引导其以自己的想法任意方向的去“开”汽车、过“马路”,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交通堵塞,甚至会出现车撞人的交通问题)。然后再组织几名幼儿当“交警”,去“路口”指挥交通,并教育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幼儿学习交通法规:“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过马路要走斑马线”“非机动车不可以到机动车道上行驶……”以借助生活化的场景创设和内容引入,来不断强化小朋友们的规则意识,使其在顺利参与游戏活动的同时,可以减少在游戏和生活中的不安全行为,促成幼儿教育成效的事半功倍。

3.4 适时进行游戏介入。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重点强调幼儿的自主性,但并不是说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放任自流”,相反教师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更要睁大自己的眼睛,时刻观察幼儿的游戏状态,关心游戏过程、游戏结果,以及时发现问题、适时介入游戏,并在给予幼儿合理、有效的游戏指导的同时,保证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完整和质量,避免因此影响幼儿参与游戏的游戏心情。

在夏天来临之际由于气温比较高,小朋友们对户外活动的参与热情都不高,这时就需要教师去介入游戏,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和引领幼儿。例如,“猫鼠游戏”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对小朋友们说:“大家知道吗,这个圈圈里面的小老鼠好饿呀,它们得赶快出去寻找食物,可是圈圈外的小花猫更饿,一定要紧盯着从‘洞口’出来的老鼠呀……”以有趣的语言来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使其个个都跃跃欲试。而在户外障碍接力的游戏中,主班教师和配班教师最好都能参与到活动当中,各带领一队幼儿参与游戏竞争,和孩子们一起因为自己的队员掉队而紧张,一起为自己队伍的胜利而欢呼雀跃……真正借助自己的介入来保证游戏活动的开展质量,同时也进一步调动幼儿的集体荣誉感,使其在与老师和同伴的交流与交往中更高质量的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在深度学习视角的引领下,在开放性户外活动环境的支持中,新一代的幼儿园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立足游戏的本质和幼儿的身心成长规律、成长需求,在分析和总结活动的过程中,大胆创新、不断探究,以使小朋友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户外自主游戏当中,也使其能够从户外游戏的参与中收获快乐、收获满足、收获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升,真正践行深度学习理念,也在推进幼儿教育改革的同时,助力幼儿的高质量成长!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建构深度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建构游戏玩不够
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