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外阅读 根生语文素养
2021-11-22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实验小学校刘莹瑾
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实验小学校 刘莹瑾
当下,关注课外阅读,构建课内外结合的大语文教学体系已成为各学校的共识。但在实际操作中,语文教师屡屡发现阅读效果不尽如人意。调查表明,这与学生阅读的应付性、盲目性和随意性密切相关。无论是阅读兴趣的缺失带来的“有口无心”,还是阅读意识的缺欠造成的“囫囵吞枣”,或者阅读方法缺乏导致的“舍本求末”都一再削减着阅读实效。因此,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语文课外阅读更应加强培养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实践性和能动性,努力把课外阅读升华为主动、扎实、有效的课外“悦读”。为此,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自乐自得,兴趣激活“悦读”
(1)悬念引读。悬而未解的问题常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兴趣。因此,教学中我常结合课文内容巧妙设悬,让学生迫切地去搜寻答案以消除悬念,从而自发地扩大阅读量。例如,教学《少年闰土》时,在满怀热情地赞美少年闰土机智勇敢、见多识广和聪明能干后,我突然话锋一转,面带神秘地问道:“同学们,你们想想这样一个孩子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学生自是顺水推舟地给出了一番美好推测,可得到的却是我隔靴搔痒似的反馈:“变化还真不小呢。但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发生了如此变化呢?欲知究竟,课后大家可从鲁迅先生的《故乡》中寻得真解。”就这样,学生被我吊足了胃口,果然一回家就迫不及待地查阅相关文本,阅读实效也因盎然的兴致得以有效保障。
(2)探究引读。即教师结合教材中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思考。有些课文所描写的场景距学生的生活较为遥远,学生不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然而这也为教者提供了引读的良机。例如,《落花生》一文中,有段话学生难以认同:所以,我们要像花生一样,做一个默默无闻,对他人有用的人。学生认为,父亲干吗要孩子做花生一样的人啊,做一个像桃子、苹果一样的人,既体面,又对人类有贡献不是更好吗?其实,这个问题课前我做过预设,算是有备而来。于是,我抓住了这一契机,导读了许地山家庭由盛到衰的相关资料。果然,带着问题阅读,学生更是郑重其事。读罢资料,学生不仅明白父亲希望孩子做一个朴实无华的人是跟家庭所经历的风波有关,更为浮华的转瞬即逝和父亲的良苦用心感慨不已。学生与文中父亲达成的共识也正是悦读实效的最佳显现。
(3)延伸引读。在语文教材中,名家名篇异彩纷呈。这些文学瑰宝是带领学生遨游中外文学殿堂的向导。然而,受限于教材篇幅和课堂时间,许多名作名品仅以片段呈现。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注意挖掘教材本身的价值,激发需要,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内趋力,进而于课外主动阅读名著全貌和其他作品。《赤壁之战》一课教学结束时,多数学生意犹未尽,于是我有选择地引读了《三国演义》中与课文有关的一些故事,学生兴致盎然,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了主动需要,悦读的效果进而也得以彰显。
二、自信自如,技能促进“悦读”
为克服学生阅读时的盲目随意性,我从“读”“思”“记”三方面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并指导学生灵活运用以提高阅读效率,优化阅读实效,进而满足成功需要促成课外“悦读”。
(1)指导活读。阅读分精读和略读。培根也说:“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咀嚼消化。”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爆炸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快,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篇篇精读,章章深研。学生课外阅读应以略读为主。但略读又绝非贪多求快,囫囵吞枣的结果必然是一无所得。根据不同的阅读目标,我训练学生灵活选用“浏览式读书法”以搜寻萃取知识要点,或用“筛选式读书法”以检索滤取目标信息。正因如此,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时,学生才能驾轻就熟地从纷繁的宋庆龄生平资料中颇具慧眼地精选出体现国母“一身正气,至死不渝”的典型事例,进而揭示了“树如其人”的象征含义。当然,任何一次课外阅读应是不同读书法的综合运用,精读、略读的点面结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2)重视深思。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且只有通过积极的思维而不是仅凭记忆,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因此,教会学生或类比或质疑或品评地边读边想是保证实效阅读的又一个突破点。而且,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对文章多样性的鉴赏,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生活,用自己的心灵体味人生。这样,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才更能产生愉快感和自豪感,“悦读”实效也更能得以积极发展。课文《三顾茅庐》促使学生对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深表敬意。有一位学生读过《易中天品三国》,于是就在交流时提出:刘备的礼贤下士只是他的一种计策,他狡猾地用多种表面功夫去感动诸葛亮。其实,他根本没什么本事,出谋靠诸葛亮,开战靠五虎将。我便顺水推舟地组织学生各抒己见。学生讨论激烈,课后更是攻读《三国志》,拜读《品三国》……热情高涨。对相距数千年的三国人物的评议,他们借由课外“悦读”较早走出了“二元论”的误区。
(3)鼓励勤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还应提醒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让阅读的点滴收获得以有心积累。摘记方法需教师示范解说。例如,笔记的开头应编制目录,附上页码。中间部分是材料的具体内容。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美文欣赏(摘录、剪贴全文或精华部分),二是书海拾贝(摘抄哲理名言、科学珍闻、生活常识),三是心得体会(记录读书感受,迁移表达方法)。此外,每则材料都要注明出处和类型,以便今后查阅。另外,学生的阅读笔记我还定期予以展览,以便学生取长补短。无论是语言的丰富、知识的增长,还是思维的启迪、情操的陶冶,实践证明,学生越是切身体验着来自这些踏踏实实的积累的受益,也就越发重视阅读,真心“悦读”。
三、自在自主,习惯鞭策“悦读”
阅读是一项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当良好的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人们才真正终身受益。
(1)重识“阅读”。提到课外阅读,人们常常联想起增长见识、丰富语言、辅助习作、提高成绩等功用。其实,阅读的实质绝非如此。如果以是否对学习“有用”作为判断是否应该进行课外阅读的标准,那么阅读就完全失去了它存在的本质意义。很多名人青少年时期的阅读经历表明,很少有人仅仅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进行阅读,吸引他们的是阅读本身。阅读是人的需要,这需要关乎内心,源自人心灵深处的饥渴。这种饥渴包含着与成绩、就业、前途无关的真正的求知欲。可由于急功近利,课外阅读被不同程度地演变成“作文阅读”“应试阅读”,本能的“求知欲”也不幸被逼得变为“求分欲”。这或许就是学生感觉名著味同嚼蜡,甚至对阅读名著“退避三舍”的原因。当阅读一味与成绩挂钩时,就不再是一种享受,对阅读的渴求也将随之消失殆尽。源自内心需要和充分兴趣的阅读,才会真正让人获益。
(2)当好“顾问”。对学生读什么,教师不宜多加干涉。在守住基本底线的前提下,不妨容许学生多方涉猎。倘若确有好书值得一荐,教师应注意“润物细无声”。教师的知识、阅历都比学生丰富,可教师认可的书籍并不等于学生喜欢。硬性推荐,不利于学生“悦读”。但教师有精彩的阅读体验时不妨与学生分享,借此让阅读带来的美好感受一点点渗入学生的心灵。我班壁报上的“你读我读”专栏中,我的读书随笔贴入“我读”,学生的读书心得归入“你读”。我告诉他们某书不错,但并不要求学生必读。然而,正是自主性使学生有了强烈的优越感,不少学生自觉去找这些书品读感悟。
(3)开展活动。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亲近好书,教师除了要当好解惑释疑的帮手,还要定期组织“多彩故事会”“好书发布会”“热点辩论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在活动中,教师不仅要适时喝彩,还要鼓励学生展开自我评价、生生互评,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状态,从而使“阅读”全方位地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实践证明,活动让学生得以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使他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日常阅读中。当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开始课外“悦读”,自发地将阅读作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从不断阅读实践中寻得适合的阅读内容和完善自己的阅读方式时,阅读就真正落到了实处。
阅读,是一种智慧的碰撞,是一种创新的引导,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在“大语文”营造的多元化而广阔的文化平台上,我们更要引领学生走向“悦读”。这样,在有限的课堂阅读刚刚结束的同时,便呼唤起了无限的课外阅读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