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古诗文化,让诗意花开成海——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2021-11-22陕西省西安市实验小学吴笑媛
陕西省西安市实验小学 吴笑媛
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卷帙浩繁的古诗词蕴藏浸润着中华气韵,塑造出一代代高洁璀璨的华夏风骨。越陌千年,言语变迁,白话文取代艰涩文言,普通话也在国家一年一度的“推普周”中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接受并使用。即便如此,古诗词接受历史长河的涤荡之后,仍绽发出如玉似珠的惑人魅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然包括优秀传统文化之复兴,从近些年来的“古诗词热”就可见一斑。
所谓“教育从娃娃抓起”,今日古诗词之复兴,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作为初等教育,小学承担着开蒙心智、塑造良好习惯和稳定兴趣的重要作用。结合新课改背景,重新审视,我们会发现传统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照本宣科”、缺乏审美情趣养成的意识等诸多问题。笔者立足教学实践,以部编版教材为例,尝试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新思想、新方法、新路径。
一、穿插阅读与背诵,优秀传统文化巧渗透
古诗词选材广泛,体例多样,从经济到政治再到文化,映射着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教师通过对所授古诗词蕴含的相关文化知识点进行讲解扩充,能为学生揭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引导学生自觉体味古诗词丰厚的文化意蕴。
以《清平乐·村居》教学为例,教师要通过宋词知识和古人隐逸文化导入课程。对宋词规范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诵读乃至内化记忆。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隐士文化和乡村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体悟田园之乐。此外,立足该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关田园诗词进行阅读,分析比较田园诗词内部的异同,鼓励学生选取自己喜爱的课外古诗词进行背诵。
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可以拓展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帮助学生把握文化意蕴。例如,在传统节日或节气到来之际,教师鼓励学生广泛收集相关的古诗词,通过意义讲解和文化剖析,加深学生对古诗词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不但如此,丰富有趣的课外实践活动对相关教学也有很大帮助。教学工作者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特定古诗词主题的“文化之旅”,名山大川的游览、名人事迹的探索、历史情境表演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活动。
二、民主灵活转观念,审美情趣渐养成
新课改为教育工作者设立了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目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成为促进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养成的有力手段。然而,一方面,教师缺少对审美内涵的自我品读以及受到“分本位”教育观念的桎梏;另一方面,学生自主性欠缺以及自身综合能力不足。两方面共同导致传统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审美情趣养成重视度不足、师生的审美态度存在偏差和创造力不强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痼疾,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养成,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民主,相机采用灵活的方法,转变审美情趣培养的相关教学评价观念。
具体来说,教学伊始,教师要弄清角色定位,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性,创设广阔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美探索。此外,恰当贴合的情境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有利于激趣和拓深。古诗词常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誉,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现诗词的绘画美,引导学生实现从理解形式美到体悟意境美的提升。
三、品味古诗词精神,人文情怀妙提升
人文情怀培养是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一环。古人在诗词中浇筑出各自璀璨的“精神之花”,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情怀蕴藏。不过,由于教育工作者对相关教例的深度和广度挖掘都不足,而且总结出来的精神情怀并没有随着时代价值观变迁而实现创新或增删,古诗词教学中的人文情怀传递方面亟待改革。在具体变革实施之前,教师有必要对所带学生进行普适性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设置具体可行的目标,增加更多贴近生活的讲授内容,通过多样灵活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品味作者精神的意愿和兴趣。
以古诗《回乡偶书》教学为例,教师要在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审美情趣的基础上,结合时代价值观做出相关精神内涵的释读。不过,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能延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而应引导学生自主探讨和分组合作,完成阶段性学习任务。此外,教师可以用逢年过节中国人回乡探亲的生活实例来引导学生加深对古诗精神内核的把握。
古诗词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域,其蕴含着丰厚的文化意蕴、审美内涵和精神情怀。作为“蒙学”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教师结合新课改理念,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对古诗词形成稳定兴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鉴赏情趣。在此基础上,推动优秀古诗词的传承。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发掘诗词中的文化意蕴、审美内涵和精神情怀,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核心素养。此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其养成获益终身的诗词鉴赏理念和诗词气韵,也是教师“深耕”古诗词的一大深远目标,有赖于学者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