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021-11-22王培明

读与写 2021年31期
关键词:探究性化学高中化学

王培明

(山东省五莲县第一中学 山东 日照 262300)

化学是一门很讲究实验性和探究性的学科,在高中阶段,要想学好化学,必须依托大量的实验,而且教材中的大部分理论知识,都是从实验中得来的。在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化学实验,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逐步引导学生培养起好的自学习惯。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作为高中化学课程的核心素养之一,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是学生的必备素养。另外,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围绕探究的问题,并提出假设,然后设计一系列的操作方案和流程,利用有目的性的化学实验来解决问题,并得到理论结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不同于初中阶段,在课程标准要求中,更加强调探究活动的多样性,对于学生来说,化学实验已经成为一个探究的媒介,有助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验证,从而培养起他们的探究性能力。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手段,转而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到日常教学中来,结合当前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采取改进措施,推动高中化学教学的进步与完善。

1.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分析

1.1 有利于培养科学质疑精神,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人类要想了解自然科学,就需要发挥孜孜不倦的精神与毅力。探究是高中实验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教师不能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而是要设计一系列的实验假设、目的和设计,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中,让他们实现从“未知”到“了解”的跨越。因此,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在无形中培养起学生的“质疑精神”,进而让教学起到多重引导作用,培养自主性强的人才。

同时,高中化学教师要懂得适当“退位”,不要催促学生,而是准确定位自己,主要的职责应该是负责实验流程的安全,以及对学生进行要点的指导,而非是手把手的教学。在这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支持下,学生的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验内容可以形成一个较强的联系,利于知识的系统化构建,改变过去死记硬背的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并且通过探究式实验,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1.2 通过手脑统一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过去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存在手与脑脱节的问题,这不利于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的养成。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学生容易出现手脑不同步的状态,在每次解决问题时,可能会过于依赖“标准流程”,很难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发挥学术主动性来解决问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探究式教学模式做到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利用创设情境、问题引导、任务驱动等多种手段,来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设计、分析和解决问题。换句话说,在探究式实验教学中,学生要手脑结合,才能将化学理论知识发挥到极致,否则再渊博的知识也无济于事。

1.3 强调亲身参与体验,有利于培养正确情感态度。在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比传统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注重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来表达想法,通过一系列的合作,让教学目标得到实现。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一味去主导,更多的还是在旁边进行指导,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式实验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2.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介绍

在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角度来看,探究式实验概念是相对的,相比于验证性实验,它的流程更加完善与复杂,每个环节之间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在验证性实验中,假说已经被提出,那么就需要对可以预期的目标结果展开实验,整个流程缺少“下一步如何”的探究动力。而在探究的角度来看,学生去探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为重要,受到学习兴趣的引导,学生内在就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组合作能力也有所提升。但是,验证性实验又更能够保证课堂效率,学生如果不熟悉实验器材、操作方法,以及实验原理,那么也很难保证探究性实验流程的顺利进行。可见,要想做好化学探究性实验,先有验证性实验的基础是很重要的。探究性实验的基本流程可以分为:确立主题-设计问题和方案-进行操作-得到结论。

2.1 确立探究实验主题。这里需要区分的是,首先要确定主题,而非问题,因此在探究性实验中,其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提示和提醒,这对于高中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有比较扎实的化学知识基础,才能更好地对问题对出科学判断。围绕主题来进行探究实验的发展与研究,有助于学生进行拓展性思维能力的提升。学生可以围绕相关主题来进行实验研究步骤的制定,这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素养也是能够提供莫大帮助的。

2.2 在课前准备好实验内容和器材。在高中化学实验课程进行之前,化学教师是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实验课程的备课相比于理论知识的备课更加复杂。教师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准备相应的教学内容,还应该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思维。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得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取得良好成效。教师在课程开始前需要提前准备好化学实验器材、准备好实验材料,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避免学生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2.3 在实验之前,设置探究性的问题。通常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时,教学都需要在化学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因此,在新课程开始之前,学生都需要对所要探究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课前积极地进行预习,教师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以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实验。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需要设置探究性的问题,先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并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列出化学反应式。此时学生就可以结合之前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将各种可能性列举出来,进行大胆的猜测。当然化学式来分析无法得教师所设置问题的最终结论。这是教师就可以直接导入实验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并且让学生分析如何通过实验验证得出实验结果。

2.4 设计问题解决方案。当确定下主题后,就可以提出实验要解决的问题,紧接着根据现有材料来制定实验操作方案,另外在主题和问题之间,可能还需要进行实验的可行性论证,这部分内容可以与最终形成的实验设计内容进行合并。不论是设计问题,还是进行解决方案的制定,都是化学实验操作课程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在进行问题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便能够通过学生的问题设计思路来对学生在有关知识点的研究与运用过程中,是否掌握了相应知识点的精髓进行一个详细的了解。并且在解决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充当旁观者的角色,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深度进行较为准确的认知。这能够使得教师在未来理论化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贴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进行相关教学进度的制定和教学内容深浅程度的确定。这样一来,学生在高中化学的课程学习中就不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在实验问题设计过程中,还是解决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教师都要以较为积极宽和的心态来面对学生,通过鼓励的方式来使得学生能够以更良好的精神状态来面对日常的实验研究。

2.5 实施实验探究过程。在化学实验场景中,学生要基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来进行验证性实验,并就不同的实验结构展开分析和对比。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验证性方案可以是多样的,学生可以根据情况来进行调整,直至得到验证结论。在传统的高中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而是为了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得到提升,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相关实验的理想结果,老师通常并不会给学生自主进行验证性方案制定与实施的机会,而是会在实验开始之前,进行已经制定出的验证性方案传递,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方案来进行实验重现。这种方式并不能够使得学生完全理解到有关实验方案制定的理念和思路,这是一种简单机械的重复,使得学生通过自主动手来进行有关实验研究的记忆。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传统的实验教学并不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使得有关学生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学习效果,相关试验研究课程模式的展开过程中真正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与培养。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高中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争取花费一定的时间来使得学生通过自主的思索,进行验证性方案的制定。并且通过自主动手的方式进行有关方案的正确性认证。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对有关化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

2.6 归纳总结做出解释。进行完化学实验流程后,学生需要对出现的实验现象,记录下来的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分析和总结,并试图去解释出现的多种情况,来加深自身的化学学科素养。

2.7 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性实验报告。实验结束之后,得出实验结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将实验内容、实施、实验结果、结论都填写在报告上,并上交给老师进行批阅。教师批阅完成之后,再将实验报告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保存。当学生进行复习时,可以作为复习参考资料使用。

结束语

综上,高中化学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就要从改变教学模式入手,加强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来引导学生发现化学学习的乐趣,并能够自主去解决一些化学问题。如此以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猜你喜欢

探究性化学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奇妙的化学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