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企业差序式领导用人方式研究

2021-11-22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8期
关键词:差序短处用人

刘 扬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南京 210046)

0 引言

在我国,管理思想和领导方式都深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早在《中庸》一书中就提出了人伦差序的管理思想:“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同时,儒家文化提倡构建“大同社会”的思想,起点是“差异”,即领导对成员的差别对待;终点是“大同”,即组织的有效运行。本文以史为鉴,从差序用人的原则和差序用人的方法两个方面探讨在差序环境中领导者的用人艺术。在国际化竞争愈演愈烈的环境中,在全国上演“人才争夺战”的背景下,通过差序式用人艺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1 差序用人的原则

1.1 识人在“前”,善任在“后”

用人之初,在于识人。领导者的管理水平往往体现在能否找到人才和工作的最佳契合点,从而发挥人才的最大效用。企业的管理者如果能够掌握使用人才的正确理念及方法,必将为企业的飞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差序式领导一直是普遍存在的管理现象,特别是在家族式企业中,差序式领导方式尤为突出。中国古代有很多识别人才的方法和经验值得借鉴,如《马说》中韩愈提出的伯乐相马之道;再如,诸葛亮在《将苑·知人性》中提到了识人用人的法则:了解人的本性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尽管如此,我们依然有7 种方式可以窥探人的立场、应变能力、博学程度、是否清廉、是否值得信任,这些都是识人的根本。这些理论都可以为现代的领导管理提供参考,尤其是在差序式领导方式下,组织环境更为复杂,如何在差序环境中培养更高的组织效率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而古代的管理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在识人的过程中更好地知其德、明其心、识其才。知人善任是领导进行差序化管理的前提,也是人岗匹配的基础。

1.2 差序用人,勿求其全

对领导者来说,其要懂得扬长避短,用人所长。用人的长处,在不同的岗位,用不同人的长处,这是差序式领导的用人方式。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企业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要能看到下属的才能,对人才区别对待,适时进行差序式领导,使人才在自己的专长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春秋时代的郑国大夫子产在这方面的做法堪称管理模板。当时郑国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其中冯简子能够决断国家大事;子太叔貌美而有文采;公孙挥对邻国的情况了如指掌,并且外交才能突出;裨谌高瞻远瞩,在谋划上颇有天赋。郑国在处理外交事宜时,子产便会向公孙挥请教,这使郑国在外交中游刃有余。在进行重大决策时,便与裨谌对谋略进行商定,再请冯简子来做最后的决断。如果谋略可行,子产便把任务分配给子太叔去执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以古鉴今,对员工进行差序式领导,应让德才兼备、有组织指挥能力的人行使领导职权;对于那些事业心强、敢于闯荡的人,让他们从事开拓性工作,通过差序式管理使人才的特长与能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1.3 抓大放小,差序授权

科学的管理必定有一个授权的过程。是否懂得抓大放小和收放权力已成为衡量领导者用人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是现在组织呈现出扁平化发展趋势,领导不可能对所有的事情都亲自为之,在明确员工工作能力和岗位职能的基础上,要对员工进行差序管理,根据员工的能力级别对员工进行授权。例如,楚汉争霸时期,刘邦在与项羽的争夺中处于劣势,战争中,刘邦时常狼狈溃逃,然而刘邦善用人才,大胆授权,也因此招揽了大批人才,如张良、韩信、陈平等都为刘邦帝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刘邦知人善任,合理授权,使下属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从而创立了不朽的功业。毛泽东同志在1958 年 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要求,各省第一书记及其他某些同志从繁忙工作中解放一点出来,做一些研究工作,注意一些重大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抓大放小,合理进行授权,这样领导才能把时间空出来进行思考,明确组织的发展方向[3]。

1.4 差序组合,效能优先

著名的系统理论提出“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系统的功能并不是各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各要素通过排列组合处于最优“序”后,产生“互补”作用,进而发挥出“1+1 >2”的整体效能[4]。社会的进步要求领导者在选才用人时,不但要注意个人素质,还应重视人才适应群体的能力。要善于把不同特点、不同水平、不同专长的人置于合理的人才结构当中,使群体成员能够知识互补、专业搭配、氛围协调,从而产生巨大的整体效能,完成各种复杂的工作。在团队的运营中,领导者要使团队成员在各方面进行互补与促进,从而促使团队的整体效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需要对各类人才根据岗位的需求进行差序化管理,并在组织目标的指引下进行科学的组合,从而达到组织效能最大化的目的。

2 差序用人的方法

2.1 先人后事,适应人才

在以往的管理中往往强调人要适应环境,人要适应岗位。管理学家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提出了“先人后事”的管理理念,即先找到正确的人,然后安排他们做好正确的事。这种思想通过差序式领导可以得到更好的实践。适应人才,包括适应人才的工作能力、知识结构、气质结构、年龄状况等。①对人才工作能力的适应,可以通过差序式管理对人才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岗位进行相应的分级列等,并对能力和岗位进行匹配,同时以同事了解、年度考核、领导观察等为辅助手段,真切了解人才的能力信息,为人才匹配最合适的岗位,这就是对其工作能力最好的适应[5]。②对知识结构的适应,即了解人才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结构,了解人才对岗位知识的掌握,使人才的知识能够在岗位上得以充分应用。③对气质结构的适应,即要求领导者了解人才的性格特征,不同性格的人适合的岗位不同,要将人才的气质与岗位职责和岗位性质进行匹配,使各类人才从事适合其气质类型的工作岗位。④对年龄状况的适应,即通过了解年龄状况,使组织在不同的年龄结构上实现合理搭配,而不同年龄的人才在工作经历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在工作中也能在人才配备、人才互补上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人为本,适应人才,合理进行差序领导,使人才在工作的过程中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合理投入工作精力,在合适的岗位上创造出更大的绩效。

2.2 善用人长,凝聚人才

清代诗人顾嗣协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意思是只有用人之长、量才适用,才能发挥人的最佳效能。用人之贵在于量才录用,扬长避短,为每个岗位安排最合适的人才。

善用人长一是要避其短,用其长。领导者了解人才的短处、发挥人才的长处就会使人才在工作中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其能力,发挥其价值[6]。科学有效的领导方式是把关注点更多放在人才能做什么上,只有真正做到避其短、用其长,才能发挥人才的优势,使人才有用武之地。二是要量才用人,才尽其用。领导者要明确人才能力的高低,根据不同的才能安排不同的岗位。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人才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率。三是要不拘小节,敢于用人。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要有惜才之心,在人才管理方面,要看其主要方面,不要锱铢必较,因小失大。另外,要善于使用那些才能超过自己的人,刘邦能得天下,与张良、萧何、韩信等人的辅佐是密不可分的,刘邦并没有因为这些人才在某个方面超过自己而不加以重用。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的管理者应该综合岗位的需要和人才的职业特质等因素合理配置,使事得其人。人才感到自己的长处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与应用,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找到了适合的土壤,与组织签订了心理契约,这对组织来讲是发挥了很好的凝聚人才的作用。

2.3 变短为长,开发人才

管理者要学会知其短、用其短,使人才能在适当的位置上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管理者应学会容忍人才的缺点,为人才短处的应用寻找适用的条件,从而使其短处转化为长处,并对组织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例如:在管理中,可以让心思缜密的人开展相关的核查监督工作;让“斤斤计较”的人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管理与核实;让“八卦”的人为企业的发展打探和收集消息;让性子急的人进行市场的开拓。必须要能善用人短,发掘每个人身上不同的潜质,使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找到发挥自己特质的机会,从而变短为长,激发人才更好地发展。

在善用人短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人才的长处和短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长处在有些条件下可能是短处,而短处在适当的时机下也可以转化为长处,管理者要为人才长处的发挥提供保障,也要为短处向长处转化提供环境和条件。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善于短中见长,善用其短,无论是长处与短处,都可以通过差序式管理,进行分层级的开发与应用,在这个过程中,使人才更好地明确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在适当的时间发挥相应的作用。这样才能全面激发人才,为组织创造更多的收益。

2.4 区别对待,创造人才

伟大的管理大师韦尔奇曾经提出著名的“活力曲线”:任何公司或部门都存在20%的优秀员工、70%的中等员工和10%需要淘汰的员工[7]。这是一个动态的曲线,即每个员工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20%的优秀员工是企业的核心员工,他们为企业创造了80%的价值,可通过差序式领导,使这20%的员工享受更多、更好的资源,从而为组织发展创造更多的收益。同时,对于剩余的80%的员工,企业的管理者也应该学会发掘其身上的优点,并让20%核心的员工发挥带头作用,带动其更好地发展,从而使企业人人是人才,促使企业全面发展。领导者对员工进行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除了能够激励先进,也可以鼓励后进,后进在先进的带领下,可以更好地明确方向,提高效率;后进以前进为奋进目标,争取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进步,成为20%的核心成员。先进也在这种竞争氛围中更有危机感,从而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整个组织处于一个良性的循环中,而在这个循环中,企业也在不断创造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

管理者若能以“活力曲线”作为管理参照,对人才进行差序式管理,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人才循环机制,便能很好地激发人才的潜力,在组织内部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从组织内部源源不断地发掘优秀员工,为组织创造人才。

3 结语

阅尽千古文,方知天下事。自古至今,领导选才、用才、留才都是管理的核心问题,而通过领导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则是管理的理想境界。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可以利用科技来辅助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差序式领导,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同时也要运用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差序式领导在组织管理中带来的矛盾进行调和,这样才能在差序式领导中实现适应人才、凝聚人才、开发人才、创造人才的目标,从而实现组织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差序短处用人
善恶人格的特质差序*
高职院校“技术差序”育人体系研究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从“差序格局”到“差序治理”
——概念跨学科移用现象的分析与反思
不能总盯着别人的短处——《小乌鸦》读后感
尺偏难以选准人——把准“用人卡尺”
燕昭王的用人智慧
高个子的骆驼矮个子的猪
乡村慈善的“差序格局”
用人还需讲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