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必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

2021-11-22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8期
关键词:纸币法定货币

于 洋

(沈阳化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沈阳 110000)

1 货币发展历程以及法定数字货币定义及其发展历程

1.1 货币的发展

人类的发展伴随着货币的发展,货币在人类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货币被定义为一般等价物,当它作为交换媒介时,提高了交易速度,也降低了交易成本;当它作为价值储藏工具时,为人类提供了高流动性的价值储藏手段[1]。

1.1.1 以物换物

这一阶段的人类采用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交易,但这种方式的缺陷在于有时候并不一定能够交易到自己需要的商品,这时候就需要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东西出现,货币由此诞生。早期的货币一般是由一些比较难获得的物品充当,如贝类、珍稀动物的羽毛、宝石、牲畜等,最后固定到一种商品上面,便形成了早期的货币——贝币。

1.1.2 金属货币阶段

由于贝币来源有限,人们一开始就使用仿制贝,人类使用金属来制造仿制贝,这样的货币更容易保存,后期人们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但黄金货币体积大、质量重,不便于大额远程的交易。

1.1.3 纸币阶段

我国生产出了全世界第一张纸币,称作交子,纸币克服了金属货币的缺点,因此货币由金属币向纸币转换是必然的,但在中国封建社会,纸币的流通面并不是很广,并不能完全替代金属货币,直到民国时期发行的国家银行票和商业银行票以及军用票,使纸币的发展迎来了一个质变阶段。

1.1.4 电子货币阶段

电子货币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如Q 币、比特币,以及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进行交易,这些都是数字交易的范畴。另外,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也正在筹备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

1.2 法定数字货币的定义及其发展

法定数字货币,就是法定该货币的数字化形态,即纸币的数字版本。它是一种数字货币,数字货币有很多种,如比特币和Libra 都属于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的不同体现在其经过国家信用认证,拥有法定支付能力,并且币值稳定[2]。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2014 年,中国央行开始了区块链和法定数字货币的技术研究。2016 年明确了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战略目标,把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命名为DC/EP(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数字货币/电子支付)。经过6 年的调研,我国在2019 年年底前开放深圳试点。到2020 年10 月,新增6 个试验点: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和大连。2020 年12 月,中央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对人民币跨境支付进行了技术测试。2020 年,苏州市政府和中央银行联合开展法定数字货币红包试点工作。2021 年5 月8 日,法定数字货币与支付宝联网。

1.3 法定数字货币的体系架构

一币两库三中心是我国法定数字货币最合适的体系架构,这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上被多次验证过,其中一币指的是我国的法定数字货币即DC/EP,其核心是一串加密的数字代码,DC/EP 的背后是中央人民银行的信用担保;两库指的是中央银行发行库和商业银行库,法定数字货币是纸币的数字化,所以纸币的发行模式同样适用于DC/EP,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央行的时间成本,并且减少了风险;三中心指的是认证中心、登记中心、大数据分析中心。

2 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必要性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人类正在向数字经济时代大步迈进,有了大数据和区块链的技术支持,数字货币已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法定数字货币也有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同时法定数字货币对内又有助于打开货币政策空间,并且能够有效打击贪污腐败、偷税漏税、洗钱等犯罪行为,在维护国家经济金融秩序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1 有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一国的货币在国际结算中的占比代表了该国货币在国际中的地位。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 年4月,在主要货币支付金额排名中,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分别以39.77%、36.32%、6%和3.45%的占比位居前四位。此外,加元以2.21%的占比超过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五大活跃货币,人民币则以1.95%排在了第六位。这样的占比是和我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相符的。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人民币国际化的空间,为全球提供数字化的计价、交易、支付与价值储存工具。同时,数字化的流程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数字化清算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将有机会在这一次清算体系的变革中实现“弯道超车”[3]。

2.2 加速金融行业数字化进程

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指利用新兴技术在数字环境中连接与金融机构相关的人、事、物、组织、场景和主题,以数据的形式实现数据决策和智能交互,最终重塑金融机构价值。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科技不断成熟,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已经足够坚实,并且对金融行业所追求的高效率、高精准度、便捷等要求,金融行业的数字化是大势所趋。随着法定数字货币不断发展,法定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在不断扩大,并可以有效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加速金融行业的数字化变革。

3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面临的挑战

3.1 交易速度问题

我国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一种虚拟货币,区块链技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①系统的去中心化;②开放性;③自治性;④匿名性;⑤不可篡改性。但基于虚拟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如每日交易量和速度的限制问题。现有基于虚拟区块链交易技术的虚拟比特币每日交易量大约速度是7 笔每秒,亚太币速度是7~15 笔每秒,天秤币更是高达1 000 笔每秒。而2020 年“双十一”网上在线购物到春节期间,网络的单笔订单完成交易流量峰值首次达到58.3 万笔每秒,在高并发交易时期,法定数字货币需要达到20 万笔每秒的速度才能满足流畅的交易,因此只有将计算速度更快的量子计算机作为支撑才能保障交易的稳定性,现有的DC/EP 还有很多需要优化的问题,单靠一种技术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3.2 用户习惯培养问题

法定数字货币是一种新型虚拟货币,交易方式与当前的交易方式不尽相同,最近一次交易习惯的改变是现金交易向线上支付交易转变。线上支付是从2003 年支付宝诞生开始,快钱是2005 年建立的,这是最早的线上支付机构,这时的线上支付还处在萌芽阶段,直到2011 年互联网支付才来到了成熟阶段。2013 年,中国4G 开始商用,线上支付开始全面普及,参考之前由现金支付向线上支付转变的过程,可以预测,培养用户使用习惯是未来很长时间要去面对的一个问题。

3.3 DC/EP 的发行与使用可能会影响现行金融系统的稳定

货币的对外发行与使用内嵌于一国金融和经济体系,并且服务于金融体系的各个方面[4]。在现有的社会金融和交易市场经济管理制度下,货币的具体发行和实际使用目前己经初步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市场制度和管理体系,而且当前全球法定数字货币的具体发展仍处于初期市场起步阶段,其具体发行和实际使用还可能存在很大的市场不确定性,可能会直接影响全球数字法定货币的实际流通规模,削弱法定货币政策的执行成效,进而直接影响到当前我国金融和市场经济制度总体发展的稳定。

4 政策建议

4.1 稳中求进,坚持风险可控

我国已经在一些地区开展了法定数字货币的试点工作,后续的扩张工作也应按部就班,稳中求进,逐步提高法定数字货币的应用覆盖率,若在扩张阶段发现问题,应该及时控制法定数字货币的扩张速度,及时分析总结当前法定数字货币在我国试点过程中的有益理论实践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对各类风险性金融事件及时通报并作出风险预警,着力于不断增强法定数字货币在交易发行过程中的透明性。

4.2 预防私人货币的冲击

目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私人货币已经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比特币、天秤币已经在交易中流通,我们要做的就是建立一套完整的预防体系,将私人货币完全隔离在日常交易活动外,不能让私人货币进入到我国金融领域和实体企业中,防止风险渗入金融领域和实体企业。如果发现有私人货币流通交易,应给予严厉的惩治。

猜你喜欢

纸币法定货币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智取红领巾
重建院落产生纠纷 土地确权程序法定
古代的货币
交叉式法定刑的功能及其模式选择
消失的纸币
古代的货币
中老离婚法定理由之比较
猜纸币
猜纸币