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预算与采购问题探讨
2021-11-22张兵
张 兵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郑州 450008)
0 引言
随着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不断改革,事业单位的会计预算与采购管理也在不断加强,但管理体制仍不完善,管理滞后。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在进行预算和采购时,管理制度不科学、任用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等可能会制约事业单位的财务发展,这些现象已经初见端倪,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预算与采购问题已迫在眉睫。
1 事业单位会计预算与采购相关概念
1.1 事业单位会计预算
会计预算是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在未来要使用各方面经费与收支情况的预估与统计,其是预算改革合理措施制定的重要依据。事业单位会计预算不仅可以使会计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拥有完整与科学的行动流程,而且对财务的真实性与安全性也有很好的保障,可以有效防止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将事业单位的资金集中进行归纳使用不仅可以提高这部分金额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从而实现资金科学、合理与统一调配,让事业单位中的财务信息管理更加可靠与真实[1]。
1.2 事业单位采购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采购主要是一种用合同等有效办法为相关部门获取材料、工人与服务等的方式。事业单位的采购主要是以该单位为载体,经过科学合法的步骤,获取所需要的材料、工人与服务等的方式。
2 事业单位会计预算与采购存在的问题
2.1 预算编制不精准,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对财务预算进行数字化编制是每个单位财务部门都必须进行的工作,其不仅可以综合以年为单位的财政情况,而且对使用范围内的资金科学调配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必须要保证数字化编制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但目前事业单位预算意识不强,在运用上缺乏较高的准确性,并且其在运行过程中不具备创新性,没有与最新的数据和技术相结合,依然运用最简单与基本的算法,没有采用“零基算法”,所得到的数据和结果不准确,经费支出方面缺乏科学性与真实性[2]。
2.2 缺乏预算监督职能,绩效考评工作流于形式
长期发展以来,部分事业单位没有针对财务制定科学与合理的预算效益考核与经费支出等管理体系,这使得财务在开展预算和经费方面的工作时容易脱离现实,没有严谨与科学地考量所需要支出的预算经费,而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单位没有建立有效的考核与监督体系。
2.3 采购管理体系不健全,采购相关制度缺失
采购管理体系不健全,许多事业单位依然把采购简单地理解为采购方式,而没有真正意识到采购工作对单位财务发展与稳定的重要性,这势必会造成部分事业单位因自身利益问题而反对采购,运用部分抵抗与不配合的方式来阻止采购工作的开展,逃避一些公开的招标采购项目。同时,在采购过程中监督力度不够,采购人员思想陈旧、创新性不够,票据管理不严密,存在缺少票据或后补票据等现象,导致采购的目标难以实现,其职能也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没有从根本上将采购与监督工作做到最好。
2.4 财务人员更新专业采购知识缓慢,执行过程中存在漏洞
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者对其所从事的职业了解不够深刻,往往只是把问题归集于最根本的会计问题,而对相关的法规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难以保证采购资金的使用。同时,单位在进行采购时往往难以接触所需要采购的实物,仅仅是根据经销商所提供的型号等参考数据来确定是否选购该产品,并且经销商提供给事业单位的产品往往有较高的价格定位,在选择范围与层面上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迄今为止,依然有许多事业单位在进行采购时,没有完全依照上级所下达的指令与制订的方案进行采购,导致在采购的整个阶段存在违规操作、重复和没有目标地进行采购等问题[3]。
3 事业单位会计预算与采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预算约束不足
尽管事业单位预算制度逐渐变得科学与可行,并且事业单位许多不合理的制度也有了改变,但在工作过程中还是会出现执行力不强或工作过程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依然会阻碍财务预算工作的正常开展。
3.2 监督机制不健全
虽然目前所有的事业单位都有其自身的监督与发展体系,但因体系本身不科学以及在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等,财务工作开展面临重重困难。
3.3 内部管理体系不完善
财务控制是财务工作中的一个重点问题,然而事业单位对财务控制的重视仅仅停留在国有资产的管理方面,导致在财务控制方面没有可以遵循的科学原则,急需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
3.4 财务管理人才水平不足
事业单位中最主要的资金供给是政府财政,财务体系稳定与缺乏奖励机制的特点,让财务管理工作者缺乏积极性与创造性。另外,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者水平参差不齐,不具备统一的高素质与强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多疏漏。
4 事业单位会计预算与采购策略
4.1 认真规划预算编制,提升预算编制评价的科学性
财务预算对单位的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怎样促进财务预算在财务工作中顺利与科学地开展是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探索与完善的工作之一,这要求财务会计在进行预算编制时,按实际情况,采用“零基算法”,编制完整、科学的财务预算报表,不但要从收益的角度出发,而且要基于项目本身与各个项目所涉及的财政问题开展分配,还要在科学合理的时间内提交给相应部门进行审核与检查,提升预算编制评价的科学性[4]。
4.2 加大事业单位内审力度,强化预算绩效考核
内部审计对于事业单位财务发展来说具有保护与促进作用,可以在第一时间发觉对内部发展与进步产生威胁的可能条件,因此,想要让事业单位在财政方面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就必然要保证其内部审计良性发展。鉴于此,事业单位要加速建立健全科学的内部审计体系,并加大风险评估工作,运用大数据与智能算法提高系统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为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考核不仅是归纳财政支出与衡量收益的基础,还能起到预测与分析的作用,对后期发展有重大作用。而进行预算绩效考核可以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疏漏进行填补,防止其在之后的工作中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
4.3 优化采购管理,加强采购制度建设
采购是落实事业单位资金分配管理的主要方式,因此要落实相应的资金管理制度,优化采购管理。采购现有集招标、中标、询价、邀请、预审、竞价于一体的体系,但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采购制度建设方面存在漏洞、采购项目程序烦琐、采购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等。对此,必须完善采购监督管理体系,建立配套的项目监督和惩处制度,使采购人员严格遵守规定执行采购制度。此外,要积极完善相关的财务规章制度,丰富事业单位采购人员的专业知识与经验,这样事业单位集中采购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4.4 提高财务人员教育和管理水平,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要顺利完成经营目标,财务人员应具有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理念。要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修养,加大对财务人员继续教育的力度,积极更新其财务理论知识,为工作人员积极进取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提高具有相关资质的财务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职业道德修养,使其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为做好新时期财务工作奠定基础。同时,事业单位要把对财务工作者绩效管理能力与综合素质水平的考察放在发展的首位,只有工作者具备较强的能力与较高的素质才能让财务整体水平获得质的飞跃,财务管理状况也才能得到最大幅度提高。因此,事业单位在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时不应仅仅将结果作为考核的主要部分,还应将员工工作时的具体表现与其综合素质能力结合进行考察。绩效管理最终的结果与最初所设置的目标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执行能力不同,因此要提高绩效管理效率必须对工作者的执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财务工作者从根本上对绩效管理与采购工作提起重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管理机制与奖励机制,让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尽可能减少、工作效率尽可能提升[5]。
5 结语
在全球范围的职业认知中,事业单位一直是低风险的标签,而其发展主要是以国家政策为基础,因此其财务改革的重要性不仅局限于单位本身,对国家的财务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财务管理理论和实用理论视角出发,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当前状态和主要问题为切入点,对预算编制不精准,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缺乏预算监督职能,绩效考评工作流于形式,采购管理体系不健全,采购相关制度缺失,财务人员更新专业采购知识缓慢,执行过程中存在漏洞等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同时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建议:认真规划预算编制,提升预算编制评价的科学性;加大事业单位内审力度,强化预算绩效考核;优化采购管理,加强采购制度建设;提高财务人员教育和管理水平,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笔者力图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供新的思路,为相关部门在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让事业单位的会计和财务可以更加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